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仍然能在各種與藝術收藏相關的場合中看到大量的器座,比如博物館、拍場、藝博會……甚至是近年來逐漸流行的新中式生活家居中,也少不了它的身影。
稍加留意你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在當前的工藝美術領域,對于器座的創(chuàng)作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既有追根溯源地沿襲傳統(tǒng),也有在此基礎之上加入創(chuàng)新的改變,更有打破傳統(tǒng),用一種嶄新的面貌來呈現(xiàn)。像國人尤為喜愛的玉石雕刻,就是典型一例。
因此,本文特地邀請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yè)協(xié)會玉石分會秘書長、北京博觀拍賣董事長奧巖,為讀者挑選出幾件代表性作品,并且給予點評。當代器座的美與新在何處?且聽這位與玉石雕刻打交道多年的資深專家如何評說。
《凈水觀音》
作者:仵應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尺寸(帶座):37厘米×20厘米×15厘米
點評:這件作品底座的配置就是典型的傳統(tǒng)風格。它的整個配置分為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底座,另一個部分是背光。底座采用蓮花寶座式,與作品相稱;同時,背光使得作品整體非常有氣勢,并且延伸了作品的寓意。從工藝上看,其底座采用了雕刻和嵌寶這兩種工藝,如此處理方式使得整件作品古色古香。
和田玉籽料《喜上眉梢》如意擺件
作者:楊曦(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尺寸:23厘米×5.2厘米×3.6厘米
點評:這件如意的底座就是非常傳統(tǒng)的木制。但值得一提的是,其底座制作是很典型的蘇州風格,跟北京、揚州這些地區(qū)嵌絲的風格又不太一樣。其工藝與設計之美巧妙融合,形意俱佳。
水晶《一葉如來》擺件
作者:王東光(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尺寸:22厘米×6厘米×2.7厘米
點評:細觀這件作品的底座,你會發(fā)現(xiàn)其最大的特點在于,作者竟然是用一個天然黃鐵礦的集合體來創(chuàng)作而成的。這樣的處理方式非常有特點,同時也是符合現(xiàn)代審美的典型。
和田玉籽料《無題》
作者:黃罕勇(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尺寸:7.4厘米×3.9厘米×3.7厘米×2
點評:這件作品最為值得稱道之處在于,將底座融入了作品,成為一個有機體,這也是當代玉雕的一個特點。具體而言,兩顆“牙”的元素既是作品本身的兩個組成部分,又有著不同的區(qū)分。上方的玉“牙”為和田籽料雕;下面則是通過倒模前者、用實心黃金制成的另一顆金“牙”。又因為這樣的一個倒立造型,因此對玉“牙”而言,金“牙”無疑成為了它的底座。二者融合起來,又是一件完美作品,頗有創(chuàng)意。
和田玉籽料《龍臨》把件
作者:林光(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尺寸:8.1厘米×4.6厘米×2.1厘米
點評:作者在底座的處理上可謂別出心裁——借用金屬的材質來做造型,之后用其將把件支撐起來,相互映襯、相映成趣。此底座鏤空制作,觀感非??侦`,是一種當代的、全新的風格展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