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曾勛
“我覺得帶薪休假應該由黨政部門帶頭實施。我特別希望郭書記帶頭帶薪休假,你們要帶薪休假,我覺得沒有敢不休的?!?013年兩會時期,在北京代表團分組討論會場,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首都旅游集團董事長段強,向時任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等領導提了一個建議。
段強表示,提這個建議有點“冒昧”。不過,當時坐在他對面的郭金龍微笑著對他說:“能夠實現(xiàn),能夠實現(xiàn)?!边@是一個關于休假制度變革的鮮活截面,在這背后,潛藏著我國休假制度的完善,以及休假觀念的人文嬗變。
1979年盛夏,鄧小平來到膠東半島,當專列抵達青島時,他微笑著走下火車,與地方干部握手寒暄。他表示,“此行主要是休息,什么也不干?!编囆∑竭@次“休假”意味深長,有人說是“解放思想”之旅。
國家領導人就算抽出時間休假,也難以做到真正的休息。
吳儀,這位曾經(jīng)的女副總理,多次被冠以“鐵娘子”稱號。有媒體報道,吳儀在燕山石化工作時,辦公室內(nèi)常年放著一張單人床,掛著一件軍大衣。石化企業(yè)易發(fā)事故,一刻也離不開人,她戲稱自己的家是“便攜式”的。每逢節(jié)假日,她總是盡量為別人提供方便,讓公司其他領導和家人團聚,自己則留下來值班。1988年就任北京市副市長后,吳儀還給立下了第一年不出國、不休假的規(guī)矩,她利用一切時間深入工廠、公司調(diào)查研究。
中央領導人由于日理萬機、工作繁忙,雖然他們也有法定的休假權利,但名義上的“休假”實則換個地方辦公。他們的“休假”,更多是傳導積極的政策導向,體現(xiàn)出尊重勞動者的博大胸懷。
實際上,在199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就下發(fā)過《關于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其中規(guī)定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企事業(yè)單位,可以安排職工休年假,最多不得超過兩周。1995年勞動法和2005年制定的公務員法,也對職工休假事項作了原則規(guī)定。
在“政治穩(wěn)定,社會安定,經(jīng)濟也逐步好轉”的形勢下,國家領導人也在積極推動休假制度的變革。國家發(fā)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在其著作《篳路藍縷:世紀工程決策建設記述》中講述了這樣的往事。
1999年春節(jié)期間,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到湖北洪澇災區(qū)看望慰問災民?;顒咏Y束后的年夜飯上,大家談到了能否漲工資的問題。當時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又遇特大洪澇災害,對是否漲工資有不同意見。
隨行的張國寶將自己的思考大膽地向朱镕基提出來,說:現(xiàn)在這個形勢恐怕漲工資已不現(xiàn)實,是否可以增加節(jié)假日,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休息機會,還可起到調(diào)整經(jīng)濟結構作用,增加消費、旅游、服務業(yè)等三產(chǎn)比重。這直接促使后來的“五一”“十一”黃金周誕生。
“其后,有些批評意見也逐漸出來?!睆垏鴮毣貞浾f,認為長假日交通、住宿、旅游景點壓力陡增,忙閑差太大,也會造成旅游景點損害,有人因此主張推行帶薪休假。后來很長一段時間,帶薪休假的落實不力多次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反過來又推動了國家政策的改進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
2012年,“落實帶薪休假”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此后連續(xù)幾年,報告中都有這一條。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一開始沒有寫入,最后修改共78處,其中就包括補充了“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如今部委高層官員們的休假,原則上要遵循公務員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各個部委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币晃灰呀?jīng)卸任的國務院某部委前部長表示,“通常級別越高的官員,比如部長或副部長,實際上可以休假的時間越少?!?/p>
