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小雷
摩托車道路照明裝置是摩托車行駛時負責道路照明的重要燈具,對夜間和雨霧天氣行駛安全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行業(yè)發(fā)展,摩托車的類別越來越多,照明裝置上,新功能也層出不窮,如前霧燈、角燈。在道路環(huán)境照明不充分條件下,這些能起到一定輔助照明功能的照明裝置(如角燈),在確保摩托車行車安全上也越來越顯現出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本文從管理角度、適用性、國內外標準比對分析等方面對摩托車道路照明裝置的國家標準開展研究。
在我國機動車標準分類中,摩托車屬于L類,按照GB 18100.1-2010《摩托車照明和光信號裝置的安裝規(guī)定》,照明裝置主要是指摩托車前照燈(強制安裝)和摩托車前霧燈(選裝)。
相對應的GB 5948-1998《摩托車白熾絲光源前照燈配光性能》,針對燈具的僅是配光性能和色度,沒有配光鏡材料和配光穩(wěn)定性的要求;在光源方面,更是只限定了S2、S1、HS1光源,嚴重限制了光源的自由使用和更先進光型的引入。
GB 19152-2016《發(fā)射對稱近光和/或遠光的機動車前照燈》主要針對對稱近光的摩托車前照燈,但未包含非對稱近光的要求。
我國現行角燈國家標準為GB/T 30511-2014《汽車用角燈配光性能》,它的適用范圍為M和N類車,并不包含摩托車。然而,摩托車的種類在擴充,造型在變革,如倒三輪摩托車上的角燈,作為輔助轉向照明在歐洲市場上出現。該燈光作為摩托車重要的主動安全部件,建議盡快整合相關摩托車照明裝置,并制定摩托車道路照明裝置國家標準。
此次整合范圍涉及摩托車的非對稱近光、對稱近光、遠光、前霧燈和角燈等。修訂原則:參照國外先進標準,強制性標準的技術內容需符合國際上的先進發(fā)展水平。
摩托車照明裝置類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主要內容框架為:說明性條款、技術條款、管理條款和附錄。說明性條款分為適用范圍、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產品的級別和不同型式;技術條款分為一般要求、調整裝置、切換裝置、標記、顏色要求、光源要求、配光性能、配光穩(wěn)定性和塑料配光鏡材料的要求等;管理條款分為試驗要求、信息提供要求、型式試驗要求、一致性試驗要求和過渡期要求等;附錄主要為一些試驗方法的輔助說明。
標準適用范圍規(guī)定:本標準適用于L類機動車使用的近光前照燈、遠光前照燈、前霧燈和角燈等道路照明裝置和系統(tǒng)。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主要為機動車燈具安裝標準GB 4785-2007《汽車及掛車外部照明和信號裝置的安裝規(guī)定》,顏色標準依據GB/T 7922-2008《照明光源顏色的測量方法》,光源標準依據ECE R37《燈泡》、GB 15766“道路機動車輛燈泡”系列標準等;規(guī)范性術語主要參照GB 4785-2007;產品的型式按商品名稱或商標、光學系統(tǒng)的特性、提供的前照明光束種類和光源模塊的識別代碼等進行劃分。
前照燈、前霧燈和角燈在受到振動、高溫情況下,能符合標準的規(guī)定,正常使用。
① 光束調整裝置
近光燈、遠光燈和前霧燈應具有光束調整裝置。近光燈、遠光燈和前霧燈任意功能組合形成組合燈,并且當各自裝有光源時,調整裝置應能對它們分別進行調整,除非它們之間由于共用調整機構或者反射鏡,從而形成一體,導致無法單獨調整。
② 對于裝有光束切換裝置
該裝置應滿足使用常用工具,用戶不能改變可移動部件的形狀和位置;使用機械裝置切換遠近光時,應能隨時切換近光或遠光,機械切換裝置在切換過程中不可停在非指定位置上。
③ 光色
照明裝置的光色要求以白色為主,前霧燈也可以選擇黃色。
④ 光源
光源主要分為可更換光源和不可更換光源。照明裝置使用可更換光源的燈絲燈泡、放電光源和發(fā)光二極管(LED) 光源,應滿足相應的國家標準或ECER37法規(guī)。
· LED模塊
