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一菲
摘 要:我國地方政府財政運行進入收支矛盾加大、赤字持續(xù)增長的“新常態(tài)”。因此通過文獻梳理,深刻認識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的演進邏輯,對于理解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诖耍?000-2018年CNKI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主題為地方政府債務的495篇期刊論文為樣本,借助可視化網絡分析工具,對國內地方政府債務的研究現(xiàn)狀、演進脈絡與熱點等進行深入探討,并對未來研究進展進行探討。
關鍵詞:地方政府債務;研究現(xiàn)狀;進程與熱點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2.066
1 引言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中央提出了“規(guī)范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機制,制止違規(guī)舉債,切實防范化解財政金融風險”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改革目標。2014年8月國家出臺了新《預算法》和《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首次明確中央對地方債務實施不救助原則。我國地方政府的債務管理問題進入到一個新時期,因此從理論角度深刻認識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形成的邏輯,分析新形勢下地方政府債務的特點,對于實現(xiàn)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改革目標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以2000-2018年CNKI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主題為地方政府債務的495篇期刊論文為樣本,借助可視化知識網絡分析工具CitespaceV,對國內地方政府債務的研究現(xiàn)狀、演進與熱點等進行深入分析,為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研究提供參考。
2 國內地方政府債務研究現(xiàn)狀概述
2.1 載文數(shù)量與趨勢
通過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研究在2000-2018年的載文數(shù)量及整體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可得出:在2000-2007年間,整體的發(fā)文數(shù)量較少,并且每年的數(shù)量差距也不大,處于峰值的2006年也僅有17篇文獻。然而,2008年以后,發(fā)文數(shù)量開始呈現(xiàn)倒“U”型趨勢,2011年出現(xiàn)了跳躍式增長,在2015年達到最高76篇,后三年雖然有所下降但是也還是保持較高的發(fā)文數(shù)量。發(fā)文數(shù)量的變化反映了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變化趨勢,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地方政府的支出責任增加,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受到各界關注。
2.2 高被引文獻分析
高被引文獻是某研究領域中研究熱點的標志。2000-2018年間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研究中高被引文獻主要集中在2011-2013年。從高被引文獻研究內容來看,地方政府債務的影響因素、規(guī)模度量及控制是當前的主要研究熱點。從期刊來源來看,這些高被引文獻均來自國內高水平期刊,如財經研究、財貿研究、管理世界、中國行政管理及中國軟科學等。
3 國內地方政府債務研究進程與熱點
3.1 地方政府債務研究演進的三個階段
將495篇文獻導入CitespaceV中,時間切割設置為1年,節(jié)點類型設為關鍵詞,繪制每一時期的高頻關鍵詞,最終形成國內地方政府債務研究演進的三階段知識圖譜。圖譜中節(jié)點圓環(huán)的大小表示該關鍵詞出現(xiàn)的頻次高低,由此可對其演進階段進行分析。
第一階段:研究的起步階段(2000-2007年):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逐漸顯現(xiàn)出來。這一階段代表性的文獻有:呼顯崗(2004)通過分析地方政府債務的特點、風險成因,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對策;裴育等(2007)構建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流程圖,測量各債務的風險度。
第二階段:研究的爆發(fā)階段(2008-2015年):這一階段學界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研究角度更加多元化,一方面開始多視角分析地方政府債務的影響因素,如潘俊等(2016)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財政分權與政府融資規(guī)模之間存在正向影響效應,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地區(qū)財政權力越大,地方政府的債務融資規(guī)模就越大;另一方面,具體研究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以及在規(guī)模測量的基礎上如何實現(xiàn)風險控制,如刁偉濤(2016)通過構建債務可持續(xù)性模型對地方政府債務負債總量和期限結構進行估算,認為地方政府債務的償債壓力存在著極大的短期流動性風險。
第三階段:研究的穩(wěn)定階段(2016-2018年):研究熱度雖有所回落,但該領域的研究視角和內容進一步深化,特別在新《預算法》頒布后,在允許地方政府直接發(fā)行債券且公布地方債務置換計劃后,債券違約風險和債務置換成了一個研究熱點。如王永欽等(2016)利用外生的沖擊通過雙重差分的方法來進一步識別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的違約風險;崔兵(2016)指出債務置換模式的選擇是在現(xiàn)有制度環(huán)境下硬化地方政府預算約束的過渡性制度安排,因而是“暫時”有效率的。
3.2 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研究熱點分析
結合地方政府債務研究的高被引文獻、關鍵詞共詞網絡圖譜等內容,梳理出國內地方政府債務的研究熱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地方政府債務的影響因素分析。