2008年《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是目前職工享受帶薪年休假的主要法律依據(jù),有人認為,這是休假制度正式確立的標志。
《條例》和《辦法》實施一年后,幾家媒體聯(lián)合開展了題為“帶薪年假,2008年你休了嗎?”的專題問卷調(diào)查,參與人數(shù)9320人,其中僅有39.47%的人“休了年假”,47.18%的人表示“沒有休年假,也不打算休了”。帶薪年休假制度因用人單位的執(zhí)行不力,被人們揶揄為“紙上福利”?!皳男菁儆绊懬巴尽痹掝},多次成為網(wǎng)絡熱議焦點。
“每一次政策的‘優(yōu)惠’,職工似乎都難享受到?!币幻萍壒珓諉T告訴記者,就公務員系統(tǒng)來說,執(zhí)行難很大的原因,是單位領導沒有起到帶頭表率的作用。
對此,張國寶指出,其實帶薪休假制度不是沒有,之所以一直執(zhí)行不起來,是因為中國的國情和觀念與西方不同,如果領導不休或供職機關不休,承擔工作任務的人往往寧可放棄休假選擇堅持工作。
近幾年,狀況正悄然發(fā)生改變。2015年8月份印發(fā)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2018年6月,《人民日報》刊發(fā)評論,呼吁“讓休假成為慣例”,認為一個好的領導,“自己要帶頭休假”,也要“合理安排員工休假”。
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規(guī)定。今年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聯(lián)合出臺《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意見首次明確了勞動者的四項基本權益,其中休息休假權位列其一。
前不久,中共云南省委組織部研究制定了落實“基層減負年”六項措施,通過實際行動讓干部“輕裝上陣”。其中,引人關注的一項措施是:要求部領導帶頭休假,處室每年休假人數(shù)不少于80%,力爭做到全員休假。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任國家科委中國科學技術促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平提出搞五天工作制時,遭到他人質(zhì)疑,有人問他:這有啥好處?
胡平解釋說:好處可多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節(jié)約資源和能源,讓大家有更多自由支配時間加強學習,操持家務等。
放在那個時代,這樣的質(zhì)疑實屬符合社會的觀念。當時的先進分子典型報告中,出現(xiàn)較為頻繁的一句話就是“加班我先加,重擔我先挑”。學者徐貴權談到中國改革開放后的價值觀變遷時指出,彼時人們似乎只是為某種觀念、原則而活著,“人的文化建構、文化選擇、文化努力發(fā)生了異化,人的價值主體地位退隱、失落了,本末發(fā)生倒置?!?/p>
這造成機關單位的傳統(tǒng)觀念和文化氛圍不利于休假制度的落實。傳統(tǒng)觀念中的先進分子和勞動模范,都有“工作狂”“老黃牛”氣質(zhì),以單位為家為榮?!吧嵝〖翌櫞蠹摇北灰暈樘旖?jīng)地義,而正常休假,很可能被當成缺乏大局觀。
“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催生出這個時代新的焦慮,在一些政府機關和基層,“全年無休假”成為常態(tài)。有的地方確實存在人少工作量大的情況,而有的地方卻是因為管理方式,工作作風有問題。
“都說‘家國情懷’,家在人的生命中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要增進人民的幸福感。休假制度的人性化,就是一項重大舉措,讓人們在做好工作的時候,也重視家庭、家風?!彼拇ㄊ∩鐣茖W院黨委書記李后強向記者分析說,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的崇高精神,固然值得傳承和弘揚,但沒日沒夜的加班、放棄休假權利并不是干好工作、服務好群眾的先決條件,我們更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引入現(xiàn)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少開一點會,多干點實事。
“帶薪年休假能夠讓國民擁有更多自由支配的財富和時間,愉悅地投入到工作當中,無形中化解了與用人單位之間不必要的矛盾?!币幻痉ㄏ到y(tǒng)的公務員告訴廉政瞭望記者,“從制度經(jīng)濟學的角度來看,休假是一種制度供給,它的變遷與政府、單位、個人等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博弈休戚相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