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永元
昨夜,我又夢到小時候居住的老房子,十幾年前生活過的情景又歷歷的浮現在眼前。醒來不禁嗟嘆。都十幾年了,老房子早已拆除,但夢到最多的依然是老房子,老房子依然同十幾年前的生活一般光景。老房子,已深深融入我的生命中,成了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小到現在,我分別住過土坯房,桿欄式的半地樓房,磚混小平房,以及現在住的商品房。而小時候所住的,又與父母的建房蓋房的奮斗歷史分不開。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曾和父母住過一段時光的茅草房,但那時我還沒有記憶,只能從父母的嘴上聽到一些零零碎碎的敘述。真正有記憶的,是從住土坯房開始。那時,我已四歲,有了一些記憶。土坯房,原來也是我家的老宅基,但解放后,由于我家是地主,土坯房等系列房子就被規(guī)劃給集體作倉庫用。改革開放后,離休回家的祖父,通過貸款的方式,用當時600元的人民幣從集體買回了原來的老宅基。經過了幾十年的滄桑,我們再入住土坯房子時,土墻四周已經布滿了老鼠洞,墻體支離破碎。每天晚上,老鼠肆無忌憚的到處游蕩。由于房子曾經用作倉庫,兩扇大門大得很。因為門大,所以我家平常只開一扇門,另一扇門就常常關著;因為門大,小時候的我,每次外出時都不能把門關好,成為我懊惱的事。
在土坯房子里,在我剛有記憶的4歲的時候,剛剛平反離休了一年的祖父就離我們而去。祖父離去后,之前貸款從集體購回老屋的債,就全落在父母親的肩上。父母是農民,在當時農村,600元的貸款就是一筆巨額的債。每年農村信用合作社工作人員到家追債時,父母便一邊熱情的忙著煮飯招待信用社工作人員,一邊好話說了再說,最后才拿出當年賣農產品換來的少許收入結清了當年的利息……每年冬季,都是我們家最難過也是最擔憂的季節(jié)。那時,我常??吹礁改赋蠲伎嗄?,私底下聽到他們唉聲嘆氣。這樣的日子,大概延續(xù)了九年之久,父母才好不容易將老房子的“貸款”還清。
當把土坯房的“房貸”還清后,土坯房的“壽命”已經垂垂可?!獕w支離破碎,柱子,椽子等已經腐爛不堪,殘垣斷壁,遇到雨天,人在屋下,隨時有生死之憂。所以,建蓋一幢新的房子,又成為父母當時緊迫的任務和首要的目標。
按照壯族當時新潮的房子,就是桿欄式的半地樓房。蓋一幢桿欄式結構的半地樓房,要用很多的木材。所以父母稍微節(jié)省得點錢,就到遠處的山上物色木料,然后墾請親朋幫扛來家里。因為房子不知何年蓋得起,為防止木料生蟲,從山上扛回來的木料往往先拉到河邊淺水處埋下一兩年,然后再挖出來,曬干,收藏好。經過這樣處理的木料,黝黑結實,經久耐用。1992年,我家終于搬進了充滿木香味的嶄新的桿欄式半地樓房,全家人笑逐顏開。
在桿欄式半地樓房里,全家人過了幾年安寧舒坦的日子。但幾年后,村里多數人家又開始蓋起平房。當時農村經濟還不是很發(fā)達,多數人家蓋平房,磚是自己打,自己燒,蓋房子的工力,都是全村人家相互幫忙,家里出資的,就是購買材料費和伙食費。雖然這樣,但想蓋上一幢平房,還真不容易!看到村里家家都在打磚燒磚,父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東借西湊,然后打磚,燒磚,又通過人力搬運,一塊一塊磚的搬回來家中收藏好,為蓋平房的夢想努力。那時,我在念高中,每年寒暑假回到家中,主要任務就是從磚窯里把燒好了的紅磚一塊一塊的搬回到家中。通過一家人幾年的努力和奮斗,2005年我們又如愿以償的搬進了小平房。那年,我正讀大二。
如今,我已經工作了11年。在我將近四十歲的人生中,住房變遷從土坯房到桿欄式半地樓房,再到平房,以及現在住在縣城里的商品房,住房的歷史變遷,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雖說是個人和家庭在時間長河中艱苦奮斗與生活變化的歷程,但折射出的是國家改革開放后的發(fā)展和強大這個時代大主題。如今,舉國上下正處在脫貧攻堅的決勝關鍵階段,“兩不愁,三保障”以及CD級危房清零行動,確保了廣大人民住有所居,住上安全舒適的住房。我想,當年被秋風吹破茅屋的杜甫如果地下有知,看到今天人民這般美好的生活,也該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