這一熱點主題所包含的高頻關鍵詞有:地方政府債務、財政分權、土地財政、預算軟約束等。相關研究從以下幾個角度展開:①將財政分權與其他變量如預算軟約束、省級官員特征等相結合進行分析,如張曾蓮等(2017)研究發(fā)現(xiàn)財政分權程度越高以及省級官員的年齡過大或過小,都會使得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越小。②研究融資平臺與地方政府債務的相關性問題,如龐保慶等(2015)的研究指出財政缺口每增加1%,融資平臺數(shù)量增加的可能性將提高14%,債務規(guī)模將增加0.2%;③從土地財政的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如張曾蓮等(2018)通過對2008-2011年和2013-2015年的28個省級面板數(shù)據(jù)進行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土地財政與預算軟約束均與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顯著正相關。
(2)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評估研究。
這一熱點主題包含的高頻關鍵詞有: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債務規(guī)模、債務管理、風險控制等。學界進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的研究主要有兩個維度:一是使用多元統(tǒng)計分析來識別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以實現(xiàn)預警監(jiān)測(繆小林等,2012),這種研究路徑側重于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進行排序評估;二是利用改進后的KMV 模型對違約概率進行測算,張海星等( 2016) 通過分析估算地方政府的可擔保財政收入所能承受的債務規(guī)模,利用KMV 模型對債務違約風險進行測度;洪源(2018)則在償債能力的增長率和波動率差別的基礎上,建立了KMV 修正模型,更為科學地對債務違約風險進行了評估。
(3)地方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研究。
這一熱點主題所包含的高頻關鍵詞有融資平臺、經濟增長、城投債等。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與地方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問題是一個熱點問題,但在實證分析中卻面臨互為因果關系所導致的內生性難題。因為當?shù)胤浇洕艿讲焕麤_擊時,地方政府往往會擴大債務融資以維持經濟高速增長;而當經濟快速增長時,又會累積巨額的債務。當前學界主要關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城投債等規(guī)模對地方經濟的影響。如黃?。?018)采用省級城投債數(shù)據(jù)作為衡量地方政府債務的指標,發(fā)現(xiàn)地方債務融資推動的政府投資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增長,但效果不可持續(xù),隨著債務規(guī)模的不斷加大,其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逐漸減弱,并最終對經濟增長起到抑制作用。
4 結語
通過文獻梳理可知,當前學界將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放置于財政分權制度框架下,對地方政府債務的影響因素、債務違約風險評估,及地方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相關性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但“十二五”以來,我國地方政府財政運行進入到了收支矛盾加大、赤字持續(xù)增長的“新常態(tài)”。關于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進一步研究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1)分析我國地方政府債務“新常態(tài)”下,債務風險的關鍵影響因素及形成機理;(2)推進對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范化管理問題研究。如:制定統(tǒng)一的地方政府債務的口徑;運用合理的方法對債務違約風險進行評估;確定合理的債務規(guī)模等;(3)從區(qū)域異質性角度,研究地方政府債務水平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問題,為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地方債問題提供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呼顯崗.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特點、成因和對策[J].財政研究,2004,(08):4245.
[2]裴育,歐陽華生.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理論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7,(03):110114+119.
[3]潘俊,楊興龍,王亞星.財政分權、財政透明度與地方政府債務融資[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38(12):5263.
[4]刁偉濤.“十三五”時期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負債總量與期限結構[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6,(03):1221.
[5]王永欽,陳映輝,杜巨瀾.軟預算約束與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來自金融市場的證據(jù)[J].經濟研究,2016,51(11):96109.
[6]崔兵,邱少春.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模式選擇與制度績效[J].理論月刊,2016,(07):130133.
[7]張曾蓮,白宇婷.財政分權,省級官員特征與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基于2010-2014年省級政府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J].科學決策,2017,(05):1939.
[8]龐保慶,陳碩.央地財政格局下的地方政府債務成因、規(guī)模及風險[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5,(05):4557.
[9]張曾蓮,嚴秋斯.土地財政、預算軟約束與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J].中國土地科學,2018,(05):4553.
[10]張海星,靳偉鳳.地方政府債券信用風險測度與安全發(fā)債規(guī)模研究——基于KMV 模型的十省市樣本分析.宏觀經濟研究,2016,(5).
[11]洪源,胡爭榮.償債能力與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基于KMV修正模型的實證研究[J].財貿經濟,2018,39(05):2137.
[12]黃健,毛銳.地方債務、政府投資與經濟增長動態(tài)分析[J].經濟學家,2018(01):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