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婧
國際舉聯(lián)于去年施行級別調(diào)整和奧運資格賽事體系改革,將實行20年的級別完全打亂,分成奧運級別和非奧級別兩類。去年阿什哈巴德世錦賽上,中國舉重隊拿下20金23銀10銅,其中總成績金牌7枚,6人創(chuàng)造12項世界紀錄,這樣的成績被認為是著手較早和準備較為充分,適應級別改革速度更快的結(jié)果。
當時,很多運動員、教練員對級別改革的抵觸心理和畏難情緒比較大,畢竟中國舉重的個別優(yōu)勢級別幾乎等于“被砍”。級別調(diào)整后想?yún)⒓訆W運會,男子最小級別56公斤級選手只能升級到61公斤級,因為55公斤級成了非奧級別。此前的男子85公斤級和女子69公斤級基本“廢了”,要連升兩個級別參加男子96公斤級和女子76公斤級比賽,夾在中間的男子89公斤級和女子71公斤級都是非奧級別。所以,當?shù)弥约阂鲋?1公斤才有機會參加東京奧運會時,里約奧運會男子85公斤級亞軍得主田濤一度有了退役的打算。原先的女子69公斤級選手張旺麗去年世錦賽拿到71公斤級冠軍,但體重遲遲沒有達到76公斤級。為了拿到奧運積分,她今年只能以71公斤級的體重征戰(zhàn)76公斤級比賽。
許多人不理解這種變化,為什么要升級別而不是降級別呢?因為世界頂級高水平舉重選手常年按照固定級別的要求訓練和比賽,體重控制和極限成績起伏非常小。為了保證高水平訓練能力,他們的體重平時都會比參賽級別要求的體重多3到5公斤,身體的肌肉比重太大,可供降體重的脂肪幾乎沒有,所以降級別非常困難,升級別更利于操作。但是,連升兩個級別太難了,就像小學生去和中學生比賽,差距甚遠。
東京奧運會,各隊參賽名額從此前男子6個、女子4個削減成男子4個、女子4個,中國舉重隊最多只能選派8人參加8個級別的角逐。
級別調(diào)整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國舉重面臨極大的困難。如果說去年世錦賽中國隊取得好成績是由于底蘊深厚、應對級別調(diào)整適應能力較快,那么一年過去了,發(fā)展舉重項目的各個國家和地區(qū)都已有所適應,水平有所提升。今年世錦賽前,中國舉重隊也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結(jié)果卻多少讓人有些意外。
女子拿到的5枚總成績金牌,實力和成績都無可指摘,這些級別成為明年東京奧運會參賽級別的首選。49公斤級,侯志慧、蔣惠花把比賽變成了兩個中國選手之間的競爭。侯志慧總成績211公斤,破世界紀錄,蔣惠花更勝一籌,舉出212公斤,將紀錄寫入自己名下。兩人輕松包攬冠亞軍。55公斤級,廖秋云以129公斤打破挺舉世界紀錄后,以227公斤拿下總成績金牌。張宛瓊緊隨其后獲得亞軍,沒給別的對手機會。64公斤級,奧運冠軍鄧薇再次一騎絕塵,5次刷新3項世界紀錄,261公斤的總成績將世界紀錄提高了4公斤,那個“只要鄧薇登場,冠軍就與其他選手絕緣”的神話仍在繼續(xù)。87公斤級,汪周雨以278公斤的成績包攬三金,讓朝鮮選手金恩珠輸?shù)眯姆诜?7公斤以上級,奧運冠軍孟蘇平攜手新秀李雯雯大戰(zhàn)俄羅斯名將卡什麗娜,李雯雯大放異彩,以186公斤和332公斤連破挺舉、總成績兩項世界紀錄,奪得冠軍。孟蘇平獲得季軍。
男子同樣是5枚總成績金牌,創(chuàng)造了征戰(zhàn)世錦賽的最佳戰(zhàn)績,比去年只拿到3個級別總成績冠軍有了明顯提升。61公斤級李發(fā)彬抓舉145公斤,總成績318公斤,刷新兩項世界紀錄,戰(zhàn)勝去年世錦賽冠軍印尼選手伊拉萬,把奧運最小級別的陣地重新奪回。67公斤級諶利軍、馮呂棟包攬總成績冠亞軍,諶利軍337公斤的總成績距離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只差2公斤,含金量很高。比賽中,朝鮮黑馬樸永居以188公斤打破挺舉世界紀錄,展現(xiàn)了實力,需要引起中國隊的重視。73公斤級奧運冠軍石智勇僅用5把試舉就打破兩項世界紀錄,挺舉197公斤,總成績363公斤,展現(xiàn)了絕對實力。81公斤級奧運冠軍呂小軍、新秀李大銀再次上演巔峰對決,4破兩項世界紀錄,其中總成績世界紀錄被三次改寫。35歲的呂小軍以207公斤和378公斤將該級別挺舉、總成績世界紀錄攬下,不老傳奇再次續(xù)寫。96公斤級田濤從級別改革前的94公斤級升到如今96公斤級。以往,中國選手從未取得過該級別總成績金牌。這次比賽,雖然過程驚險,但田濤410公斤的總成績含金量不低,為中國大級別實現(xiàn)突破。
