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亞薇
(云南省昆明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二小學,云南 昆明 650000)
設計意圖:在本次班會中,首先通過與學生聊流行的方式接近學生,以走馬觀花的形式帶領學生瀏覽50年代至今的潮流趨勢,拓展眼界的同時,明白流行文化雖然“亂花漸欲迷人眼”,其真實生命卻是十分短暫的。接下來話鋒一轉,引導學生回歸到真正擁有長久魅力的東西——傳統(tǒng)文化上來,讓他們認識到,無論流行如何變遷,作為學生都應該扎實地學好文化知識,初步樹立對流行文化正確的價值觀。
學情分析:六年級的學生處于自我意識正在覺醒的前青春期階段,很多孩子已經提前進入了青春期。此時的他們對“成人的世界”是懵懂而充滿向往的。現如今網絡文化的發(fā)達,使很多學生盲目追逐模仿流行,刷抖音、聊口紅、裝酷、網絡語言張口就來,穿著打扮方面也在刻意地模仿影視明星,但他們對所謂流行的認識卻是十分膚淺的,也十分容易被眼下爆發(fā)式的網絡文化所迷惑。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味簡單粗暴的阻止、打壓學生此類言行常常適得其反,不如變堵為疏,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流行文化,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了解,流行文化的生命是短暫的,而經過歲月洗禮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才是歷久彌新的。(重點)
2、幫助學生初步樹立對流行文化正確的價值觀,明白無論流行如何變遷,作為學生都應該扎實地學好文化知識,而不是一味追逐“時尚”。(難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準備:視頻資料、PPT課件
班會流程:
1.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要來談論一個大家都很喜歡的話題——“流行”。
2.在上課之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老師的穿著(“漢元素”時裝,它把傳統(tǒng)漢服的元素融入現代時裝),用自己的話形容一下。(板書:說“流行”)
3.挑戰(zhàn)流行語:大家可以考考我,看看老師能不能答上你們的“流行語”。
(PPT出示:檸檬精、ZQSG、扎心了老鐵,提問學生該流行語意思和語境。)
(設計意圖:聊到關于流行文化的話題,學生可能會比較拘謹。用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可以讓教師對孩子掌握流行現狀有一定的把握;第二,可以迅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活躍課堂氣氛。)
1.既然說到當下的流行,我希望能更多的了解一下你們對“流行”的認識?,F在請同學們小組合作,用幾分鐘時間完成一個問卷,看看誰更“新潮”。(提出要求:可以每組同學完成一題,知道多少就寫多少,必須是時下最新最熱的東西,一會兒交流的時候,別人說過的就不要重復。)
問卷內容:
你對“流行”知多少
(1)請列舉三個時下最熱門的電影電視劇,或綜藝節(jié)目。
(2)請列舉三句你最熟悉的網絡用語。
(3)如果讓你參加時裝秀,你會選擇怎樣“時髦”的著裝?
(4)目前最流行的歌手或歌曲是?
2.指名交流問卷情況,教師相機點評
(設計意圖:給學生直抒胸臆的機會,對流行文化的存在表示肯定,進一步讓學生放下心防)
過渡:這里有一段老師剪輯的視頻,囊括了從五十年代至今的流行趨勢,現在讓我們回過頭去看看,那些過去的年代,哪些東西站在時尚的最前沿。
1.觀看視頻,思考:時至今日,你覺得曾經流行的東西還時尚嗎?(板書:畫花心,流行)
產生背景50-60年代衣言曲物質生活不發(fā)達,人民剛剛擺脫舊社會,對國家感情很深,渴望新生活。70-90年代中山裝、毛線衣、解放鞋、的確良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學雷鋒、舊社會、翻身解放等紅梅贊、歌唱祖國、北京的金山上、唱支山歌給黨聽等喇叭褲、蝙蝠衫、卷發(fā)、蛤蟆鏡、金項鏈、寬肩西裝、迷你裙、健美褲萬元戶、沖出亞洲、下海、迪斯科、大哥大、作秀、哇塞——有事您呼我海闊天空、紅日、明天會更好、童年、一千零一夜、你的眼神等改革開放讓人們變富,大量外來事物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人們開始追求個性與時尚。00年代非主流燙發(fā)、韓流、格子衫、朋克神馬都是浮云、選秀、雷人、土 豪、GGMM、偶素——、火星文快樂崇拜、遺失的美好、愛在西元前、月亮之上、雙節(jié)棍等網絡文化已經不局限于年輕人,進入了全民娛樂時代。更多流行的產生和越來越開放的社會息息相關,也顯得更加多樣化。網絡文化開始流行,大量年輕人開始上網,由此衍生了很多網絡用語,多來源于游戲或電視劇以及網絡段子10年后梨花燙、韓式平眉、飛機頭、小腳褲等佛系、涼涼、藍瘦香菇、坑爹、我爸是李剛、錦鯉、教科書式XX、打CALL沒那么簡單、可惜不是你、紅塵客棧、成都、大魚、小幸運、光年之外、消愁等
2.指名交流。(預設:曾經的東西放在現在已經不時尚了。)
3.(出示PPT:具有時代標志性裝扮的圖片)是呀,一看到這些具有標志性的裝扮,我們就能想到某個特定的年代,所以我們會發(fā)現流行具有時代性。(ppt:時代性)
1.我們現在在街上還能看見這樣裝扮的人嗎?(預設生答:不能、這樣的裝扮太土了,等。)
2.明明是火爆全國的東西,僅僅過去了數十年,怎么突然就“土”了呢?
