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見習記者 / 尚宇杰
強化理論武裝,就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歸根結底,就是實現(xiàn)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主題教育總要求,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既有高度的理論要求,又有迫切的實踐需要,意義重大。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就此采訪了貴州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金鳳。
金鳳: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發(fā)展具體實踐相結合而形成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實實在在地對應著中國革命和建設發(fā)展年代的每一個時期,都實實在在地體現(xiàn)著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理論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指導中國實踐的重要意義,都實實在在地體現(xiàn)著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和建設發(fā)展偉大進程中的大智慧。這一理論體系和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對堅定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主題教育,有助于進一步解決人的思想問題。通過學理論,學深學透,學到心里去,一方面解決我們黨自身建設、實現(xiàn)自我革命的問題,另一方面解決我們黨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lián)系,帶領全國人民實現(xiàn)黨的十九大各項目標任務的問題。
金鳳: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及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各項理論。首先是學原著原文,其次是學歷史,不斷加強學習才不會忘根忘本,才能逐漸認識、理解、感悟并信仰。
要堅持系統(tǒng)性、全面性、持續(xù)性、深入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觀點,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認真研讀原著原文,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學深悟透,全面系統(tǒng)地把握理論體系和理論精髓。要與實踐和自身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學,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強化理論武裝,就是要推動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歸根結底,就是實現(xiàn)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主題教育目標要求,永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金鳳: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教育活動,對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金鳳:當下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根子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四種危險”上,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四種危險,當然還可以具化。其中精神懈怠是最為危險的,從一定意義上講,它是我們黨面臨的各種危險之源。精神懈怠導致不想學、不愿學,不主動提高能力,為民服務不實在、不上心、不盡力,脫離群眾;精神懈怠導致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神不振,擔當勁頭不夠,還會導致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者甚至貪圖享樂,貪污腐敗。
產生精神懈怠的原因從思想根子上講,就是理論學習不扎實。解決思想根子問題,關鍵還是要強化理論學習和黨性教育。通過學習教育武裝頭腦,通過學習教育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牢記我們?yōu)槭裁匆霭l(fā)。
金鳳:教育要以人為本,要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關鍵在教師。只有真正重視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強化教師在立德樹人中的關鍵性作用,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緊緊圍繞高等教育的五個職責使命,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推進我國教育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九個堅持”為理論指導開展相應工作。堅持高校強化理論武裝的科學性、理論性、政治性、創(chuàng)新性、開放性和國際化。堅持黨的領導,夯實高校黨建,尤其是高校黨的組織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切實做好高校統(tǒng)戰(zhàn)工作,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
尊重教育規(guī)律的同時,采取多種形式(課內課外、線上線下),加強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切實提高廣大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yǎng)各項工作中,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始終在實踐中堅持和不斷豐富發(fā)展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始終把建設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教師隊伍作為高?;A性工作,長抓不懈,大力弘揚優(yōu)良校風學風。
金鳳: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是祖國的未來。大學時期正是年輕人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教育活動,對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系列教育活動,引導大學生學習了解歷史,學習了解當代國際國內形勢,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進國際化視野,明辨是非善惡,對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面。
金鳳:學校將系列教育作為師生教育的重要形式,常抓不懈。一是依托課堂教學主陣地開展教育,如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教育。二是加強實踐教學,在實踐中強化教育。如組織學生開展黨團活動、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通過組織學生參與“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夏令營等,在實踐中開展教育。三是強化網絡媒體、平臺的主渠道作用,通過新媒體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四是抓好用實各類平臺和學生社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學、自己思、自己講,如學生社團“研習社”開展研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承擔學校黨員教育基地的講解員工作等。
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的長期開展,涌現(xiàn)出大批優(yōu)秀學子。這些教育活動對學生來說是一次次的精神洗禮和思想升華,對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投身建設、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