中國隊芭提雅世錦賽總共14個奧運級別中參賽13個,拿到10枚總成績金牌,優(yōu)勢地位不降反升。
10枚奧運級別總成績金牌,中國舉重隊再次讓全世界見證了中國力量。但是,在一些級別上落后的差距比去年更加明顯,也有一些級別對手上升勢頭迅猛,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女子59公斤級是世錦賽中國選手受挫最嚴重的級別,中國臺北名將郭婞淳、朝鮮黑馬崔孝辛合力將三項世界紀錄改寫了5次,中國選手陳桂明從比賽中找到了差距。去年在阿什哈巴德,陳桂明還能與郭婞淳扳一扳手腕,今年世錦賽與對手在總成績上的差距已經(jīng)超過10公斤,而且被崔孝辛完成超越。在這個級別上中國選手已經(jīng)落后,必須破釜沉舟迎頭追趕。女子76公斤級情況大致類似,張旺麗去年世錦賽71公斤級奪冠,但一年時間里增重情況不甚理想,以71公斤級的體重征戰(zhàn)76公斤級,未能戰(zhàn)勝朝鮮名將林貞心,不過,總成績差距只有5公斤,仍有努力追趕的希望。男子109公斤級,楊哲以197公斤打破抓舉世界紀錄,但隨后白俄羅斯老將阿拉姆諾夫、去年世錦賽冠軍亞美尼亞選手馬丁羅斯揚先后打破紀錄,最終楊哲獲得總成績銅牌,與馬丁羅斯揚的差距仍然較大。在中國隊唯一沒有參賽的奧運級別男子109公斤以上級比賽中,格魯吉亞名將拉沙·塔拉哈德茲奪冠成績達到了驚人的484公斤,目前國內(nèi)選手的成績與之差距非常大。
即便是拿到總成績金牌的級別,強勁的對手躍躍欲試,中國隊必須居安思危。男子67公斤級打破挺舉世界紀錄的朝鮮選手樸永居、打破世界青年紀錄的烏茲別克斯坦選手埃爾加舍夫,進步速度都很快。男子96公斤級卡塔爾選手伊爾巴克同樣進步神速,總成績從去年世錦賽的388公斤一下子提升到了402公斤。女子87公斤以上級俄羅斯名將卡什麗娜因為傷病影響發(fā)揮,今年歐錦賽上還舉起過331公斤,李雯雯這次世錦賽打破的世界紀錄正是卡什麗娜保持的。俄羅斯隊雖然受到國際舉聯(lián)處罰,東京奧運會參賽名額被限制為男女各一人,但全力保障卡什麗娜的恢復和參賽是毫無疑問的。
今年世錦賽的出色表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舉重隊管理打基礎、訓練升實力、比賽出成績、團隊做保障的做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競技體育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中國舉重隊取得佳績的重要基礎是科學訓練。這個奧運周期,隊伍將訓練科學化真正落到實處。國家隊訓練館幾乎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訓練器材和設備,助力運動員的訓練、治療和恢復。隊伍在體能和康復訓練的理念上也大大轉(zhuǎn)變。過去很多人認為舉重本身就是體能,不太重視體能訓練?,F(xiàn)在全隊都改變了陳舊落后的理念,更加注重肌肉、平衡、核心力量、康復治療等環(huán)節(jié),科學訓練成為取得成績的重要支撐點。隊伍對世錦賽、奧運會比賽規(guī)律的把握越來越清晰,賽前全隊把過去在大賽中犯過的錯誤通過視頻和數(shù)據(jù)收集逐一分析研究,集中討論了至少7次,將開把、加重、指揮的所有細節(jié)一一落實。全隊還非常重視以成功率來保證成績的取得,改變了過去一些開把重量要得很高、“賭博式開把”導致未戰(zhàn)先敗的現(xiàn)象,要求隊員必須保證至少4把試舉成功。
但是,世錦賽無論在參賽壓力、比賽難度、環(huán)境舒適度、臨場突發(fā)情況等方面都與奧運會無法相提并論。世錦賽取得佳績不等同于征戰(zhàn)東京奧運會能輕松取勝,任何選手都不能說有絕對把握可以實現(xiàn)奧運奪金精準命中。中國舉重隊在總結(jié)會中提出認清形勢、保持清醒頭腦,全面做好奧運備戰(zhàn)的要求,不要在贊揚聲中迷失自己。奧運常有奇兵沖出,絕不能低估對手的實力和進步速度。
東京奧運周期國際舉聯(lián)改革了奧運資格賽事體系,各隊奧運參賽名額從此前男子6個、女子4個削減成男子4個、女子4個,中國舉重隊最多只能選派8人參加8個級別的角逐,一邊做“減法”,一邊做“加法”?!皽p法”是從世錦賽男、女各5個奪冠的級別中各選4個參賽,“加法”是最終入選的8人必須持續(xù)提升實力,增加奧運奪金精準命中率。
打贏東京奧運會之戰(zhàn),中國舉重隊還需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