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向峰 朱儷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也有了很大的創(chuàng)新。斷路器是指能夠關合、承載和開斷正?;芈窏l件下的電流并能關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承載和開斷異常回路條件下的電流的開關裝置。斷路器按其使用范圍分為高壓斷路器與低壓斷路器,高低壓界線劃分比較模糊,一般3kV斷路器主要品種有:塑殼斷路器、塑料外殼式斷路器、漏電斷路器、小型斷路器、高分段小型斷路器、高分段小型漏電斷路器、小型漏電斷路器、照明配電箱、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智能型萬能式斷路器。
關鍵詞:斷路器;彈簧機構;儲能故障分析
引言
斷路器對電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和安全運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實現(xiàn)對故障線路進行帶負荷切除,把故障點電弧消除隔離開來,文章闡述斷路器的故障類型及產(chǎn)生原因,重點介紹了斷路器拒動和誤動等本體上的故障。最后對其彈簧儲能機構存在的回路故障進行總結,同時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與方案。
1某市供電局斷路器弊端簡述
現(xiàn)階段,某市局所轄站內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斷路器多采用彈簧操作機構。該機構通過儲能彈簧的伸縮存儲并提供斷路器分合閘操作所需能量,而不是直接來源于電磁力,相對于傳統(tǒng)的電磁操作機構,分合閘電流小,對電源容量的要求低,動作速度快,但也存在結構相對復雜,故障幾率相對較高的缺點。在運行過程中,線圈燒毀的事故時有發(fā)生,輕則將導致不必要的停電檢修,影響正常用電。重則導致當系統(tǒng)發(fā)生短路故障時,保護跳閘不能正常動作,造成越級跳閘,擴大停電范圍,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
2分合閘線圈工作原理
分合閘線圈主要是電磁當儲能以動作于控制回路上,控制回路通上220V直流電時,線圈兩邊有電流通過,由于電磁感應原理,套在鐵芯上的空心線圈產(chǎn)生很強的磁場,吸引吸盤快速向上撞擊,使得彈簧儲存的能量釋放,斷路器完成分合閘動作。完成分合閘動作后,線圈兩端失電,又恢復至原來的位置。
3常見故障原因分析
在分合閘過程中,線圈的作用在于打開儲能彈簧的閉鎖,其額定工作電流很小。斷路器完成分合閘是一個瞬間的動作,即在斷路器動作過程中,線圈兩端帶電時間很短,因此線圈是按照短時通過小電流的標準設計的。在運行過程中,如果發(fā)生故障,使得斷路器不能正常動作,控制回路長時間導通,造成線圈燒毀。通過對控制回路進行分析并統(tǒng)計以往線圈燒毀的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故障原因通常有以下幾種:(1)斷路器機構卡澀,動作不到位,傳動異常等。在這種情況下,當線圈通過額定工作電流時,彈簧能量不能正常釋放,造成線圈長時帶電而燒毀。(2)控制回路電源電壓偏低。分合閘線圈的正常工作電壓范圍為:85%~110%額定工作電壓時,合閘電磁鐵可靠動作;65%~120%額定工作電壓時,分閘電磁鐵可靠動作。當由于故障控制回路電源電壓偏低時,由于通過線圈的電流偏低,產(chǎn)生的磁場強度偏低,吸盤撞擊速度不足以使儲能彈簧脫口,完成分合閘動作,也會造成線圈燒毀。(3)彈簧未儲能。儲能電源和電機電源故障或儲能電源開關未合都會造成彈簧未儲能,若控制回路中無彈簧未儲能閉鎖,當發(fā)出合閘命令時,由于彈簧未儲能,不能完成合閘操作,線圈燒毀,這也是實際運行中線圈燒毀的一個重要原因。(4)線圈老化受潮絕緣受損等造成其阻值降低,流過電流增大造成線圈燒毀。
4改進措施
針對斷路器機構卡澀、傳動異常,應采取“預防為主”的方針,結合檢修預試工作,對斷路器機構進行全面仔細的檢查、清理、維護,并做好機構傳動部分的潤滑工作,保證機構動作可靠到位。針對控制回路電源電壓偏低,應在斷路器檢修期間做好動作電壓的測試等工作,保證電壓在規(guī)定范圍內時分合閘電磁鐵能正常工作,防止因控制電源電壓波動造成的斷路器不能可靠分合。為防止回路電流過大引起的線圈燒毀,應該結合檢修工作測試分合閘線圈的直流電阻,如有過大偏差時應予以更換。針對因在彈簧未儲能時回路不能可靠閉鎖,線圈長時間帶電引起的線圈燒毀,對機構控制回路做出以下的改進。
