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平
摘 要:梁楷,南宋時期具獨創(chuàng)精神的禪畫畫家,師法賈師古,多繪人物、山水、佛道、鬼神,為人放蕩不羈。他在繼承前人基礎上,獨創(chuàng)減筆、潑墨畫法,開創(chuàng)我國大寫意人物畫之先河。梁楷畫風上的創(chuàng)新對宋元明清乃至今天,都產生著重要影響。研究梁楷者眾多,大多集中在其生平、作品、繪畫風格、影響與畫風的轉變上,鮮有對其人物畫“留白”進行具體探討。文章通過對“留白”在梁楷人物畫中的表現(xiàn)以及對現(xiàn)代繪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進行解讀,旨在為研究梁楷提供新視角,對今后中國畫創(chuàng)作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梁楷;人物畫;留白
梁楷,山東東平人,南宋時期畫家,關于梁楷記載甚少,最早提到梁楷畫風者是元代夏文彥,他在《圖繪寶鑒》中記載:“梁楷,東平相義之后,……師賈師古,描寫飄逸……嗜酒自樂,號曰‘梁瘋子。院人見其精妙之筆,無不敬伏,但傳于世者皆草草,謂之減筆?!绷嚎樟颂?、五代以來的畫風,大膽創(chuàng)新,形成自己獨特風格,開創(chuàng)大寫意人物畫的新氣象。梁楷大筆潑墨的繪畫風格對后世影響深遠,因此對梁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下文將從“留白”在梁楷人物畫中的表現(xiàn)和作用,以及對現(xiàn)代國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等方面展開簡要分析。
一、梁楷人物畫“留白”的表現(xiàn)與作用
清人笪重光《畫荃》云:“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觀……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彼栽谥袊嬎囆g表現(xiàn)中,空白部分是整個畫面精彩之部分,是不可忽略之處。
(一)梁楷人物畫“留白”表現(xiàn)
1.構圖呈現(xiàn)
構圖亦稱“章法”“布局”“置陳布勢”“經營位置”,在繪畫中指按形式美的規(guī)律來組織畫面的方法,講究先立意,后根據畫面需要通過虛實、疏密等表現(xiàn)手法來進行布置,“留白”也是重要的表現(xiàn)手法之一。構圖好壞對整幅作品的優(yōu)劣起到重要作用,也是畫家獨創(chuàng)新意的關鍵。下文以梁楷作品《太白行吟圖》為例進行分析。
《太白行吟圖》(圖1),梁楷減筆畫代表作品。畫家將人物衣袍內部作空白處理,與背景渾然一體,頭部刻畫細致,頭發(fā)、胡須絲絲可見。這種畫面中大面留白的表現(xiàn)形式將李白的才華橫溢、瀟灑飄逸、豁達而直率的個性、正直與驕傲的品格表現(xiàn)得一覽無余。畫家通過畫面空白的構圖方式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藝術境界。
2.筆墨運用
筆墨是繪畫技法的總稱,是心性的一種筆蹤流露。畫面中所用墨處,以此來表現(xiàn)畫面的主體。“留白”也稱之為“布白”,在中國畫構圖中有“實布”和“虛布”兩種表現(xiàn)方法,其中“實布”是有墨處是形象,空白處為背景,空白為筆墨服務,具體是通過筆墨形象表達畫面意境,以白顯形,以達到虛中顯實。這種巧妙地運用“筆墨”來突出“留白”的處理方法,在梁楷的人物畫中具獨特之處。
《潑墨仙人圖》(圖2),通體以潑墨般的淋漓水墨充分表現(xiàn)出仙人悠然自得、步履蹣跚的癲狂醉態(tài),有意將五官壓縮,人物的胸部與肚子用墨線勾勒外形和內部,通過大筆潑墨將肚子大片空白襯托得淋漓盡致,變大虛為大實。人物形象突出,筆墨極具爆發(fā)力,為畫面中最精華之處。畫面中,梁楷巧妙運用空白對比,虛實互襯,深化主題,通過對畫面的把控使思路超越時空界限,神游物外,創(chuàng)造出玄妙絕美的作品。
(二)梁楷人物畫“留白”作用
上文我們以《太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圖》為例,分析了“留白”在梁楷人物畫中的表現(xiàn),下文筆者還將以這兩幅作品為例去探討“留白”對畫面所起到的意境美擴大、“畫外味”加濃、節(jié)奏感增強的作用。
1.意境美擴大
意境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最早體現(xiàn)在詩論中,后延伸至繪畫。繪畫中,意境是情與景高度融合所體現(xiàn)出來的藝術境界,“情與景匯,意與象通”。意境最根本的美學是要在有限的外在形式中去表現(xiàn)無限的內容,從而達到“象外之象”“象外之景”,為欣賞者的想象創(chuàng)造廣闊的空間。郭熙說:“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云鎖其間則高;水欲遠,盡出之則不遠,掩映斷其脈則遠矣?!币环?,如果將一切都一覽無余地表現(xiàn)出來,就會顯得毫無生氣。梁楷的《太白行吟圖》,畫面除李白以外,皆空白處理,將多余的景“藏”起來,景越藏,則境界越大,從而達到一種“無余處似有景,形不見而意現(xiàn)”的妙境,使欣賞者在根據自己的審美修養(yǎng)獲得審美享受,使有限變無限。加大畫面空白的存在,有利于使整個畫面的境界進一步擴大,意境深遠。
