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永霞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醫(yī)療護理工作的重心也逐漸轉移到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需求上。作為為患者提供醫(yī)學照顧的重要人群,護士溝通能力不僅有助于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治療與康復的過程中也發(fā)揮重要作用,溝通已經(jīng)成為護士的核心能力之一[1],護患間的有效溝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2]。積極心理學的概念最早見于《美國心理學家》上刊登的《積極心理學導論》一文,由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Martin Seligmen和 Mihaly Csikzentmihalyi正式提出[3],積極心理資本一經(jīng)提出便得到廣泛關注。從理論上分析,具有正向力量的積極心理資本會對臨床護士溝通能力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該研究在調查臨床護士積極心理資本、溝通能力現(xiàn)狀的基礎上,分析二者的關系,為提高臨床護士積極心理資本和溝通能力尋找有效途徑。
1.1 調查對象分層抽樣選取某三級甲等醫(yī)院護士200名。納入標準:取得執(zhí)業(yè)資格;在臨床一線工作一年以上;自愿參與調查。排除標準:未取得執(zhí)業(yè)資格;休假;非臨床科室工作;工作時間未滿1年;非自愿參與調查。
1.2 研究工具
1.2.1 積極心理資本問卷(PPQ) 采用張闊等[4]編制的積極心理資本問卷,該問卷包括自我效能、韌性、樂觀、希望4個維度,共計26個題目。各題目的評價按Likert式7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說明積極心理資本狀況越好。該問卷的Cranach’s系數(shù)為0.90,各維度的Cranach’sα系數(shù)為0.76~0.86,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1.2.2 護士臨床溝通能力量表 采用曾凱[5]研制的護士臨床溝通能力量表,該量表包括團隊溝通能力、基本語言溝通能力、基本非語言溝通能力、情感感知能力、情感支持能力及困難情景溝通能力,共有6個維度58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5點等距評分法,得分越高說明溝通能力越好。該量表總體Cranach’s系數(shù)為0.978,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68~0.954,總體重測信度為0.727。
1.3 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方法,由研究者統(tǒng)一發(fā)放,給予統(tǒng)一指導語,研究對象在知情同意后,根據(jù)自身情況如實填寫一般資料調查問卷、積極心理資本問卷和護士臨床溝通能力量表,研究者回收問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使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心理資本與溝通能力得分情況,采用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兩者的影響因素,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分析兩者的相關性。
該研究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200份,有效問卷191份,回收有效問卷率95.5%。調查對象一般資料見表1。
2.1 臨床護士積極心理資本得分情況臨床護士積極心理資本得分(3.950±0.656)分,呈中等水平,不同學歷、不同職稱、不同工作年限中5年以下護士與5年以上護士積極心理資本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見表2。
2.2 臨床護士溝通能力得分情況臨床護士溝通能力得分為(2.747±0.493)分,不同學歷、不同職稱、不同工作年限中5年以下護士與5年以上護士溝通能力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2.3 臨床護士積極心理資本與溝通能力相關性經(jīng)Pearson相關分析,臨床護士積極心理資本與溝通能力總體呈正相關(r=0.748,P<0.01),積極心理資本中4個維度與溝通能力中的6個維度均呈正相關(P<0.01)。 見表4。
表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n=191)
表2 不同學歷、職稱、工作年限護士積極心理資本得分比較(n=191)
3.1 臨床護士積極心理資本情況分析該研究顯示191名護士的積極心理各條目總均分為 (3.950±0.656)分,呈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學歷、不同職稱、工作年限中5年以下護士與5年以上的護士積極心理資本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學歷較高的護士在校期間接受的醫(yī)學護理教育更加系統(tǒng),知識掌握相對學歷低者更全面和扎實,因此其有更高的積極心理資本;職稱高的護士往往在繼續(xù)醫(yī)學教育等方面更加積極,不斷追求學業(yè)和職稱進步的護士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完善,因此擁有較高的積極心理資本;工作5年以上的護士對工作駕輕就熟,面對突發(fā)狀況等更能迅速反應,因此積極心理資本水平更高。4個維度中,自我效能得分相對較高,與劉朝英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7],這說明大部分臨床護士都具備較強的護理專業(yè)技能,對自己完成護理工作的信念較強。而希望維度得分相對較低,原因可能是護士囿于固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接觸新事物較少,專業(yè)發(fā)展受限等,導致對護理事業(yè)缺乏追求,管理者應引導護士拓寬視野和思路,為護士的個人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和空間。
表3 不同學歷、職稱、工作年限護士溝通能力得分比較(n=191)
3.2 臨床護士溝通能力情況分析該研究顯示191名護士的溝通能力各條目總均分為(2.747±0.493)分,呈中等水平,不同學歷、職稱護士、工作5年以上護士表現(xiàn)出較高的溝通能力,專科護士、職稱低、年資低的護士溝通能力相對較弱。臨床護士中攻讀本科的護士通常都具有積極進取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在提升自身整體素質方面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同時也注重自身個體能力的提升;而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不斷考取職稱的護士其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技能隨之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也相對提高,即使面對復雜的情景也能獨立應對。相對而言,低年資護士因社會閱歷少、臨床護理知識掌握不扎實等原因,在面對特殊、復雜狀況時,其溝通能力有所欠缺。因此護理管理者要更加重視對低年資護士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低年資護士的臨床應對能力。
表4 護士積極心理資本各維度與溝通能力各維度相關性(r值)
3.3 臨床護士積極心理資本與溝通能力的相關性分析 臨床護士積極心理資本與溝通能力總體呈正相關(P<0.01),說明當臨床護士擁有較高的積極心理資本時,同時也會有較好的溝通能力。積極心理資本樂觀維度與基本語言溝通能力呈高度相關,這也說明樂觀者多半擁有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良好的積極心理資本是個體身心健康的重要表現(xiàn)[8],可以影響個體對于環(huán)境變化和事件應對的方式[9],加強護士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護士的溝通能力,對促進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
護理管理者可以從提高護士的積極心理資本出發(fā),引導臨床護士進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臨床護士的積極心理資本水平,進而影響其對事件的應對方式,進一步提高其溝通能力。該研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僅抽取一所醫(yī)院的臨床護士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不同地區(qū)、不同級別醫(yī)院等臨床護士在積極心理資本和溝通能力之間的相關性還有待于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