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盛基
春秋時代的孫陽因為善于相馬,故人稱伯樂。
伯樂相馬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然而,伯樂薦人的故事卻被他傳奇般的相馬故事所掩蓋,鮮有人知。其實,伯樂不但相馬有獨到的眼光,相人也是獨具慧眼。
進入老年之后,伯樂不能再到處奔波去相馬了,春秋五霸之一的秦國國君秦穆公便問他,如今你年紀這么大了,家中可有接班人?伯樂回答說,我的子孫都是平庸尋常之輩,雖然也能識別良馬,但不能辨別天下神駿,擔當不了重任。秦穆公繼續(xù)問,那你的相馬事業(yè)豈不是后繼無人了?伯樂說,不,我認識一個名叫九方皋的人,雖然他只是一個以打柴種菜為生的人,但此人的相馬之術不在微臣之下。
雖然秦穆公對伯樂薦舉的這個人是否有真本事將信將疑,但依然采納了伯樂的意見,將九方皋找來為自己相馬。后來,九方皋果然為秦穆公相到了一匹舉世無雙的千里馬。
伯樂相馬與薦人不拘一格,不重相貌和出身,看中的是內在品質和能力,任人唯賢,不任人唯親,這樣選薦出來的馬和人自然是神駒和能人了。
相馬需要技能,薦人需要胸懷。伯樂二者兼?zhèn)?,因此被世人稱頌。
適合話題:
胸懷;品質;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