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東
“人必真有愛國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愛國主義精神,是孩子前行路上的燈塔。從小在心中種下愛國的種子,長大才能成為有民族大義、有家國情懷的人,才能懂得以國家為榮,才會更加珍惜現(xiàn)在幸福的生活。
記得曾經(jīng)刷爆朋友圈的一條消息:貴州一名小學生正冒雨奔向教室。當他跑到操場時正好國歌響起,他立刻佇立風雨中面向國旗敬禮。直到國歌結(jié)束,他才匆匆跑進教室。
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是他自然流露的愛國之情。他的舉動讓人感動,更讓我們明白:從小培養(yǎng)對祖國的熱愛,這種情懷必將深深根植于孩子的靈魂之中,內(nèi)化為他們的愛國基因。
“人必真有愛國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愛國主義精神,是孩子前行路上的燈塔。從小在心中種下愛國的種子,長大才能成為有民族大義、有家國情懷的人,才能懂得以國家為榮,才會更加珍惜現(xiàn)在幸福的生活。
為什么愛國?有國才有家,國家強盛人民才有尊嚴
今天,我們能挺直身板、充滿驕傲地說“我是中國人”,并不是因為我們厲害了,而是因為我們的祖國強大了。
我國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經(jīng)濟體;我國自行研制的天宮二號已經(jīng)飛向藍天;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已經(jīng)落地貴州;北斗3號全球系統(tǒng)建設(shè)已經(jīng)全面啟動;我們的火星探測器即將飛向太空……
一個國家的強大,最終體現(xiàn)在對人民的保護。當飄揚著五星紅旗的戰(zhàn)艦幫助身陷困境的僑民撤離時,當舒適、快捷的高鐵列車疾馳在遍布全國的高速鐵路網(wǎng)時,當體育健兒頻頻登上國際領(lǐng)獎臺時……作為中國人,我們能十分真切地感覺到祖國的強大與美好。
今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國慶大閱兵,我們?nèi)艺J真觀看。莊嚴的國歌響起,五星紅旗冉冉升空,威武的戰(zhàn)士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海陸空部隊各種新型武器紛紛登場亮相……我和家人激動得熱淚盈眶,這就是我們強大的祖國!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家是個人生存發(fā)展的基礎(chǔ)和保障,國家強大了,個人才有發(fā)展才華的機會;國家強大了,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我們每個人才會有幸福安穩(wěn)的生活。
懂得愛自己的“根”,才能走得更遠、更好
我想到我小時候,讀過《毛澤東的故事》《賀龍的故事》《大地之子》等革命家的傳記,讀過《鐵道游擊隊》《微山湖上》《野火春風斗古城》《紅巖》《苦菜花》等革命題材的小說、連環(huán)畫,還觀看過《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和《上甘嶺》《永不消逝的電波》等革命題材電影。這些故事和電影里的英雄形象,成為我人生的榜樣和路標,他們身上那份少年的正氣,那種無畏的精神,震撼著我的心靈,鼓舞著小小的我,讓我的性格也變得堅強勇敢。
記得我上小學時,家庭條件貧困,但父母從沒有讓我放棄學業(yè)的想法。他們常常給我講述名人刻苦求學的事跡,還用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勉勵我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也是從那時候起,一顆愛國的種子就在我心田悄然種下。我發(fā)奮讀書,考高中,上大學,讀博士,做學術(shù)。隨著我學業(yè)的不斷攀升,這顆愛國的種子發(fā)芽,壯大,枝繁葉茂。
如今,我在高校任博士生導師,培養(yǎng)了一批批優(yōu)秀的學生,也出版了好幾本專著,社會也給予了很多榮譽上的認可……如果有人問我,是什么在鞭策我走到現(xiàn)在,我會回答——是小時候我心中扎下的“根”在源源不斷給我輸送力量,讓我目標堅定,讓我步履不停,讓我取得了今天的一些所謂的成就。
愛國其實就是給自己樹立一座前行的燈塔,讓我們永不迷失,讓我們走得更正、更遠、更好。
應(yīng)該怎樣愛國?愛一花一石、一草一木
愛國不是抽象的概念,認真讀書,好好做人,踏實做事,長大后肩負起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這就是愛國。
對于父母來說,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都是培養(yǎng)孩子愛國情懷的課堂。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對于國家與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引導孩子把愛國和身邊事、身邊人都聯(lián)系起來,愛一花一石、一草一木,愛所有值得去愛的人。
愛國的種子,在孩子的心中,就會生根發(fā)芽,逐漸長成為不可撼動的參天大樹。
(作者系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