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光,劉玉波,張雙義,宋美成,孫忠萍,張海軍,張桓
(1.吉林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吉林132013;2.集安市大路鎮(zhèn)林業(yè)工作站,吉林集安134200)
早春類短命植物豬牙花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豬牙花屬,該屬全世界大約有 25 個種,我國有 2 種,分布在東北和新疆,吉林省主要分布在南部,為日本豬牙花(ErythroniumjaponicumDecne.),其全株長25~30 cm,近1/3的莖在地下生長。鱗莖長5~6 cm,在底部一側生有幾個扁球形小鱗莖。于植株中部以下對生 2枚橢圓形葉片,上有不規(guī)則淺色斑紋,花瓣多為粉紅色、極少有白色、6枚,因花被反卷,很像山豬的獠牙,故命名為豬牙花[1]。豬牙花的鱗莖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淀粉含量高,在日本主要用于制作上等壽司,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藥用價值;同時,在長白山區(qū)一代人們還有食其嫩葉的風俗。作為早春的蜜源植物,豬牙花乙醇提取物有很強的抑菌效果和較強的抗氧化作用。豬牙花于長白山區(qū) 4月上旬冰雪初融時開花,這一不與常規(guī)花卉爭時的開花特點,可用于營造我國北方城市環(huán)境早春季節(jié)綠化,填補漫長冬季過后到萬物復蘇之前野外沒有觀賞花卉的空白。基于豬牙花在生態(tài)、觀賞、食用和藥用等方面具有較強的開發(fā)價值和市場潛力,為其馴化繁育和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依據[2]。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境內未發(fā)現(xiàn)野生豬牙花分布,2018年10月~2019年5月,我們從臨江市采集豬牙花種球進行栽植試驗,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試驗地為吉林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實驗苗圃,位于吉林市西部,地理坐標為43°42′ N、126°42′ E,海拔190 m,土壤為河流沖積土,土層厚度25~30 cm。該地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溫度3.9 ℃,年極端最低溫度-40 ℃,≥10 ℃有效積溫為2400~2800 ℃。栽植豬牙花種球的苗床設在排水良好的地段,寬1 m,高30 cm。
2.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采自吉林省臨江市六道溝鎮(zhèn)海拔700~800 m的闊葉林下的豬牙花多年生種球。
2.2 試驗方法
2018年10月8日,挖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豬牙花種球約400個,采后及時栽植于試驗地,株行距20 cm×15 cm,分別設5、10、15、20 cm 4個覆土深度,按每種處理15個為一組,5個重復進行栽植,并用玉米稈覆蓋防寒。2019年4月29日,調查不同覆土深度情況下豬牙花種球成活率,進行分析,確定出豬牙花種球適宜的栽植深度。
表1 不同覆土深度下豬牙花種球成活率調查
由表1可見,覆土深度為15 cm時,成活率最高,為88%。對上述試驗結果進行方差齊性檢驗,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覆土深度下豬牙花種球成活率方差齊性檢驗
從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覆土深度下豬牙花種球成活率顯著性0.178>0.05,說明符合正態(tài)分布,故對其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覆土深度下豬牙花種球成活率方差分析
從表3中可以看出,F(xiàn)測驗結果,F(xiàn)>F0.05;方差分析表明:4種不同覆土深度下豬牙花種球成活率差異極顯著。
4.1 不同覆土深度下豬牙花種球成活率有明顯影響。其中以覆土深度15 cm效果最好,成活率達88%,且根系發(fā)達,生長健壯。
4.2 在一定范圍內,隨豬牙花種球覆土深度增加其成活率也提高,但覆土深度過深,對種球成活卻起到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