2.“畫外味”加濃
藝術源于生活,是對生活的提煉再創(chuàng)造,是除去不需要的,留住自己所想表現(xiàn)的。梁楷《潑墨仙人圖》中,不僅展示梁楷筆墨之功力,更表現(xiàn)了對畫面的處理能力之大膽,將與主題無關的一律刪除,畫面作大片空白處理,看似虛無,卻虛中有實,讓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力來加以補充與體會。作品中,“若以虛為虛,就是完全的虛無;以實為實,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動人。唯有以實為虛,化實為虛,就有無窮的意味,幽遠的境界”?!稘娔扇藞D》中,人物亦實,實中有虛,背景為虛,虛中有實,虛實結合,相輔相成,相互對比而存在,虛實相生,從而充實作品的畫外意蘊。
3.節(jié)奏感增強
“有規(guī)律的反復,形成節(jié)奏……節(jié)奏是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體現(xiàn),也是符合人類生活的需要的。”使畫面形成一種節(jié)奏,亦是一種審美需求。在國畫中,節(jié)奏是筆墨變化、造型大小、疏密程度等,在畫面上布置空白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段。畫家在對畫面景觀的處理時,將主觀情思寄情于此,將人的內在節(jié)奏與自然界相互融合?!独畎仔幸鲌D》中,畫家將李白置身于大片“留白”中,采用簡筆勾勒人物外形。從整體畫面看,人物實與背景虛形成對比。從具體人物看,細筆描畫頭部,頭發(fā)的黑與面部的白、胡須的黑形成一組對比,頭發(fā)黑到衣領灰再到衣袍的大片“留白”,又從衣擺灰到白再到鞋的黑形成三組對比,此外,畫家運用筆法將人物分割成大小不等的面塊,加強了整個畫面的節(jié)奏感。
二、梁楷“留白”對現(xiàn)代國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
“留白”在國畫的創(chuàng)作中最重要的是傳達出意蘊,若丟失了意蘊,就丟失了最應有的作用與價值。中國畫注重以虛顯實,從局部表現(xiàn)神韻,從“留白”處去引導欣賞者進入更為主觀的精神世界中去。在新時代環(huán)境下也產生了許多優(yōu)秀作品,它們繼承傳統(tǒng)“留白”的表現(xiàn)方法而進一步突破,給觀眾帶來不同感受。
如周思聰?shù)淖髌贰锻醯罉吠痢罚▓D3),畫面中,作者運用幾何線條的交錯、抽象變形的人物造型,重新組合繪畫語言,再通過大量黑白灰關系和留白手法表達畫面的整體形式感,再現(xiàn)了那段歷史時刻。再如周京新人物畫《面孔》(圖4),畫面布局上,畫家以人物背景為白,使臉部的“留白”與背景相融合,并與額頭、領口的“留白”形成呼應,構成虛實對比,使得筆墨更加生動有趣,氣息通暢。這些作品中都是在傳統(tǒng)的“留白”手法基礎上賦予新鮮血液,給觀者以全新的感受?!傲舭住钡男问皆诟鞣N題材中都得以覆蓋展現(xiàn),因此我們需要做出各種對材料和形式及思想的大膽嘗試,不斷去變化革新。
三、結語
“留白”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對中國畫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在國畫中關于對留白運用的畫家有很多,梁楷就是其中之一。梁楷在吸收前人基礎上獨創(chuàng)畫風,畫面除人物外則是一片空白,具濃厚的“留白”意味。
本文通過對“留白”在梁楷人物畫中的表現(xiàn)與作用這些方面切入,依次從他的人物畫中構圖與筆墨的“留白”和 “留白”在其畫面中所起到的意境美擴大、“畫外味”加濃、節(jié)奏感增強三方面作用,乃至對現(xiàn)代國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來進行論述,旨在為研究梁楷提供新視角,為我們今后研究中國畫提供一定的幫助或參考。
參考文獻:
[1]夏文彥.圖繪寶鑒[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樊波.中國書畫美學史綱[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1998.
[3]藍鐵,鄭朝.山水畫基礎技法[M].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88.
[4]袁志正.中國畫“空白”技法的美學探討[J].商洛師范??茖W校學報,2004(4).
[5]劉叔成,夏之放.美學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雷舸.計白當黑:淺談國畫留白藝術語言[D].云南師范大學,2013.
[7]羅擁軍.經營位置白當黑:寫意人物畫留白手法的體驗與思考[D].南京藝術學院,2014.
作者單位:
西安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