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未進行最深入的調研探究,說來也是對學術的不嚴謹和不尊重,但對于個人來說能力實在有限,難以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但又想一探究竟,背后只不過是好奇心的支持,所以并無多少學識的我希望學術界能夠涼解。
而我發(fā)表此論文正是希望能引來各位學者的探討和學術界的研究,更希望能得到學者們的批評!因為不管其理論是對是錯,只要勇敢的去探索,那就是一種進步,對與錯自然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不斷的進步才是我們人類所追求和渴望的!所以此論文可能會有些不一樣。此文的內容并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 引來學者們的深入研究才是此文的最終目的。
看了一些關于有效市場假說和行為金融學的論文及書籍,我覺得它們都有各自的道理,自此,腦海閃現(xiàn)出了一個我個人暫時還難以深究的想法。
經(jīng)過思考我提出了有效市場偏差,簡單的解釋就是,市場是有效的,但存在偏差。下面我將詳細解釋。
當經(jīng)濟繁榮,市場價值向上,市場價格也追隨向上。經(jīng)濟衰退,市場價值走低,市場價格也隨之走低。這樣的市場可以說是非常的有效了。
但我要說的是,價格線并非緊隨價值線,價格線時高時低,不斷波動。市場長期來看,非常的有效,但短期來說是不斷波動的。而短期的波動是由市場心理造成的。而造成這樣不理性的心理是由于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最大的不確定性便是對價值的估計,特別是對未來價值估計的不確定性!所以價值線是不確定的,這也就對價格線產生了影響,導致價格線頻繁波動。
有效市場偏差有時候讓人驚訝和恐懼,它可以很離譜的偏離價值線,而偏離也造成了許多悲劇,也成就了許多財富。
再重復說明,價格線總是不停波動,向上偏離為高估,向下偏離為低估,總是在不停的偏離,至于偏離價值線多少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價值線是由現(xiàn)在價值和未來價值所組成,而未來價值我們是無法準確估計的,所以根本無法確定價值線的位置,不知道位置自然也就無法得知價格偏離價值多少。
有效市場讓價值投資得以回歸,而行為金融學則為價值投資提供了機會。人們的心理行為造成了市場的高估與低估,提供了危險也提供了機會。不管高估與低估,價值總會被人們所發(fā)現(xiàn)。高估時總會降回,低估時也會升回,但長期來看,繁榮創(chuàng)造高價值,衰退創(chuàng)造低價值,價格又追隨價值上下波動,雖上下波動,但整體方向不變,繁榮時高,衰退時低。
下面我簡單舉一個股票市場獲利的例子,假設此公司是成長的。注意,下面的例子都只是假設,是為了說明有效市場偏差。假設某公司股價為10元一股,每股年收益為1元,此時買入相當于每投入10元,每年會獲得10%的收益,也就是1元。買入10年后公司每股收益增長到2元,增長了1倍(假設公司是成長的)。由于市場是有效的,于是股價追隨收益也增長了1倍。10年前你買入公司股票時,收益為每年10%,經(jīng)過10年的增長,由于之前你是以10元買,現(xiàn)在每股收益為2元,也就是10元的20%,所以經(jīng)過10年的持有,你的年收益10%已經(jīng)變成20%。這就是長期投資有效市場的好處,當然了,前提是你得找到一個好公司。(現(xiàn)在好多投資大師都推薦買入指數(shù)基金,這也算是同意長期來看市場是有效的吧。)
市場也不應該是隨機的,如果是隨機的話,一切方法和理論都是無效的,那我們的任何投資行為都是像猴子在轉輪盤一樣。
再假設一個有有效市場偏差的。假設每年10%的收益為正常(假設理性的價值收益)。某公司每股10元,每股年收益為1元,此為有效市場價(假設),由于市場心理因素,導致市場出現(xiàn)向下偏差,公司正常運營獲利每股收益未變的情況下,價格下跌了5元,在此時買入將是每5元獲得1元的收益(每年),也就是20%。而且由于市場是有效的(下跌到5元的情況是由于出現(xiàn)了偏差),所以價格會回歸,回到了10元,由于你5元時入,漲到10元你自然也就賺了1倍。如果你融入第一個例子,不單單是長期持有,而是以低價長期持有成長股,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年收益將會很高。這些都是為了舉例而假設,市場可沒那么簡單!而且這是假設向下偏差,如果向上偏差太多,你就有可能虧錢,向上偏差越多虧的越多。
從這兩個假設例子來看,有效市場更為安全。有效市場少了市場心理方面造成的風險(有效市場算得上是忽略了市場心理)。加上有效市場偏差就是增加了有關市場心理方面的風險(認同市場心理行為)。這些例子很狹義,從某方面講雖然漏洞很多,但都只是為了說明有效市場偏差,并不否定或確定其它理論,我并不反對有效市場,只是在此基礎深入,融入行為金融學,使其變得合理。簡單的總結就是,市場長期來說是有效的,但我并不認為市場是立馬有效的,由于無人能預測價值所在,所以無法確定其價格,對信息的立馬反應會出現(xiàn)偏差,可能高估可能低估,因為無法預測未來。在市場的一系列過程中,投資者心理行為創(chuàng)造出波動,投資者在嘗試估值,但未來價值是無法精確計算的,所以心理起著推導作用,導致市場忽高忽低。所以我認為市場長期是有效的,但存在偏差,特別是短期內偏差更大,并且會一直偏差下去,除非有人能預測未來。
作者簡介:
曾維森,出生年月:1997年7月3日,性別:男,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海南省澄邁縣,當前職務:個體工商,學歷:初中,研究方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