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玲 周玉銘 郝功勤
摘? ? 要:隨著BIM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在項目施工的應用和指導上也是愈發(fā)重要。使用BIM技術對工程進行精細化管理,從而嚴格把控項目成本,本文主要對BIM技術的模板工程應用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BIM;模板;工程量;精細化;配模
1? 前言
BIM技術之于模板的應用,體現(xiàn)在模板及其支撐體系應用兩方面?,F(xiàn)階段傳統(tǒng)技術手段是通過技術人員手工進行布置,計算所需工程量。本文旨在研究,在本工程項目中通過使用BIM技術代替人工對模板進行排布設置,這一目標是否可行。通過BIM技術的應用推進工程精細化管理,從而達到對項目成本進一步的控制。并為推動BIM的發(fā)展及BIM在工程中的落地應用提供論據(jù)。
2? 工程簡介
北京新機場安置房項目(榆垡組團)8標段(6片區(qū)0310地塊)工程位于北京市大興區(qū)榆垡鎮(zhèn)區(qū)。本工程為住宅工程,選擇其中的2C戶型8#住宅樓標準層為研究對象,標準層建筑面積為568.05㎡,層高2.8m,結構形式為剪力墻結構。
3? 模板應用
對于模板方面主要是對其排布形式、排布所需規(guī)格、模板所需工程量、原材所需張數(shù)進行統(tǒng)計應用。現(xiàn)場實際使用中為多種規(guī)格模板組合使用,本工程現(xiàn)場使用的模板規(guī)格尺寸為915mm×1830mm×15mm、1220mm×2440mm×15mm兩種規(guī)格的模板配合使用,而在BIM技術中應用的兩款軟件均只能選擇一種規(guī)格的模板,不能同時選擇兩種規(guī)格模板使用。為形成對比分析,故在使用軟件時選擇的模板規(guī)格均為1220mm×2440mm×15mm。接下來分別對兩款軟件使用得到的成果進行分析,并最終作比較分析。
3.1? 廣聯(lián)達BIM模板腳手架設計軟件應用分析
利用廣聯(lián)達BIM模板腳手架設計軟件進行模板排布,使用時操作比較簡便,該軟件具備了國產軟件操作簡便的特點。在使用時可以通過應用識別轉化CAD、手動建模、導入GCL算量模型三種途徑建立模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按常規(guī)來說都是直接使用商務部門提供的廣聯(lián)達算量軟件GCL建立的模型(但需要對其精度進行調整)。
解決所需模型后按工程需要填寫所需參數(shù),在材料屬性設置欄中設置所需參數(shù),軟件中可以選擇鋼模板和木模板兩種類型的模板,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以木模板為例,進行模板排布及工程量統(tǒng)計等應用,選擇2440×1220×15規(guī)格的模板。在拼模參數(shù)屬性欄中設置模板布置參數(shù)及模板計算規(guī)則,在材料屬性和拼模參數(shù)設置完成后進行模板配置。
模板工程量可以按材料進行統(tǒng)計,直接得出下料統(tǒng)計表,也可以按構件梁、板、柱分別進行統(tǒng)計構件材料所需工程量。在得出模板所需總面積后,軟件內部通過模板自身計算規(guī)則,可得出原材總張數(shù)。
模板計算規(guī)則:需要原材總張數(shù)計算公式N={M=綜合損耗擴大系數(shù)*(總面積-整板面積)/(面板寬*面板長)+整板張數(shù),且N≥M,N∈Z}。
軟件可以按構件梁、板、柱、墻導出CAD配模圖,并得出模板下料表。
3.2? 品茗模板工程設計軟件應用分析
在利用品茗模板工程設計軟件進行模板排布時,需要重新建立三維模型??梢酝ㄟ^識別轉化CAD、手動建模、導入Revit模型三種途徑建立模型。軟件利用拾取CAD轉化模型即通常所說的翻模功能比較簡單。對CAD圖紙進行優(yōu)化,保證圖紙是按圖層分開來進行繪制的即可,處理完CAD圖紙之后就可以按照構件分別進行翻模,但是模型精度不高,梁截面尺寸以及梁板柱交接處易產生問題,需對模型進行二次修改。
手動建模在此不贅述。
導入Revit模型,利用Revit建立好的結構模型導入至品茗模板工程設計軟件中,在此談一下本人利用Revit模型導入至品茗軟件這一階段,過程中遇到的問題:(1)導入其中的模型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調整,構件存在丟失現(xiàn)象;(2)此軟件對于構件的標高調節(jié)性能比較差,這里的標高調節(jié)性能指的是當構件的標高不是層高時,每個標高非層高的構件都需要逐一的進行修改至當前所需標高,遇到構件標高涉及較多的工程,這是一部分較大的工程量;(3)如果是翻?;蛘呤謩咏⒛P?,軟件中的各種門、窗洞口不能像廣聯(lián)達建模軟件一樣直接按洞口的命令畫上去,只能在分段、分片繪制墻體時將洞口預留出來。
以上觀點僅是某一時間階段本人在應用時遇到的問題,并無對品茗軟件有任何的個人看法。軟件總是在不斷地更新完善,軟件應用問題都不是大問題,相信在軟件廠商努力研發(fā)下,軟件會進一步完善直至滿足施工階段的需求,在這里不過多評價軟件自身的好壞。
模型建立完成后進行拼模設計,在工程設置欄中選擇參數(shù)設置信息,按本工程編制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調整所需信息,進行整體智能布置或對某一構件某一部位進行手動布置,軟件中僅可以選擇木模板一種類型的模板,模板規(guī)格尺寸同樣不能同時選擇兩種及以上類型共同使用,只能選擇一種類型的,但模板尺寸可自行輸入,不僅僅限制在固定尺寸規(guī)格類型的模板,為形成對比分析在軟件中同樣選擇1220×2440×15規(guī)格模板。
3.3? 對比分析
以上為軟件給出的功能,可以詳細的統(tǒng)計施工階段模板接觸面積、所需模板原材張數(shù)、所需模板面積、模板的切割方案等基礎數(shù)據(jù),通過數(shù)據(jù)得出模板工程量統(tǒng)計對比分析表格,如表1所示。
4? 總結
BIM-模板應用得出的數(shù)據(jù)為施工過程中模板工程量的計算提供參考依據(jù),加強對施工過程中模板工程量的控制,為進一步推進工程精細化管理,把控成本提供重要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蘭慧頻,毛叔東,查雄林.建筑模板工程BIM技術配模實施研究與應用[J].施工技術,2018(10):142~145.
[2] 李陽,張同波,于德湖.BIM技術在模板工程設計與施工中的研究[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7(3):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