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焊接技術在現(xiàn)代工業(yè)中應用廣泛,本文主要針對焊接異性面零件,設計焊接夾具,確定焊接夾具設計方案,以提高零件焊接精度、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及工人勞動強度等為目的,并投入使用此焊接夾具,通過批量生產驗證,說明該焊接夾具具有定位、精巧、高效等特性。
關鍵詞:焊接夾具;懸臂結構; 內模
引言: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中,夾具的應用非常廣泛,就同一零件各工序不同,所需要使用的夾具也不同,比如加工、裝配及檢驗工序中,都使用著具有各種功能的夾具,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工人的勞動強度也能有效的得以改善。焊接加工在機械制造和國防工業(yè)等領域中應用最廣泛、從業(yè)人員最多的技術工種。針對焊接加工我所的某型零件的上、下殼體,在加工中遇到的各種質量問題和加工困難,設計專用的焊接夾具至關重要。
一、零件介紹及技術要求
該零件為某型傳感器的進氣口關鍵部件,由于其形狀屬于異性面,采用焊接件,如圖,零件由上殼和下殼兩個部分組成,采用1毫米不銹鋼板沖壓而成,材料牌號為1Cr18Ni9Ti。加工過程是將上、下殼零件外形對齊,采用氬弧焊進行焊接,預留焊接縫,單一焊縫一次焊接完成,焊接過程中不得出現(xiàn)氣孔、裂紋及成型不良等狀態(tài)。
二、零件焊接分析
深色區(qū)域為上、下殼體接觸面,也為焊接線路,由直線和斜線組成,分為兩段焊縫。
1)需對齊焊縫,并固定零件;
2)一次焊接完成,保證焊縫質量;
3)零件壁厚1mm,采用預留焊接縫來增強焊接強度。
三、焊接夾具的設計目的
1)定位精度高、自動、速度快為確保上下殼焊接質量,安裝固定焊件1 和焊件2時必須要對準中心,且定位精度要求不超過± 0.2 mm; 此外,為減輕大批量上下殼焊接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需要采用自動、快速的機構來完成中心定位。
2)結構設計可靠、實用、精巧,夾具中各零部件受力均勻,連接合理; 盡可能采用通用件、標準件、可拆卸零部件,便于修理與維護;結構簡單,設計精巧、操作方便、耐用,不易損壞。
3) 便于安裝、操作焊件能輕松地在夾具中裝卸,夾緊力適中; 夾具采用最佳方位固定焊件,便于施焊; 因為將用手工氬弧焊來實施焊接,所以,夾具設計要為手工氬弧焊預留施焊空間,保證足夠的視線、人工操作余地,氬弧焊工具進退自如,保證不接觸到任何零部件及焊件,確保焊件的表面質量。
四、焊接夾具的設計過程
夾具結構:由螺桿、殼體、銷子、壓塊組成。 結構簡單,采用不銹鋼材料,可靠耐用。
夾具采用螺紋壓緊方式,能夠快速的壓緊零件;壓塊為V型塊,能夠穩(wěn)定壓緊圓弧狀零件,主體采用懸臂結構,焊接時保證足夠空間,便于焊工操作,并能達到焊縫焊接一次完成。
內模采用紫銅材料,由上、下內模組成,耐高溫,不與不銹鋼材料粘連,采用楔形結構,保證焊接完成后,能夠順利的退出內模,起到定位、預留0.5mm焊接縫等作用。
此焊接夾具的設計,解決上、下殼體焊接問題中的定位、壓緊固定、預留焊接縫等關鍵問題,保證了焊接過程的順利進行,提高了焊接質量,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等。
五、夾具實際使用效果
通過的300套零件的批量焊接加工,完全符合零件圖紙技術要求及工藝文件要求,單件焊接過程從裝夾、焊接共需要30分鐘,比原來加工方法效率提高了數(shù)倍,并且無一超差報廢。
結論:針對大批量生產的實際情況,為保證焊接質量及減輕人的勞動強度,設計了焊接夾具。該夾具可以大幅度縮短裝配、定位所需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成本,同時,由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作者簡介:
耿超(1985—)男,陜西渭南人,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