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婕
看到這個標題,你一定覺得很不可思議吧?其實,寫作文和解數(shù)學題一樣,一道題往往可以有多種不同解法,適合自己“腦回路”的才是最佳方法。而對于像我這種好動、好玩、好奇心強的孩子來說,出去玩便是寫作的最佳法寶。
就拿我那篇《魚療真好玩》來說吧,它就是純粹從“玩”的經(jīng)歷中得來的。去年暑假的一個早晨,我和媽媽去敬亭山后山晨跑,我們在山腳下發(fā)現(xiàn)了一個水庫。因為天氣炎熱,很多人在水庫里游泳??吹竭@一幕,我便央求媽媽,讓她允許我把鞋子脫了,在水庫臺階上洗個腳、捉會兒魚。我才剛下水不久,一群小魚便浩浩蕩蕩地向我腳邊擁來。它們剛才還在清澈見底的臺階上嬉戲的,可一會兒就不見了蹤影。突然,我的腳后跟處傳來一絲絲酥麻的感覺。低頭一看,天啊,竟然是幾只小魚在那兒啃我的腳皮。只見它們一邊享受“美食”,一邊制造出呼朋喚友的水波,不一會兒,我的腳就像穿上了一雙奇特的魚鞋。好玩!好玩!魚療真好玩!就這樣,一篇不錯的習作在我跟小魚玩躲貓貓的過程中構思好了,后來此文獲得了“課堂內外杯”暑期征文大賽二等獎。
還有一次,我?guī)е~食去敬亭湖捉魚。沒想到,走到半路,我不小心把手里裝魚食的罐子打翻了,圓溜溜的魚食滾了一地。我趕緊蹲下身來“抓捕”四處“逃竄”的魚食,但與此同時,一只螞蟻偵察兵盯上了這些魚食。它跑回洞穴,帶著它的工蟻部隊來與我搶奪,弄得本想要搶救魚食的我,瞬間變成了觀察螞蟻運糧的“看客”。螞蟻們種種有趣的運糧方法讓我著了迷,我像被磁鐵吸住了一般,蹲到腿發(fā)麻了也舍不得挪開,腦子里還不停琢磨著螞蟻們成功把糧食運回去后的各種心情。很快,一篇充滿奇思妙想的作文在我的腦子里被勾勒出了個大概。等到媽媽讓我把當天的事情記錄下來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參與過的游戲,寫起來是那么得心應手。
像這樣的鮮活的作文素材,在戶外生活中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一天早晨,我和媽媽騎單車出去鍛煉,半路上殺出一個馬蜂窩來。在我怕得要命的時候,膽大的媽媽不斷地鼓勵我上前觀察。最后,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下,我居然真把對馬蜂的恐懼轉化成了好奇。我越靠越近,近到可以看到蜂窩里探出的一個個小腦袋。我看著飛進飛出的馬蜂努力筑巢的樣子,觀察馬蜂窩的形狀、結構、顏色。回家之后,我正好看到《世界兒童》雜志在舉辦“神奇的動物建筑師”征文活動?,F(xiàn)有的題材怎能錯過?于是,《神奇的馬蜂窩》出爐了,后來發(fā)表在《世界兒童》雜志上。
“玩”出好作文!對于我來說,“玩”的前提是讓自己學會用腳去丈量大地,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自然界中的奧秘,用心去思考那些有趣的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在玩的過程中學會解密自然。做到這些,寫起作文來,就不會再出現(xiàn)腦袋里沒東西可寫、提筆無話可說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