(預設生答:布料和款式太落伍了、現在的更新潮更時尚,等。)
3.小結:可見,流行這種東西,帶著鮮明的時代印記。當生產生活水平提升之后,過去的風靡一時的東西,就會馬上”過期”。
(設計意圖:通過照片集,梳理50年代至今的流行文化,讓學生開闊眼界。同時明白流行文化并不是空穴來風,是和當時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一旦生活水平發(fā)生改變,流行文化的壽命馬上就終止,讓學生理解流行文化的不穩(wěn)定性。)
過渡:當然,也不奇怪,這世間許多東西都有保質期。
1.體會流行的短壽
(PPT出示蔬菜)一棵蔬菜可以保存多久?(生答:幾天)
(PPT出示堅果)一袋堅果可以保存多久?(生答:幾個月)
(PPT出示紅酒)一瓶紅酒可以保存多久?(生答:數十年)
(PPT出示當季奢侈品)本季新流行的包包、鞋子、衣服、化妝品又能保存多久呢?(相機提示學生,此保存不是指質量方面,而是指追逐時尚潮流不“過時”)(生答:一兩個月、半年)
2.討論流行“保鮮”的辦法:哎,老師可是特別愛時尚的呀,你們有什么辦法讓老師不落后流行時尚的隊伍?小組討論、指名交流。(預設:把握流行的趨勢,創(chuàng)造自己的風格,多上網緊跟潮流等)
3.可是網絡資源那么豐富,我豈不是每天跑斷腿、熬干生命也跟不上這流行了嗎?
過渡:不過最近我發(fā)現一種東西,它們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卻依然生機勃勃,現在正火遍大江南北呢!
(設計意圖:通過PPT出示生活中常見的不同保質期的物品,引導學生對比思考:萬物皆有保質期,我們花很大精力與功夫去追逐的流行的保質期更是短暫,在思考的前提下提出問題:有沒有一種東西能夠經久不衰,為接下來學生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悠久而又嶄新的生命力做好鋪墊。)
1.看視頻,看“保鮮”界的王者。要求:根據視頻出示的年代,做加減法,算算這些作品到底有幾歲了。
(1)出示《知否知否》
過渡:大家有看過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嗎?它的主題曲霸榜好幾周,而這首新歌的歌詞,卻是一首不折不扣的老古董。
A.計算:《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它有幾歲了?
B.指名交流:919歲。(板書:畫花瓣,900年)
(2)出示《三國》
A.過渡:《赤壁》《軍師聯盟》《三國無雙》《火鳳燎原》這些熱門影視劇游戲漫畫作品,都以一部奇書為題材,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而這部三國演義,又是取材于另一部奇書《三國志》
B.計算《三國志》流傳了多少年?
C.指名交流:1700多年。(板書:畫花瓣,1700年)
(3)出示《生僻字》、《山海經》
A.過渡:有多少同學聽過《生僻字》?一個有才的網友把它重新填詞,向世人安利了一部更古老的著作《山海經》。
B.這么多奇異的名稱,這么多獨特的生物,還有無數奇幻的神話,都記載在《山海經》里,它又有多少歲了呢?(相機提示學生,計算公元前的年代應使用加法)C.指名交流:2400多年。(板書:畫花瓣,2400年)
2.通過三段視頻,同學們不難發(fā)現,真正能夠永遠“保鮮”的到底是什么?
(生答預設:傳統(tǒng)的文化,祖宗留下的東西,等。)
3.小結:對,正是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支撐,讓我們流行的鮮花常開不敗。(板書:畫葉子和莖,傳統(tǒng))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資料,分三個年代層次把膾炙人口的傳統(tǒng)文化作品展示給學生,學生通過自己的計算,比較切實的感受到這些作品年代久遠。同時,這些作品的呈現形式又都是當下最時興的,非常容易為大眾所接受。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東西能夠永葆青春。)
1.隨著時間的洪流,有很多傳統(tǒng)的東西都被逐漸淘汰了,但流傳下來的這些,卻依然熱門,它們又是以怎樣的形式為大眾所接受和喜愛呢?
2.指名交流:
(預設:經過現有流行形式的改編,以現代人的方式被人接受,等。)
3.小結:是啊,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到如今還能膾炙人口,一方面是因為它們擁有無比深厚的文化內涵,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現代人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使它們以流行的方式傳承下來,并且流傳得更廣。(PPT出示傳統(tǒng)歷久彌新的兩個原因)
1.反思自身,明確學習重要性:剛上課的時候,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同學們對于現下網絡流行的東西都了如指掌,那為什么我們不干脆坐在家里上網、刷抖音,而是還要在學校這么艱辛地學習呢?
(生答預設:因為傳統(tǒng)文化是流行文化的根,要打牢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流行的東西都是浮云,等)
2.觀看視頻,看看同齡人怎么說:網絡文化就像繽紛的泡泡總是迷惑著我們的眼睛,對于這個問題,有一些小學生有話要說:(播放視頻)
3.小結:同學們和視頻中的孩子們,都對現如今的流行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正如大家所說:一味地追逐流行,你的精神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淺薄,只有打牢基礎,才能讓自己的心靈花園生機勃勃,永不過時。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段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無論流行風向如何改變,傳統(tǒng)文化才是我們文明的精髓。作為學生,不應該一味追逐流行文化,只有牢牢抓住自己的根,才能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永遠生機勃勃。)
1.自由探討:小學生是否應該追逐流行?
2.指名交流
3.總結本課,提出寄語
同學們總結得非常好,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們都能磨煉自身品格,做一個不隨波逐流、歷久彌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