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問博
結尾是讀者關注最多的地方之一。結尾寫不好,會讓作文結構松散、黯然失色;結尾寫得好,會讓作文結構嚴謹,渾然天成,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結尾在一篇作文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如何寫出一個恰到好處的結尾?大家不妨參考以下幾種方式——
1.自然收束式。即寫完作文后,不需要刻意雕琢,自然而然地進行收束,無需用修辭來渲染,也無需用哲理深化。如鄭振鐸《貓》的結尾:“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庇浭陆Y束,文章的內容自然也就結束了。作者用一個很簡單的句子,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
2.卒章顯志式。即在作結時,以全文內容為依托,運用簡潔的語言,把作文的中心思想表達出來,告訴讀者寫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這種篇末點題式的結尾,可增強作文的深刻性和感染力。如毛澤東《紀念白求恩》的結尾:“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作者從人格、品質、修養(yǎng)、志趣、人生意義五個方面強調了向白求恩學習的意義。排比短語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語勢,使贊頌之情顯得熱情洋溢,給人以巨大的鼓舞。
3.抒發(fā)情感式。當作者的情緒醞釀到一定程度后,會在結尾的時候,直接抒發(fā)出來,讓讀者深受感染,引起強烈的共鳴,這種方式就叫抒發(fā)情感式結尾。如冰心《荷葉·母親》的結尾:“母親??!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自己比作紅蓮,把母親比作荷葉,把自己內心的無助比作“心中的雨點”,生動形象地表達出其對母愛的贊頌。這種結尾方式能讓我們更明晰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4.首尾呼應式。這樣的結尾方式具有一種回環(huán)之美,符合讀者的審美旨歸。如宗璞《紫藤蘿瀑布》一文的開頭:“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結尾:“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遍_頭和結尾都提到了腳步,讀來頗有起止之感。開頭,“我”停住腳步,寫出紫藤蘿瀑布的美震撼了“我”;結尾,“我”加快了腳步,寫出了“我”從紫藤蘿那里獲得的生命的啟迪。一停住、一加快,突出了紫藤蘿瀑布對“我”的影響,結構嚴謹整飭。
5.照應文題式。如老舍《濟南的冬天》的結尾:“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秉c題“濟南的冬天”,且和題目又有些微不同。結尾側重說明“冬天的濟南”,既深化題意,又用“冬天”修飾濟南,而濟南與眾不同的魅力,與前文“濟南真算寶地”遙相呼應,結構顯得十分嚴謹。
6.情景合一式。以景物描寫收束全文,讓情和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含蓄雋永,余味無窮。如史鐵生《秋天的懷念》結尾:“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戳司栈ā|S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這段話表面上寫了北海菊花的美,實際上是用象征手法賦予了菊花深刻的含意,象征著作者對生命的渴望與眷戀,情景交融,曲終但余音繞梁。
每一種結尾給讀者帶來的審美體驗都是不同的,但究竟用哪種方式,應視作文的內容和整體思路而定。
文題設計
糖是甜的,水,加入了糖,也就變得甜了;醋是酸的,加入了醋,水也就變得酸了;藥是苦的,加入了藥,水也就變得苦了……生活如水,正是融入了酸甜苦辣,才更有味道。
請以“? ? 的味道”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1)補充完整題目;(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從題目來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有所發(fā)現,有所思考,進一步對生活有所理解。具體寫作時,可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寫出對生活的感悟:可以寫成長的啟示,也可以抒發(fā)青春的感慨??傊瑧貙捤悸?,結合自身經歷及感受,說真話,抒真情;結尾點明中心,呼應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