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
自寧波城區(qū)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后,原本只有城區(qū)的海曙也有了鄉(xiāng)村與山區(qū),便有了下鄉(xiāng)上山的機會。整個海曙西鄉(xiāng)片山區(qū)屬四明山脈,即是文人騷客紛至沓來的千年“唐詩之路”一部分。在這里,并沒有享譽海內(nèi)外的名山大川,但隨處可見的青山綠水間,散落著古村古橋,四季氣象迥異,各具風韻。單從人文景觀看,當首推鄞江,畢竟千年“四明首鎮(zhèn)”的底蘊擺在那。若從山水秀色看,處在深山之中的龍觀鄉(xiāng)則略勝一籌。
所居的龍觀青云賓館,處于森林環(huán)抱的狹長山谷之中。每套房間都有偌大的陽臺,擺著休閑桌椅,適宜三五好友閑適地坐在陽臺上,品品香茗,侃侃大山,只要一抬眼,那青山綠嶺就矗立在眼前,千樹萬木的蒼綠直愣愣地撲入眼簾,西邊重山疊巒向更深更遠處連綿而去,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門前,奔流著一條日夜不歇的清澈山溪,那是發(fā)源于崇山峻嶺間的五龍?zhí)?,一路迤邐,穿山入谷,最終匯入晴江岸的光溪河。眼光所至的小公園,溪水被巧妙地引入,蓄成了一灣清澈碧綠的池塘。這里,雖沒有荷塘月色般的景致,但只要置身其間,望望山溪聚積而成的盈盈池潭,聽聽空幽山谷中的潺潺溪鳴,一種愉悅便自然彌漫身心。
這別具匠心的設計,是放松心情、縱情山水兩相宜。
南方的冬天,雖然草木起了些變化,但并不會如北方般蕭殺一片的凄涼。山野的整體色彩是綠色的,偶爾混雜了幾點或黃或紅的色彩,卻并不顯蕭條和悲切,反恰如水彩畫鮮活的點綴,點綴出南方秋冬的意境。路邊巖腳,溪岸斜坡,支伶伶地立著一兩叢蘆荻,幾叢枯草,倒能生些秋冬的味道,也有了些中國畫里常有的殘枯美。
入山后,山里的冬雨沒有停歇地下著,卻如霧般似有似無,周邊不高大的山巒上也籠起如輕紗般的云霧,生出一些山野特有的神秘氣息。突然,一對長尾的山雀映入眼簾,雙雙拖著長長的羽尾,姿態(tài)極優(yōu)雅地或飛翔或跳躍著,在淫淫冬雨中相伴而行。在京城,常見這種四處游蕩著的生靈,它們喜歡停留在高大的樹木上,由于城里生活衣食無憂,它們一個個變得體形肥碩,行動遲鈍,顯得呆頭呆腦,失掉了鳥兒原有的靈氣。而在如此青秀空靈的地方,再遇到南方不多見的它們,確如兩個山野精靈般,有著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又有些神雕俠侶的溫情。
盡管山里的天氣有點冷,比城中氣溫低上個二三度吧,但并沒有那種冰冰冷的感覺,反倒空氣清新,沁人心脾,滌蕩著五臟六腑。傍晚時分,幾位同仁還興致頗高地結伴出行,邊走邊聊,行走在曲曲折折的山路,潺潺的溪水一路奔流相伴。路邊,一棵有姿態(tài)的老樹,一個早已沒落的古村,或一座荒蕪已久的寺院,不時引起久居城市的我們的好奇,評頭論足一番。
山里夜來得早,行至半路已是暮色沉沉,突然一只黑狗不知從哪里竄出,驚起女士們一聲聲驚叫,卻發(fā)現(xiàn)它極親熱地腳前腳后地奔跑,甚至還討好地蹭著我們的腿。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一帶的狗兒,天生遇到生人都會親熱而友好地搖著尾巴,大約寂寞已久的緣故,即便是陌生人的來訪,也會如老友般的親切。
去看的是峽谷里的一個小鎮(zhèn),溪邊錯落分布著十多幢風格各異的酒店民宿。夏天定是個避暑的好去處,但這時節(jié)是旅客稀少的淡季。冬夜散發(fā)著陣陣寒氣,店里冷清的燈火里只有一兩個店家人,他們似乎極適應這種生活,依然不緊不慢地忙碌著。偶爾走進一家小店,一位老婆婆正在包著點心,晶瑩雪白的糯米皮,摻和肉絲的咸菜餡,用手摶成白白圓圓的點心,整齊地碼在竹匾上,一旁的小孫女正歪著頭認真地看著,似乎不是賣的,而是在準備全家的晚飯。廚房里冒著騰騰的熱氣,晃動著一個忙碌的人影。此時此景,一下子把心境拉入了冬天里另一種火熱,這是平常山里人家實在的日子。
