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文
摘 要:亞歷克斯·卡茨是當代最重要也是最受人尊敬的美國藝術家之一,在20世紀50年代藝術家們都在追求如何讓畫面看起來更加有沖擊力與爆發(fā)力時,亞歷克斯·卡茨卻選擇專注于人物畫領域的創(chuàng)新。在自身的繪畫生涯中,卡茨從弱冠到而立之年的繪畫使人覺得異常親近和美妙,雖然當時并不是藝術走向的主流,但為后來的藝術家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和繪畫過程提供了參考,從而通過卡茨獨特的繪畫語言情感表達影響不同藝術的發(fā)展。到目前為止,當卡茨創(chuàng)作大型山水畫時,他就會記錄下他的早期想法并畫小草圖。在他的成熟作品中,抽象油畫代表了具象的事物。正如有人評論的那樣,亞歷克斯總是對這一刻的新鮮感有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然后設法保持這種新鮮感。在關于亞歷克斯·卡茨的理論研究方面,大多數(shù)已有的理論研究都圍繞他平面性繪畫語言本身的產(chǎn)生以及發(fā)展而展開的討論,繪畫以情感表達為基礎,結合對亞歷克斯·卡茨的平面性繪畫語言進行闡述的文章并不多見,這也是文章的一個創(chuàng)新點。平面的形式與繪畫的情感表達相結合,是當代藝術發(fā)展的主流趨勢之一。文章力圖闡述平面性繪畫語言在藝術家亞歷克斯·卡茨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表達情感的重要性,從而觸發(fā)觀者對其的理解與關注。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以及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平面性;繪畫語言;簡化式;情感表達
一、亞歷克斯·卡茨繪畫作品的平面性特點
(一)光與色的搭配
1.平面光感的色塊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對光的體驗是:如果眼睛直視強光,人體會極度不適,從而立馬做出避開強光的行為。亞歷克斯·卡茨的繪畫顏色的簡化是色彩純度的增加和圖像中色調的減少。為了保持顏色的純度,有必要降低顏色混合程度——這會導致形狀的三維感減弱,并且平面感變得更強。因為圖像的立體效果被削弱,所以它在圖片中看起來類似于使用濾光片,并且不同于我們通常用肉眼感覺到的明暗。在亞歷克斯·卡茨的繪畫里,我們能強烈感覺到色彩的單純,簡化的平面性色彩更加強烈。畫面環(huán)境不能影響到主體形象的前提下,光線與形象更加純粹。雖然立體感被削弱,但我們依舊能在平面化的光感下感受主體形象的體積。
2.以色代光的表現(xiàn)手法
亞歷克斯·卡茨的作品大多是肖像畫,雖然很平面化,但他對光極其重視,而且處理得非常細膩。人物皮膚的顏色隨著畫面的需要而改變。在《Swamp Maple 4:30》中,有別于其他藝術家,亞歷克斯·卡茨用光線明暗代替了樹葉的結構。在油畫繪畫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色彩。在卡茨的畫面中,卡茨盡量去擺脫在學校里或者之前藝術創(chuàng)作角度所制定的規(guī)則,弱化結構,褪去細節(jié),取而代之的是幾塊平涂的顏色??ù牡漠嬅?,弱化結構,強調顏色使得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光對于畫面的重要性,也更加提高了人們對顏色的感知。“有時候正是那些不可能的形狀保證了它們的真實性,只能如此。這一層次上繪畫具有精神的維度:卡茨的作品彌漫著一種物為之物的意識。這是物質最為核心的定義。他 60 多年的藝術生涯讓我想起了杰姆斯·博斯韋爾對于薩繆爾·約翰森的看法,他說約翰森是一個‘精神的整體,一個總是知道自己是誰的人?!?/p>
(二)電影般的分鏡構圖
1.故事般的分鏡切割式構圖
亞歷克斯·卡茨說,“繪畫要呈現(xiàn)出的就是即時的一瞬間,要將這一瞬間變成永恒。在席勒的作品中也是如此,這是一件很有魔力的事。其實在音樂中將一瞬間永恒化很簡單,而在繪畫中想要將一瞬間永遠凝固下來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個鏡頭?!睌z影技術帶來動作的連貫性,而繪畫是完整的靜止形象。分鏡頭是將文本轉換為立體圖像的中間媒介。它是將整個電影或電視的文學內容切割成一系列可編輯的鏡頭的劇本,用于現(xiàn)場拍攝的工作腳本。但是分割鏡頭只是一個短暫的時刻,亞歷克斯`卡茨使用了分割切割的構圖。這是把一個短暫的瞬間定格化,也是反對照片寫實主義的現(xiàn)實對抗??ù脑陂_始繪畫時會繪制草圖,并在不滿意的地方或方形切割中重新組合繪畫?!禛ray Ribbon》(圖2)是1990年亞歷克斯卡茨的作品。圖片分為三部分,給人們一致性。這樣的構圖形式強調了亞歷克斯卡茨本身對畫面的一種目的性。在當前的藝術繪畫的道路上,如何使用新的、公認的藝術形式來豐富自己的畫面,提高視覺沖擊力已成為卡茨選擇畫面形式的動力之一。
2.亞歷克斯·卡茨的景別構圖運用
