“探究文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這個考點該怎樣理解和操作呢?我們可以分兩步進行,一是理解好考點的內涵,二是明確答題的思考過程。
“探究文中的某些問題”指兩個方面,一是幾則材料中的某一則材料涉及的問題,二是所有材料都涉及的問題。也就是說探究的對象要么是局部的問題,要么是整體的問題?!疤岢鲎约旱囊娊狻币膊皇亲约河惺裁纯捶ň涂梢哉f什么看法,而是要有限制性地回答,比如聯(lián)系材料、聯(lián)系現(xiàn)實,而不是天馬行空地回答問題。
對于解答這個考點所涉及的題目,可以分三步:
1.審清題干,明確問題
近兩年來實用類文本的材料一般是針對當前社會上的某些現(xiàn)象,從多角度選擇材料,有的是一般文字表述,有的是圖表數(shù)據,還有的是專家學者發(fā)表的觀點。所以探究問題的對象也就不會唯一。比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就城市化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上面三則材料分別表達了什么觀點?說說這些觀點對你認識這一關系有何啟發(fā)”。這個問題,命題人很明顯是讓考生探究觀點在材料和現(xiàn)實中的意義,所以答題時也必須緊緊圍繞這個命題來選擇答案參考的范圍,通過審題,明確對象是答題的第一步。
2.確定范圍,提煉觀點
前面我們說過,探究的問題可能是局部問題,也可能是所有材料都涉及的整體問題。所以考生答題時首先要明確題干是指向哪類問題,然后再確定范圍。還是2019年高考北京卷那道題,很明顯就是針對整篇材料設置的問題,考生的探討就得從整篇材料入手,在文中畫出相關的句子,找出材料所表達的觀點。
3.分條列目,思路清晰
考生根據題干要求和材料確定好自己的答案后,還不能馬上把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因為還需要梳理思路,組織語言。梳理思路,就是要明確自己提出的觀點,角度不能重復,比如從個人、社會、國家三個角度作答,而不是隨意列出四、五點,而這幾點又都是“個人角度”。如果問題只有一個角度,考生作答時可以考慮根據材料的順序來安排答案,作答時最好不要照搬原文,而要在重點句子的基礎上進行概括,用簡練的語言作答。當用清晰的思路、凝練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時,閱卷老師一定會給出最高的印象分。
考場文本
(2019·北京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
材料一
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增長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類在創(chuàng)造文明的同時也締造了一個深受人類影響的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長期以來對生物資源及土地的過度利用,導致了動植物棲息地喪失、環(huán)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xiàn),生態(tài)環(huán)境及生物系統(tǒng)遭受了嚴重破壞。據專家估計,由于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目前正在以相當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約3.4萬種植物和5200多種動物瀕臨滅絕,物種分布發(fā)生了大范圍的變化,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樣性危機。
生物多樣性危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隨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必然出現(xiàn),反過來又推進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的一個歷史過程;城市化水平是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指標。但無序蔓延的城市開發(fā)使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日益萎縮,一部分動植物不得不和人類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約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車場等硬化,水不容易滲入,植物的種子難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達每平方千米數(shù)萬人,密集的人流對諸多生物而言是潛在的危險;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汽車、摩托車等在飛馳。高樓大廈林立,熱量不斷聚集,城市中心的溫度有時甚至高出周邊10℃之多,這種熱島效應對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擾因素。
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發(fā)展帶來了巨大財富,目前它卻面臨著來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脅。城市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成為生態(tài)學研究者關注的焦點問題。
(取材于干靚等的相關文章)
材料二
近年來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種對相比地球漫長歷史還十分年輕的人工環(huán)境有著不可思議的適應力。
科學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種在城市中的進化情況。“坦白說,部分物種對這種極端約束適應能力之強著實令人驚嘆?!狈▏杀死4髮W功能生態(tài)學與進化生態(tài)學研究中心主任皮埃爾-奧利維耶·切普圖評論道?!斑@其中不僅存在微觀進化,我認為在某些情況下還有宏觀進化?!焙商m國家生物多樣性中心進化論研究員曼諾·希爾圖森說,“我們在城市觀察到的進化,其速度接近理論上的最大值,這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
聯(lián)合國預計21世紀城市化進程將步入快車道:2030年,全球城市面積將達140萬平方千米;到2050年,城市居民將新增25億。城市作為人類文明的產物,最早出現(xiàn)于5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如今,城市化將成為地球生物最重大的進化動力之一。
的確,城市中生物進化的各類實證開始涌現(xiàn),水泥路旁、大樓腳下、陽臺邊緣、地鐵站樓梯等,無處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鐵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蟄,相較于鳥類的血液,它們現(xiàn)在明顯偏好哺乳動物;它們與其他蚊子種群之間,已經產生了明顯的生殖隔離。除了野生物種和家養(yǎng)物種,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現(xiàn)了新型城市物種,這使人們重新審視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生物多樣性問題??茖W家將城市與遭受高度集約化農業(yè)嚴重破壞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城市中的物種往往比鄉(xiāng)村更多。相較于鄉(xiāng)村,城市為物種提供了多樣化的生境。動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種各樣的角落、邊沿、墻縫,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濕的水溝里,或者棲居于精心維護、富有情調的花園中。它們可以全年獲取水資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資源和食物的獲得具有季節(jié)性。熱島效應也成為城市生境的一大優(yōu)勢,城市冬季不再嚴寒。
在密集型農業(yè)時代,城市將成為全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并且這一潛能還將不斷得到激發(fā)。
(取材于吳蘇妹編譯的相關文章)
材料三
研究發(fā)現(xiàn),每個物種每一次成功適應城市生活的同時,會有多個物種在當?shù)叵?而一個物種若過于迅速地適應了城市生活,也意味著有眾多個體要做出犧牲。城市化引發(fā)的生物快速進化往往要付出代價。
多倫多、波士頓等城市里的白車軸草,為提高抗寒性而舍棄了釋放氧化物的能力。釋放氧化物可抵御來自食草動物的威脅,但抗寒性會降低。而在市中心,城市高溫使得積雪極易消融,沒有了積雪的覆蓋,植物就難以抵御夜間冰凍。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內的人類活動,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動物在夜間變得更加活躍,呈現(xiàn)出夜行性增強的趨勢。夜行性増強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包括習性的改變、繁殖能力的降低等。關于紐約市各公園白足鼠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鄉(xiāng)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體內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現(xiàn)過度表達。此種進化選擇極有可能與在城市中能夠輕易吃到人類丟棄的油紙、吃剩的比薩餅和芝士漢堡有關。自1940年以來,意大利城市地區(qū)家蝠的顱骨體積在不斷増大,這或許是受路燈影響。路燈會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蟲,隨著世代更替,咬合力強的蝙蝠越發(fā)具有優(yōu)勢。
城市中的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密切相關,生物進化是一個難以操控、可預見性低的課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馬克·約翰遜強調說:“我們觀察到,一些物種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中都呈現(xiàn)出趨同進化。在部分城市,物種未能順利適應,個中緣由目前還不得而知”。
(取材于趙照熙等的相關文章)
■
就城市化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上面三則材料分別表達了什么觀點?說說這些觀點對你認識這一關系有何啟發(fā)。
【關注《作文周刊》報社服務號,回復“高考版15期6版答案與詳解”,獲取這篇閱讀的訂制講解?!?/p>
靈犀一點
探究文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在實用類文本閱讀中都是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xiàn)的,考生在做這類題的時候,要做一個有心人,也就是要學會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圈點文中重點句子、詞語,這對于考生選擇答題范圍和組織答案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