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維華 伍家衛(wèi) 甘黎明 張歆婕 王有朋 劉世聰 馬庭洲
(1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2蘭州匯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60)
氟碳樹脂是一種新型功能樹脂,其功能性主要取決于氟。由于氟原子半徑小,C-F化學鍵短,鍵能大,極化率低,所以樹脂穩(wěn)定性高,很難發(fā)生各種化學反應(yīng),因此耐水、耐油、耐候、耐老化、耐酸堿鹽、耐化學藥品等性能優(yōu)異。用含氟樹脂制成膜的涂料表面能低,疏水疏油,故具有不濕潤性,化學穩(wěn)定性高,主要用于戶外防腐、防火、自清潔表面涂裝[1-11]。
普通氟碳樹脂是線型或支鏈型的熱塑性樹脂,其熔點通常在180~380℃。本實驗選用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與二乙烯基苯進行共聚交聯(lián)反應(yīng)制成氟碳樹脂為交聯(lián)型樹脂,通過室溫揮發(fā)干燥成膜,得到的是交聯(lián)型熱固性涂層,從而提高了涂料耐熱性、防腐性、硬度、沖擊強度等綜合性能。
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二乙烯基苯(DVB,上海攬宇化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無錫市銘朗助劑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無錫市銘朗助劑有限公司),異丙苯過氧化氫(CHP,撫順市清原助劑廠),過氧化二苯甲酰(BPO,萊蕪市振興化工廠),二甲苯(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醋酸丁酯(BAC,廣州市中業(yè)化工有限公司)。
數(shù)顯溫度計(XMTH-152,武漢市精達儀表廠),掃描電子顯微鏡(SEM-4500M,深圳市萬方科技有限公司),紅外光譜儀(FTIR-850,天津港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熱重分析儀(TG-209F3,耐馳科學儀器商貿(mào)有限公司)。
將TFEMA、MMA、BMA、DVB按一定比例配成混合單體,溶解復(fù)合引發(fā)劑(CHP:BPO=1:1)后添加到滴液漏斗中,將有機溶劑醋酸丁酯和二甲苯按一定比例添加到反應(yīng)瓶中,在攪拌下緩慢升溫,在聚合溫度下滴加含有引發(fā)劑的單體液,約用2小時滴加完,然后繼續(xù)保持反應(yīng)4小時,檢驗,當黏度達到20±5格式管/25℃,即得清澈透明粘稠狀交聯(lián)型氟碳樹脂液。
聚合反應(yīng)原理見圖1。
圖1 交聯(lián)型氟碳樹脂聚合反應(yīng)方程式
用混合稀釋劑調(diào)整樹脂粘度,噴涂到載玻片、玻璃板和鍍鋅鐵板,揮發(fā)干燥成膜,制成超疏水涂層,待分析表征。
在自由基聚合反應(yīng)過程中,聚合溫度和反應(yīng)時間是一組重要參數(shù)。本實驗在配方和總反應(yīng)時間相同情況下,選擇不同的聚合溫度和時間,即在80℃ 6h、100℃ 6h、120℃6h、140℃ 6h和梯度升溫(在80℃ 2h、100℃ 2h、120℃ 1h、140℃ 1h),所得氟碳樹脂液分別稱為GY-1、GY-2、GY-3、GY-4和GY-5,然后作工藝性能比較,選出最佳工藝參數(shù)。
從理論上講,當反應(yīng)時間無限時,反應(yīng)溫度降低有利于聚合物分子量提高,但反應(yīng)時間在一定范圍內(nèi),降低聚合溫度,則聚合速度變慢,在有限時間內(nèi)轉(zhuǎn)化率低,分子量增長緩慢,因此物化性能不好,這就是GY-1各項性能較差的原因所在。如果聚合反應(yīng)溫度過高,聚合速度加快,而自由基聚合過程中鏈轉(zhuǎn)移、鏈終止、分解、交聯(lián)等其他副反應(yīng)速度也在加快,所以也不利于分子量提高,影響綜合性能,GY-4就是如此。綜合考慮聚合速度、反應(yīng)時間、樹脂分子量、物化性能、設(shè)備損耗、能耗、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在一定反應(yīng)時間范圍內(nèi),適當提高聚合溫度,如GY-2,或最好采用梯度升溫或緩慢升溫方式進行聚合,如GY-5,有利于樹脂綜合性能提高。