4.1初步解決方案
將儲能回路中行程開關的常閉接點CK1與中間繼電器的線圈ZJ相串聯(lián),并在合閘回路中串入中間繼電器的常閉接點。彈簧未儲能時,行程開關常閉接點CK1閉合,中間繼電器線圈ZJ得電,其常閉接點斷開,合閘回路將不能接通,線圈不會因長時帶電而燒毀,實現(xiàn)了未儲能閉鎖。對方案進行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其存在以下的缺陷:若行程開關故障,常閉接點CK1閉合不好,中間繼電器ZJ線圈失電,其常閉接點閉合。此時若進行合閘,由于彈簧未儲能,合閘動作無法完成,線圈仍會燒毀。若儲能電源HM斷開,中間繼電器線圈失電,常閉接點閉合,也無法實現(xiàn)未儲能閉鎖。若ZJ線圈本身故障,常閉接點一直閉合,也無法實現(xiàn)未儲能閉鎖。
4.2改進后的方案
當彈簧未儲能時,行程開關常開接點CK2斷開,中間繼電器線圈ZJ失電,常開接點斷開,合閘回路不能聯(lián)通,實現(xiàn)了未儲能閉鎖。當彈簧儲能后,CK2閉合,線圈ZJ兩端得電,常開接點閉合,合閘操作可正常完成。(1)若儲能電源故障,無論行程開關CK2處于通斷狀態(tài),中間繼電器線圈ZJ兩端將失電,常開接點斷開,合閘回路不聯(lián)通。(2)若行程開關CK2接點或者中間繼電器線圈ZJ故障斷開,常開接點處于斷開狀態(tài),合閘回路不聯(lián)通。通過以上對線圈燒毀原因的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和解決方法,將有效減少運行過程中線圈燒毀的概率,保證安全運行。
4.3儲能故障檢查
儲能系統(tǒng)故障可以分為機械部分故障和儲能回路故障。手動儲能正常,說明儲能故障可能是電路故障引起的。該機構儲能采用直流電機,功率為900W,電機電源AC220V,通過整流模塊整流后變?yōu)镈C220V。用萬用表測量直流電機整流模塊的輸入電壓,為AC220V,電壓正常。拆除直流電機側的電源接線,用萬用表測量電機輸入端的電阻,顯示為無窮大,說明電機勵磁回路或電樞回路存在故障。該直流電機的勵磁方式為串激式,電樞電源和勵磁電源通過電機兩側的電刷相互連通構成回路。電刷安裝于固定端蓋內,電刷與電機轉子之間的接觸壓力來自電機上與電刷配套的彈簧壓力。
4.4儲能故障分析
故障原因是電機電刷與轉子接觸不良導致電機回路斷電。造成電機電刷與轉子接觸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彈簧疲勞變形壓力不足。用于保持電刷與電機轉子接觸壓力的彈簧由于疲勞變形、壓力不足,在斷路器進行分、合閘操作、電機起動及運轉過程中,振動會使彈簧壓力不能正常作用于電刷上,使電機電樞回路與勵磁回路的連接斷開,電機電源回路不通而失電。(2)電刷與轉子接觸面臟污。斷路器機構箱密封不良,內部受潮比較嚴重,積污較多。該電機轉子為敞開式,直接暴露于空氣中,轉子表面氧化嚴重,電刷與電機轉子接觸面臟污,造成接觸不良。(3)電刷磨損嚴重。經(jīng)現(xiàn)場測量,電刷長度為8.5mm,而技術文件要求電刷長度為不小于10mm。由于電刷嚴重磨損后長度尺寸。
結語
認真落實設備定期輪換制,讓操動機構各部件得到適度運動,避免常年運行于一種狀態(tài)而出現(xiàn)局部部件異常,最終導致設備故障。
參考文獻
[1]方可行.斷路器故障與監(jiān)測[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2]趙立明,趙亮.我國高壓SF6斷路器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科技信息.
[3]胡曉光,孫來軍.斷路器在線絕緣監(jiān)測方法研究[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6,26(4):1-3.
[4]張麗娜.SF6電器設備氣體濕度與絕緣[J].高壓電器,2004,40(3):46-47.
[5]肖輝,吳學斌,曾祥軍.LW15-252型SF6斷路器常見故障及處理[J].高電壓技術,2004,30(12):60-66.
[6]王長海,譚英,于顯穎.SF6斷路器應用中的維護要點[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1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