小鎮(zhèn)上有座新蓋的竹博物館,這也是同仁們慕名而來的原因。第一次來時,是一位相識的朋友雨夜相伴而來,主人是他的老友,兩夫妻提前精心準備了菜肴,有山里散養(yǎng)的禽畜鮮肉,也有到附近農(nóng)貿(mào)市場采購的農(nóng)民自產(chǎn)的土豆、茭白、冬筍等。這些食材在寧波鄉(xiāng)間十分尋常,但貴在透骨新鮮,茭白不會如城里浸過水再出售,土豆是山區(qū)沙地里出產(chǎn)的。這些食材經(jīng)他和夫人親自下廚操刀打理,每道菜肴都透著天然食材的本味,這自然是鄉(xiāng)土菜與大飯店的本質(zhì)區(qū)別。我們一道探討起廚藝,他稱追求食材本味乃是廚師的最高境界,身為廚藝愛好者的我很是贊同。
他又自言,自己出生在城中月湖畔,算是地道的寧波城里人,因為喜歡山里無拘無束的生活,與夫人在此相伴而居已十七載。這真讓我生出許多佩服,笑言兩位在此再居二十年,真可得道當神仙了。夫人雖然與他年齡相近,似乎比他年輕十多歲,顏值很高。后來聽說夫人是附近千年古鎮(zhèn)鄞江人,心中便暗思忖,不慕紅塵愛美人,也許才是此君久居于此的更重要原由吧。
主人因為喜歡竹子,經(jīng)過多年積蓄,終于在去年建起了這座以竹為主題的博物館。上下三層的博物館,琳瑯滿目地陳列著竹類的日常用品、藝術品,物件既有新貨,也有老件,既有本地手工藝品,也有全國各地出產(chǎn)的,看得出是花費了相當?shù)男难蜁r間。依靠兩家不大的小飯店支撐起這家博物館,不是摯愛之人是難以做到的。
同仁們從小鎮(zhèn)回到賓館。食罷晚飯,此時山野陷入無盡的黑暗里,且被極靜的孤寂包裹著,山間夜生活確實不同于城市,那是一種相當不習慣的無聊與寂寥。但這時,高大幽默的李哥突然到訪,立即掀起歡快的氣氛。李哥下午剛主持完一個極重要的活動,一結束即匆匆開車趕來,還心細地從城中捎來了各類下酒零食。十多位作家、音樂家、書畫家、主持人等各類“文青”們呼啦啦地聚集到李哥房間里,擺椅放桌,端杯沖水,熱熱鬧鬧圍坐在一起,一場山野徹夜神聊正式開始了,每一個人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著笑著,有著幾分神仙般無拘的欣悅,房間彌漫著一種輕松自在的文藝氣息。
曲散人歸,回到自己的房間,仍意猶未盡地獨自泡上一壺烏龍茶,山居午夜聽雨吟溪鳴,連同那一屋的靜寂,將時光一點點拉得悠長而回味,恍若離塵。
這注定是一個輾轉(zhuǎn)難眠之夜。
第二日醒來,已是早上七時,習慣地打開微信,約跑的兩位健身女達人,已炫耀地發(fā)了幾張五龍?zhí)栋酌C5木爸?,她們至少跑了四五公里路,去看五龍?zhí)兜难┚啊N乙粋€激靈便翻身下床,飛快地穿上單衣短褲,出門沿著山路晨跑,一路是白露為霜的景致,遇到二三個早早出門忙著討生活的山里人,個個全身裹著厚厚的棉衣,縮頭縮腦的模樣,如同看外星人般好奇地打量著我。
賓館的東側有片面積不小的山谷,里面林木蔥郁。在這里又遇到幾只長尾的精靈鳥,從枝頭騰空飛向?qū)拸V蒼茫的天空。寒意陣陣的清晨里,沒有其他的生靈,它們似乎是這寂靜山谷真正的主人。山野的清晨真是有些冷,但只感覺凍得爽成了夏天的冰棒,只關注自己身體的感覺,還有周圍這山谷,這空氣,這一草,這一木,不再想什么塵世的紛擾,心兒簡單而快樂!
這些年,越來越喜歡山中寂寥空闊的生活,千年前的王維先生也曾發(fā)出“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的由衷感嘆。這種心態(tài),或許是因年齡漸長,或許經(jīng)歷人生滄桑,對人生的某種漸悟。來到山中,想尋找一方清靜的人也不少,水彩名家紹靈先生便在龍觀買了兩間農(nóng)家房屋,同仁劍峰先生的父母退休后也在附近居住,還有那曾到外面打拼多年,又回歸故土修建了寧波最美民宿龍觀禪那的女主人,其實這家民宿誕生的背后源于一群小伙伴一次偶爾閑聊,便有了以后志同道合的行動。
前后曾兩次入山,臨時聯(lián)系竹博物館主人,他卻道自己下山了,有點小小失望。本以為即使如尋隱者不遇,那也是“言師采藥去,云深不知處”的狀況。想來還是山里寂靜久了,便生出些城中的熱鬧。熱鬧久了,又想念山中那種空靜。蕓蕓眾生啊,只能在紅塵與離塵不停往返中尋找一種平衡罷了。別說人類,就連山中寂寞的狗族不亦如此嗎?
這時突然想到在江南的寺院里,師傅口中常說的“吃茶去”,是禪宗所指淡定而持的心態(tài)。此時細一品“入山去”,似乎也隱隱有了暫放俗事而淡處世事的某種禪意,兩者蘊意相通,有著某種異曲同工之妙。
“入山去,下山來?!庇谑牵趤砼c去之間,生活也多了份變換如四季的悠長滋味。那就約吧,明天入山上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