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摘? ? 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革新是新時代建筑行業(yè)市場的必然趨勢,也是建筑施工的效率、質量提升的根本要求。為了讓業(yè)主和住戶享受更加安全可靠的住房環(huán)境,施工單位需要對現有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給予重視,建立健全施工技術提升保障機制,廣泛學習和吸納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在建筑工程的應用。本文主要對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土建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
1? 清水混凝土的發(fā)展
國外:翻閱各種文獻資料發(fā)現,記載了混凝土在初期的應用和混凝土的發(fā)明時期,源于1835年英國的肯特的斯旺桑貝住宅。從此,混凝土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慢慢展開。1950年,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將混凝土與石質構造結合,沒有過度的裝飾。1956年,埃羅沙利寧的肯尼迪機場將混凝土和拱形結構結合,堪稱完美。20世紀60年代以后,歐美、日本等國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混凝土建筑,甚至針對混凝土變色這一特性進行研究,彌補混凝土本身易變色和質量耐久有限的屬性。因此,混凝土的發(fā)展離不開社會經濟環(huán)境與人類需求的發(fā)展。
國內:改革開放以后,清水混凝土開始在我國逐漸應用開來,1986年,福特斯設計了香港匯豐銀行大廈,這所建筑在內部走廊的巨型柱采用了清水混凝土的澆筑。
我國清水混凝土發(fā)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原始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鏡面清水混凝土和彩色清水混凝土。
發(fā)展趨勢: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fā)展,人類需求的變化。在現代時尚與繁華間,有一種自然原始、樸實粗獷風格的建筑材料開始慢慢進入人們的居住空間,這種材料便是混凝土。國內外最開始使用混凝土是應用于建筑,國外路易.康設計的耶魯大學英國藝術館,國內的海南三亞機場、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等。
清水混凝土在現代技術支持的條件下,由原始裸露的粗獷的粗糙美,開始變得細膩均勻、綿密精致。由原來給人冰冷生硬的感覺到自然原始、樸實粗獷。實現了根基于人們內心深處對自然的向往與回歸,從而更加促使設計師們對建筑進行大膽的設計。清水混凝土材料的現代應用,在極簡主義與現代主義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需求。
2? 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2.1? 施工工藝
該施工工藝主要包含有以下步驟:模板設計→模板的制作→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混凝土配制→混凝土澆筑→模板拆除→混凝土養(yǎng)護→對拉螺栓孔眼修復與封堵→缺陷的修復。在整個施工工藝中,模板工程是施工的基礎及關鍵所在,如果模板設計及制作不合理,那么后期所有工作的開展都是徒勞的,因此,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要重點對模板工程進行嚴格的監(jiān)控和管理。
2.2? 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技術控制點
清水混凝土施工涉及到多向技術和工程,在實際施工中其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比較多,主要包含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1)清水混凝土質量標準,清水混凝土由于實施施工時間相對比較晚,《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169-2009),因此必須要嚴加注意,由于清水混凝土和傳統(tǒng)的混凝土工程相比較來說,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外觀上更加的光滑和整潔,因此對于混凝土施工來說,必須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標準控制,建立相應的控制準則,做到混凝土色澤均勻、光滑、平整。
(2)混凝土的配制。飾面清水混凝土要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易性好,坍落度應稍大一點,以便于澆筑及振搗,同時混凝土拌和料應始終均勻而不出現泌水離析,而清水混凝土需要一次成型。為保證混凝土的質量一致性,水泥最好用同一廠家、同一批次的,如果一次無法配制足夠的混凝土,再次配制混凝土前應試制以確?;炷恋男阅芎屯庥^一致。鋼筋密集的混凝土構件,考慮到粗骨料的粒徑,可能需要專門配制細石混凝土。
(3)模板工程。模板是整個清水混凝土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也是工程外觀好看與否的關鍵所在。在施工中為了更好的控制模板質量,在設計時要結合實際需要反復的推敲。模板一般選擇大模板,減少模板的拼縫。模板的對拉桿位置設計應能保證在模板拼裝完成后,所有間距統(tǒng)一。對拉桿選擇用三節(jié)式,在拆模后,對拉桿的部位容易處理。在模板安裝前,模板表面要刷隔離劑,隔離劑最好選用新的柴油與機油的混合液,防止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污染。模板安裝過程中,要在保證預算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優(yōu)質材料,同時模板的高度差也應當滿足相關的規(guī)定要求,此外模板在吸水性能以及均勻性上也需要進行合理的組合,施工結束之后確保沒有問題出現之后,才能進行拆模。
(4)鋼筋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鋼筋,在種類以及鋼筋制作等方面都需要符合建筑行業(yè)的設計規(guī)范,如果鋼筋在運輸時發(fā)現存在有生銹或者是其他方面情況時,就需要適當的進行除銹處理,以防止鋼筋銹蝕滲透混凝土表面,影響混凝土的外觀。此外,鋼筋在焊接的過程中也要按照規(guī)定使用機械焊接,以防止鋼筋燒傷及麻點等問題的出現。
(5)混凝土澆筑的準備工作。清理干凈模板面的雜物,檢查鋼筋墊塊是否到位,確認鋼筋保護層厚度。混凝土澆筑前用水濕潤模板使面板吸水膨脹,擠密板縫,防止漏漿。確定泌水的排水方向,不便于排水時,專人負責器皿排水,確保泌水的及時排出。
(6)混凝土工程。清水混凝土對于成色的要求非常高,在成型過程中要想滿足一次成型需要往往會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等物質,提供成型效果及混凝土的強度,當前我國清水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1.5±1.5)cm之間,而且其對于初凝時間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初凝在6~8h之間,混凝土在澆筑完成之后,因此混凝土的強度是成型的關鍵所在,在12個小時內工作人員必須要對混凝土進行保濕,而且還需要注意控制好保濕周期,一般需要在兩周以上,尤其是在夏季時由于晝夜溫差大,白天的溫度比較高,水分蒸發(fā)速度快,因此需要適當加水保濕,以防止裂縫的產生。
2.3? 清水混凝土的定期養(yǎng)護
上述工序完成之后,清水混凝土的后續(xù)凝結會對工程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在該階段必須要及時的對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在非承重部位結構構件需要在完工后的24h內拆除,最遲也不能超過48h。承重部位的模板需達到設計要求后拆除,當模板徹底拆除之后,相應區(qū)域也需要做好養(yǎng)護處理工作,與傳統(tǒng)混凝土施工技術不同,其對于混凝土外觀要求比較高,在對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時不能隨意使用粗麻袋等容易出現色差污染的材料覆蓋在混凝土表面上,養(yǎng)護時通常采用表面噴涂養(yǎng)護液或者用無色塑料膜等材料包覆。一般養(yǎng)護在施工完成后需要持續(xù)進行15d,養(yǎng)護主要目標就是為了采用專業(yè)化手段進行,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色差,影響美觀和性能。此外,在末期養(yǎng)護時還應當避免混凝土內部水分蒸發(fā),避免內部結構開裂或者是斷層,進而影響清水混凝土的耐用性,提高清水混凝土使用壽命。
3? 結束語
清水混凝土在土建施工過程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相關單位必須加強對清水混凝土質量控制工作的重視,結合土建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來開展各項調整工作,加強對原材料質量和配比工作的重視,加強對混運輸過程中的意外情況防控工作的重視,保障土建施工以合理方式開展,土建建筑施工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鈺銳.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技術的應用解析[J].門窗,2016(12):234.
[2] 龐帥.土建施工建設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J].低碳世界,2016(25):177~178.
[3] 王哲.土建施工建設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3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