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妮
做事要雄心萬丈,同時也要隨遇而安。
也許你會問:“雄心萬丈和隨遇而安,根本是相反的兩回事,怎可以放在一起?”
我卻覺得不是的,中國人的陰陽圖我永遠覺得有道理,黑與白誠然是相反的顏色,但是一邊黑多白少,一邊白多黑少,黑中有點白,白中又有點黑的圓形陰陽圖里,其實包含了天地間的一切哲理,凡事都是相克又相生、相輔又相成的。
首先要聲明,“隨遇而安”和“不思進取”是兩句不同的話,意思也完全不同。
“不思進取”是懶惰,“隨遇而安”卻絕對不是懶惰,而是“伺機而發(fā)”的前奏。在機會未到之前,當然要在有限的范圍內(nèi),少發(fā)牢騷,安于現(xiàn)狀。那么,什么叫作“安”呢?我的看法是,即使未得志,即使未有機會,也安于目前所負的責任;不論責任是如何的小,職位是如何的不足道,也要求心之所安,把它做到最好。這是為自己做準備功夫,人懶慣了、不負責慣了,縱使本有管仲之才,也會懶得技藝生疏、壯志消沉,只變成憤世嫉俗的牢騷大王一名了。心不能安,情緒浮躁,會令自己在機會來臨時被火氣遮了眼而看不到。
機會是要留意,但不可以強求,強求得來的便不叫機會了。做事要雄心萬丈,就是要隨時伺機而發(fā),機會一抓到后,便悉力赴之?!鞍病笔沁^渡時期,己心不能安泰,看事物便不能清楚?;蛟S你說我是宰牛之刀,現(xiàn)在叫我去殺雞,我不屑做。但若一時找不到牛,而你又不肯殺雞,日子久了,刀也會生銹了,等到有人叫你宰牛時,也許你的刀已生銹得連雞也殺不了了。
反過來說,你身處順境,東成西就,一日感到倦了,亦可至此為止,就此稍停,隨遇而安一下。一味雄心萬丈而心不能安,什么也強求勝了又勝,那實在太痛苦了。做第一當然是好,但英雄名將都會遲暮,心安便能釋然了。
(常朔摘自《男癡女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