亞歷克斯·卡茨在自己的畫面中也大量使用電影制作中的各種景別。仔細描繪人臉也與特寫鏡頭的基本特征一致。似乎這些特寫畫面讓人們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圖片中的人物?!禟ynaston》(圖3)描繪了一個黑人小伙子,在觀眾欣賞時,會進入到當時畫面情境中,就像是這個黑人小伙就坐在自己對面,而自己就是藝術家。無論是人物的外貌、人物的神態(tài),甚至皮膚的磨損,它都可以被觀眾注意到,黑人小伙仿佛正在向觀眾們訴說著當下的故事。 中景是敘事功能最強的一種景別。在涉及對話、運動和情感交流的場景中,中間場景的使用可以最好地表示人與人、人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中景鏡頭的特征決定了它可以更好地表現(xiàn)角色的身份、運動和目的。當畫面是多人時,可以清楚地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亞歷克斯卡茨作品中,中間鏡頭經(jīng)常用于構圖中?!禜is Behind The Back Pass》 中兩個男生的互動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通過他們的肢體動作讓畫面這邊的觀眾也感受到他們當時的心情。這種樣式的構圖拉近了觀眾與藝術品的距離,也拉近了與藝術家的距離,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畫面的敘事更加真實。
二、作品中平面性繪畫語言與作者情感表達
(一)顏色簡化式
卡茨的繪畫語言色彩的簡化扁平化不僅是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對繪畫色彩的理解,也是對某種效果或審美的理解,還是他對時尚潮流的理解,這樣讓人們快速感知這幅畫本身。它不僅遵循客觀事實,而且完全分離屏幕上的顏色。這不僅提到了繪畫的平坦性,也提到了繪畫的扁平化,但他的繪畫平面化與壁紙的形而上的平面化并不相似。對相當重視色彩的印象派來說,繪畫中的色彩可以用來創(chuàng)造一種光感,與以前的古典主義的注重黑白關系拉開差距,而亞歷克斯·卡茨弱化色彩的意義就在于,他作品里面表達更多感情的東西。對比印象派、野獸派與亞歷克斯卡茨的作品,接受了美國在傳統(tǒng)繪畫的幻覺空間中受光影響的亞歷克斯·卡茨提出了一些關于繪畫元素的光的心理素質,如寧靜、流暢和清晰,野獸派和表現(xiàn)主義的內在化在色彩中,藝術家的心理感受和真實體驗被視為真實的現(xiàn)實。在亞歷克斯·卡茨的圖片中,對野獸派表現(xiàn)主義的某些特征的繼承與結合使得他形成顏色簡化形式的扁平化,又將表現(xiàn)主義過于濃厚的個人主義剔除,將內在個人的感受融入色彩和繪畫本身,并縮小觀眾的視覺感受以直觀的形式。
(二)造型簡化式
當照相技術被發(fā)明以后,類似于倫勃朗那種傳統(tǒng)的繪畫技巧已經(jīng)不再被人們所看好,各路藝術家都在尋找新的表現(xiàn)手法。在看亞歷克斯·卡茨的作品時,作品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對于畫面造型的“簡化”。在他的任何畫作中,對于造型都極度簡化。他的畫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他的妻子。我們把他的繪畫他妻子作為一個區(qū)別于其他男人的形象符號。他在簡化人物造型的過程中,把許多信息扁平化地壓縮進圖像中。當畫面人物出現(xiàn)時,你所觀察到的不僅僅是她的表情、相貌,還有動作、氣質等等。亞歷克斯·卡茨選擇的造型簡化,實際上是在表達個體與共體的相似性。“時尚是一種話語,即一種特定的說話與圖像展現(xiàn)方式,一種特定的語言體系,它并不像時尚雜志表面所體現(xiàn)出來的那樣精致與和諧,而是包含著諸多矛盾,需要特定的話語技術去協(xié)調、縫合或隱藏。時尚話語與其他話語一樣,是一種需要不斷建構、解析與實踐的領域?!睆倪@里我們可以窺探到卡茨造型簡化式的平面化的第一個意義,是建立更廣泛的觀眾,建立起與觀眾通感的空間??ù恼嬲龑⒘餍形幕?、裝飾性語言運用到了繪畫里,拋棄了描繪對象本身的表情以及諸多細節(jié),他的關注點在于裝飾對象的服裝等“俗物”上,這種做法和波普拋棄細節(jié)的方式如出一轍,但是相對于波普藝術的粗放,亞歷克斯·卡茨的藝術更加精致細膩,這讓人們感受到亞歷克斯·卡茨對于繪畫認真且嚴謹?shù)膽B(tài)度。
參考文獻:
[1]劉化.艾利克斯·卡茨:老練的天真[J].美術觀察,2012(10).
[2]薩利.老藝術家的畫:成熟藝術家的“放手”[J].李笑男,譯.世界美術,2016(1).
[3]趙一凡,張中載,李德恩.西方文論關鍵詞[G],李鐵,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4]布萊登巴赫.生長在蘇荷的一棵樹:記畫家卡茨[J].王曉霖,譯.世界美術,1998(4).
[5]SHEETS H M.冷靜和熱情的亞歷克斯·卡茨[J].榮寶齋,2004(2).
[6]奚靜之.美國當代新寫實派畫家卡茨[J].世界美術,1980(3).
[7]楊旭.平面性繪畫語言中的情感表達[D].四川美術學院,2017.
[8]李本正.亞力克斯·卡茨的藝術[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07(3).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