應確保每個LED 模塊只能裝在正確、對應的位置上,且只能使用工具,方可拆除;若同一燈體內使用了多個LED 模塊,則應確保具有不同特性的LED 模塊之間無法互換。即使使用工具,LED 模塊也無法與其他可更換光源機械互換。為防止LED 模塊被誤操作,建議LED模塊允許設計成不可更換光源。光源的型式和光通量需符合燈具的級別要求,還需增加彎道照明光源的特殊要求。
· 配光性能通用要求
前照燈和前霧燈的配光應確保近光有足夠的照明效果,并防止產生眩目;前照燈遠光應具有良好的照明效果。在配光屏幕上,近光應產生明顯的明暗截止線。除了A級前照燈外,遠光的發(fā)光強度應滿足主遠光或者次級遠光的特殊要求。配光性能各點和各線段的要求值也必須滿足各自的要求。
· 耐熱能力
前照燈和前霧燈在使用過程中,光源會產生大量熱量,其配光鏡和反光鏡的耐熱能力差異會直接影響照明效果,以至行車安全。新修訂標準有必要增加配光性能穩(wěn)定性試驗:燈具經過12 h照明后,進行配光復測;模擬配光鏡受污染后進行配光復測、長時間點亮后明暗截止線的變化率。
⑤ 車燈面罩
在正常的使用過程中,會經歷雨霧、風沙的侵襲,其面罩易磨損、老化,造成配光效果的降低。因此,需要增加對應的配光鏡機械磨損試驗和配光鏡涂層附著力試驗。
· 塑料配光鏡材料試驗
塑料是一種可塑性很強的材料,無論是前霧燈、前照燈或是信號燈。為了造型美觀和整車設計的需求,車燈設計配光鏡中,大量采用了塑料材質,并且在車燈的配光效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塑料配光鏡畢竟容易被風沙磨損、日照老化以及化學腐蝕等,這些情況都容易損壞配光鏡本身的結構,破壞配光效果,故必須對塑料配光鏡材料進行試驗考核。標準試驗項目為:耐氣候試驗、耐溫試驗、耐化學試劑試驗、耐洗滌劑耐燃油試驗、機械磨損試驗和涂層附著力試驗。試驗流程見表1。
表1 塑料配光鏡材料試驗流程
檢驗規(guī)則新增規(guī)定:制造商應提供的材料和樣品,如:足以識別該型式照明裝置的圖紙一式三份,圖上應表明配光鏡或反射鏡的特性結構,并標明基準軸線,基準中心和安裝在車輛上的幾何位置。
對于反射鏡可調的半封閉式照明裝置,應標出反射鏡的使用位置和調整范圍。一份簡明的技術說明書,包括光束種類、光源類型和燈具級別等。
樣燈需要兩只,對于配套成對的前照燈或前霧燈系統(tǒng),則提供一只供安裝于車輛左側的樣燈和一只供安裝于車輛右側的樣燈。
規(guī)定型式試驗要求和生產一致性試驗的要求,包含一般要求、通用要求、配光性能要求、配光穩(wěn)定性要求、配光鏡涂層要求和塑料配光鏡材料試驗要求。具體試驗流程參照圖1。
圖1 試驗流程圖
歐盟目前也正在對機動車燈具和相關安裝規(guī)定法規(guī)進行精簡和整合。整合過程基本和我國國家標準整合同步。整合涉及的法規(guī)內容將由基于產品的要求變?yōu)榛谛阅艿囊蟆?/p>
本次摩托車燈具標準的整合,主要是為適應當前產品的技術水平和行業(yè)發(fā)展的需求,內容符合國家和行業(yè)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國家產業(yè)政策和滿足安全需要,與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充分協(xié)調。從技術內容上做到和歐洲先進法規(guī)同步,希望此研究能為摩托車整車和燈具廠的開發(fā)、生產和檢驗提供借鑒,為更好地規(guī)范摩托車整車和零部件市場、提高整車和零部件質量和安全性、擴大出口等提供技術支持。
(作者單位: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信息專遞——
上海市出臺6項司法行政戒毒標準
6月19日,在第32個“國際禁毒日”前夕,上海市發(fā)布6項司法行政戒毒領域地方標準,并于2019年7月1日起實施。
本次戒毒領域系列標準的發(fā)布,是上海社會管理領域標準化工作的一個亮點,實現了上海戒毒領域地方標準“零”的突破,并在全國率先建立了戒毒領域的標準體系,為全國其他省市戒毒領域標準化工作提供了上海經驗,貢獻了上海智慧。通過這6項戒毒標準的應用實施和效果的評估,也為今后制定相關國家標準,乃至國際標準提供了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