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主角》獲得茅盾文學獎后,陳彥稱:獲獎對于一個創(chuàng)作者,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十幾歲愛上文學,后來把精力主要放在舞臺劇創(chuàng)作上了。十年前寫第一部長篇《西京故事》,算是一種回歸。后來又寫了《裝臺》,《主角》是第三部長篇。從內心講,我并沒想到要去沖刺某個獎,只是寫了自己浸泡過幾十年的生活,那個“浸泡池”就是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這是一個有著80 年歷史的劇院,4 個演出團,還有一個創(chuàng)作研究中心。我干過專業(yè)編劇,也干過團長、院長,始終都在與各種角兒打交道。是他們的喜怒哀樂和命運起伏,攪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有一種講述的欲望。這部長篇最早寫下的名字叫《花旦》,寫寫停停,直到后來離開劇院,才有點“廬山”之外看“廬山”的感覺,便一氣寫了下來。獲得茅獎,我立即想到這個劇院,想到那些角兒,這是一部向秦腔致敬的作品。談到創(chuàng)作初衷,陳彥說:我在這個大劇院生活了幾十年,心里充盈著無盡的故事,行走著數(shù)不勝數(shù)的鮮活人物,就想把他們寫出來。我覺得他們的故事,是一定能打動人的。我是希望在相對精彩的故事背后,有一種硬朗的精神支撐,讓角兒唱出的是有“丹田”之氣的渾厚嗓音??傊?,我對浸泡了幾十年的秦腔文化有一種深深的眷顧,希望用鮮活的形象加以詮釋與概括。
王安憶日前接受聘任成為浙江大學一名“駐校作家”,并開啟了一門八堂課組成的文學課,講述的內容就是“小說的構成”。對于此次入駐浙大,王安憶說她自己與杭州有著很深的淵源,她的母親雖然出生在上海,但祖籍就在杭州,當年還特意曾回到杭州尋訪老宅?!澳赣H心里面,她就是杭州人,所以我對杭州也是有特殊的感情的?!彼M@次能和浙大有著長長久久的交往。這次的交往就是從八講的文學課《小說的構成》開始,第一講從小說的形式入手,閱讀《追憶似水年華》,她挑了這部巨著的第一部的一小部分來解讀其特點,手里拿著一個藍色小本子,不時地翻閱,顯然是做了很多功課,“為什么選擇這本書,是覺得這部小說很有意思,它不像別的小說用人物情節(jié)、結構,把時間的狀態(tài)給重設,這本書沒有干預時間,讓它直接體現(xiàn)出來,也就形成了獨特風格。”在隨后的七講中,王安憶還將從《坎特伯雷故事》《傲慢與偏見》等名著以及美國紀實小說、俄國小說、中國當代小說等類型入手,解構小說的“四梁八柱”。
“我是一向主張讀閑書的,甚至40 歲之后,我讀的閑書比小說多得多?!苯眨簳月曉诒本┤缡钦f道。梁曉聲反對以功利目的去讀書的行為,“你今晚要炒菜去打開菜譜這可以,養(yǎng)花不會去打開手機(查)這可以,但是讀書這件事,跟我們的關系本來就應該是日常的關系,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關系”。“我不是只讀小說,甚至40 歲之后我讀的閑書比小說多得多,這會有什么好處呢?”梁曉聲自問自答,“第一,我補上了文學家可能是科盲的短板。比如列車上要是對面坐著一個學法律的,你不會跟他沒話說。交談后,知識就又會豐富一些”。梁曉聲認為,文化的作用在于不斷的告訴我們人和世界的關系,人和自我的關系,“以前沒有廣播、報紙、電視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心靈發(fā)育史、精神成長史……一定跟這個人的閱讀史有關”。梁曉聲說,手機閱讀有幾點絕對不是書籍能比,“一個是手機內容的趣味性、娛樂性?!薄暗珪幸稽c手機不能比:拿起一本書來讀時的專一性、沉浸性?!绷簳月暠扔?,“當你讀一本好書時還有一種感覺,處在一種有緣、感恩和謙卑的狀態(tài):看人家寫的非常好,真像一個好朋友跟你娓娓談心”。
近日,徐則臣接受采訪時表示,獲獎就像踢球,偶爾進球,高興完還是要接著踢球,“我不會因為《北上》獲獎而改變我的創(chuàng)作計劃?!毙靹t臣坦言,獲獎祝賀之后,活動該怎么做還是怎么做。他這個球員還得以平常心繼續(xù)滿場跑。在他看來,一個球員的尊嚴和職業(yè)榮譽感不僅在于進球,更在于在場上不懈地跑動。同樣,一個作家不僅需要來自獎項的驚喜和鼓勵,更重要的則是之后能一如既往,甚至更加勤奮地寫作。談及《北上》所牽涉到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徐則臣表示,現(xiàn)實主義跟題材有關系,他更愿意用“現(xiàn)實感”這個詞來寫作,采用合適的方式去呈現(xiàn)它,不管是志怪的、魔幻的、預言的,還是浪漫主義、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只要作品有“現(xiàn)實感”,那就能站得住腳。徐則臣認為,如果作品不能解決大眾的問題,不能讓人們看到身處時代所存在的疑難和困惑,哪怕寫得再細膩、再符合日常邏輯,甚至像照相機一樣復現(xiàn)這種生活,依然不是一個好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霸谖铱磥?,如果作品讓讀者看到了現(xiàn)實感,即使這個作品不是一個日常的邏輯,我也很信服?!毙靹t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