取綜合性能較好的樹脂GY-2和GY-5,干燥成膜,用刀片揭下少量涂膜,經(jīng)抽提、干燥、KBr混研壓片后進行FT-IR紅外表征,結(jié)果見圖2。
兩個樹脂的紅外譜圖極為相近,說明兩種工藝所得樹脂組成結(jié)構(gòu)相同,為同類樹脂。從紅外解圖手冊得知苯環(huán)面外彎曲振動峰主要為750cm-1、875cm-1,面內(nèi)1163cm-1和1243 cm-1;C-H伸縮振動峰2962cm-1、C=O 1734cm-1、-CF3和-CH2CF3特征吸收峰1410cm-1和707cm-1、C-F 1375cm-1、1301cm-1有多重吸收峰。
通過紅外光譜圖可知氟單體TFEMA和交聯(lián)單體DVB已成功與BA、MMA共聚交聯(lián),說明P-TBD膜就是交聯(lián)型氟碳樹脂。
在相同配方條件下,對不同聚合工藝GY-1、GY-2、GY-3、GY-4、GY-5所得樹脂進行熱性能研究,結(jié)果見圖3。
熱重圖中可以看出:各工藝所得熱重圖均為較陡直光滑曲線,中途無拐點,說明樹脂只有一個Tg,各單體均已共聚交聯(lián),不是簡單均聚物共混;樹脂熱分解溫度高,說明聚合物分子量大,耐熱性好。依圖中排列順序GY-5、GY-2、GY-1、GY-3、GY-4,起始熱分解溫度分別 為449.3℃、428.2℃、415.6℃、405.3℃、395.2℃;失 重50%時對應(yīng)熱分解溫度分別為523.6℃、499.5℃、482.7℃、481.4℃、479.5℃,加熱溫度在400℃時,樹脂熱失重率分別為-7.4%、-9.5%、-11.6%、-15.2%、-17.9%,在500℃時,熱失重率分別為-36.3%、-49.9%、-63.3%、-63.6%、-64.1%,說明這些樹脂均能在400℃高溫下在長期使用,且熱穩(wěn)定性排序為GY-5>GY-2>GY-1>GY-3>GY-4。
接觸角是在氣、液、固三相交點處所作的氣-液界面切線與固-液交界線之間的夾角,是衡量液體對材料表面潤濕性能的重要參數(shù)。本實驗是用TFEMA和DVB與丙烯酸酯類單體共聚,得到交聯(lián)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樹脂。在優(yōu)選工藝GY-2和GY-5中,通過變化氟單體用量,研究漆膜性能。此時以至關(guān)重要影響漆膜綜合性能的兩個指標接觸角和附著力加以說明,見圖4。
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圍內(nèi),隨著TFEMA用量增加,接觸角迅速增大,當達到15%時,接觸角提高幅度大為減緩,當用量達到20%時,如果繼續(xù)提高用量,接觸角反而有所下降。估計這是因為涂層表面聚集的F原子已近飽和,如果繼續(xù)提高氟量,會因涂層硬度過大而致附著力下降,從而使接觸角有所下降。
表1 聚合溫度對樹脂工藝性能影響
圖2 交聯(lián)型氟碳樹脂紅外光譜圖
圖3 樹脂熱重分析
圖4 氟單體用量對接觸角和附著力影響
將工藝GY-2、GY-5所得樹脂噴涂到載玻片,干燥成膜后用刀片取少許碎片,噴金、在掃描電鏡下觀察,見圖5。
漆膜表面平整光滑,無裂痕、縮孔、皺褶、鼓泡等現(xiàn)象,樹脂GY-2和GY-5接觸角分別為132°、140°。該涂層表面具有較高接觸角,有荷葉效應(yīng)的自清潔作用。
以TFEMA為改性單體,DVB為交聯(lián)劑,用不同工藝制成系列交聯(lián)型氟碳樹脂,進而制備成超疏水耐高溫涂料。該涂料具有室溫干燥成膜特性,所得涂膜光澤和耐酸堿鹽、耐高溫和耐腐蝕等性能優(yōu)異,接觸角大,具有荷葉效應(yīng),特別適合戶外墻體、金屬制品、車輛、船舶等材料高裝飾性、防腐、耐高溫、自清潔表面涂裝。
圖5 耐高溫氟碳涂膜微觀形貌圖(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