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晶紅 單吉蘋 宋妍研 王金輝 王飛飛 鄭力輝
【摘 要】目的:探討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轉(zhuǎn)鐵蛋白(TRF)、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尿微量蛋白的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早期腎病的預警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100名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同時尿蛋白為陰性的患者,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其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轉(zhuǎn)鐵蛋白(TRF)、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五項指標,同時選取健康體檢者40名作為對照組。結(jié)果: DM組的IgG(8.32±5.58)、α1-MG (18.64 ±12.84)、mALB(29.14± 22.62)、 TRF (2.70±1.68)及β2-MG(0.36 ±0.14)明顯高于正常對組;五種蛋白單項檢測IgG 、α1-MG 、mALB、 TRF及β2-MG的陽性率分別為20%、54%、39%、39%、34%,五項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高達90%。結(jié)論:尿微量蛋白系列測定可以達到早期診斷的目的,聯(lián)合檢測可以明顯提高DN的檢出率。
【關(guān)鍵詞】尿微量蛋白;2型糖尿??;糖尿病腎病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028-02
糖尿?。╠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腎?。╠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是糖尿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DN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發(fā)病率為20%—30%。[1]DN起病隱匿,早期常缺乏明顯的臨床癥狀,而一旦出現(xiàn)了臨床癥狀,則已進入大量蛋白尿期,病情發(fā)展難以控制,最終導致終末期腎功能衰竭,DN在早期存在可逆性,如能干預治療,去除不利因素,則腎臟病變有可能恢復,因此DN的早期發(fā)現(xiàn)及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最早和最為重要的臨床征象是微量蛋白尿。本文探討五種尿微量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DN的早期診斷價值。
1 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DM患者選擇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住院和門診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名,年齡在40—60歲之間,平均年齡(45.6±3.24),尿常規(guī)檢測尿蛋白陰性,并排除高血壓、腎臟疾病、尿路感染及心腦血管等疾病史。對照組選擇我院體檢中心確定的合格者40名,年齡在40-60歲之間,平均年齡(45.1±3.38),各項檢查指標均正常,無心、肝、腎、肺等重要的臟器疾病,肝腎功能正常,無糖尿病史。所有志愿者、患者及家屬對該實驗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實驗組和對照組在一般資料(身高、年齡、體重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所有受試者空腹12 h,于第2日留取晨尿10 mL,3000轉(zhuǎn)/分離心10min,取上清液2ml,使用西門子公司特種蛋白分析儀BN Ⅱ測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轉(zhuǎn)鐵蛋白(TRF)、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方法是免疫速率散射比濁法,采用西門子公司提供的試劑。
2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上述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數(shù)值以均數(shù)±標準差()和率表示,采用兩樣本均數(shù)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3 結(jié)果
3.1 2型糖尿病組尿IgG 、α1-MG 、mALB、 TRF及β2-MG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均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2 五項微量蛋白單項檢測及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 單項檢測IgG 、α1-MG 、mALB、 TRF及β2-MG的陽性率分別為20%、54%、39%、39%、34%,五項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高達90%。見表2。
4 討論
研究顯示,DN以早期腎小球高濾過,腎小球肥大,導致腎小球系膜區(qū)細胞外基質(zhì)(ECM)增生,腎小管間質(zhì)纖維化,最終導致腎小球硬化為主要病理特征[2]。尿微量蛋白檢測是早期診斷DN的敏感實驗室指標。
(1)尿微量白蛋白 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濾過膜存在電荷選擇性屏障,在靜電同性排斥作用下,絕大部分的mAlb不能通過濾過膜,尿mAlb分子量為69 kD,帶負電荷。DN早期,由于腎小球基底膜負電荷乙酰硫酸肝素、唾液酸等成分減少,使腎小球濾過膜的電荷選擇性降低,并干擾了蛋白多糖與細胞外基底膜間的親和力,改變了基底膜中其他成分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致使腎小球濾過膜上濾孔孔徑增大以及腎小球濾過膜富含帶負電荷的結(jié)構(gòu)改變,從而導致mAlb在尿中排出增多,尿mAlb是反映腎小球功能的主要指標。
(2)尿轉(zhuǎn)鐵蛋白 TRF在生理狀況下,由于腎小球濾過膜對蛋白質(zhì)濾過存在電荷屏障的作用,很難通過腎小球濾過膜,一旦腎小球疾病,電荷屏障受損,TRF其所帶負電荷較mAlb少,因而更易通過帶負電荷的腎小球濾過膜,故TRF能更敏感地反映電荷屏障受損情況,而TRF的增加與腎小管間質(zhì)的損害也有關(guān)。臨床研究中也證實 ,在腎小球損傷的早期 UTRF 較 MALB 相比更為敏感[3]。
(3)尿免疫球蛋白G IgG屬于大分子量蛋白,正常情況下不能通過腎小球濾膜,當其在尿中出現(xiàn),意味著腎小球濾膜嚴重損傷,當與白蛋白同時升高,往往提示腎病變已向慢性期過渡,增加的lgG與DN不同的臨床病變程度及腎臟的不同病理改變密切相關(guān)。
(4)尿α1微球蛋白 α1-MG在正常人尿中只能檢出少量,而當腎小管受損時,尿中α1-MG首先增加,并且尿α1-MG不受尿液酸堿度影響,與其他低分子蛋白相比是反映近曲腎小管受損的早期敏感指標[4] 。
(5)尿β2微球蛋白 β2-MG可自由通過腎小球,然后在近曲小管內(nèi)幾乎全部被重吸收。進入早期DN,影響到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時,尿β2-MG明顯升高。
本研究顯示,DN組的尿IgG 、α1-MG 、mALB、 TRF及β2-MG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說明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尿蛋白陰性的情況下,腎臟的腎小球和腎小管已經(jīng)開始受損。而五種微量蛋白單項檢測IgG 、α1-MG 、mALB、 TRF及β2-MG的陽性率分別為20%、54%、39%、39%、34%,五項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高達90%,說明聯(lián)合檢測提高檢出的陽性率。
綜上所述,DN尿微量蛋白系列測定可以達到早期診斷的目的,聯(lián)合檢測可以明顯提高DN的檢出率及初步判斷受損部位,從而為治療贏得寶貴時間,使DN在臨床腎臟病期出現(xiàn)前就得到有效治療,控制病情進展,減少DN終末腎臟病期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BAKRIS G L ,WILLIAMS M ,DWORKIN L ,et al .Pre- serving renal function in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 betes :a consensus approach [J].Am J Kidney Dis,2000,36(3):646-661.
[2]Okada S,Shikata K,Matsuda M,et al.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deficient mice are resistant against renal injury after induction of diabetes[J].Diabetes,2003,52(10):2586-2593.
[3]位松華.α1-微球蛋白檢測對于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19(6):1001-1003.
[4]吳曉玉,陳云霞,何新華.急性腎損傷的新型生物標記物[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4,23(5):587-591.
黑龍江省衛(wèi)生廳科研課題(201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