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青121212
(1.蘭州蘭石集團 蘭石能源裝備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314;2.甘肅省金屬塑性成型裝備智能控制重點實驗室, 甘肅 蘭州 730314)
伴隨大規(guī)模的頁巖氣勘探開發(fā),壓裂作業(yè)需要大排量壓裂液攜帶砂粒泵注到井下。連續(xù)混配設備直接在施工現場配制壓裂液,形成高黏度的水粉混合壓裂液,能在3 min以內完成壓裂液混配,并且可以根據需要現場調整配方,殘液少,有效節(jié)省運輸成本,提高壓裂液質量,滿足了大型壓裂井場工廠化連續(xù)施工的要求,為頁巖氣大規(guī)模開發(fā)壓裂施工提供強大技術支持[1-2]。
液壓系統(tǒng)作為連續(xù)混配撬在壓裂作業(yè)中的液壓動力源,其設計的優(yōu)劣是關系到液壓系統(tǒng)能否可靠工作的關鍵。液壓技術在具有自身不可比擬優(yōu)勢的同時,也有效率較低,能量消耗大等不可忽視的缺點[3]。負載敏感系統(tǒng)以其高效、節(jié)能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等行業(yè)[4-6]。
本研究運用AMESim軟件對連續(xù)混配撬中負載敏感液壓系統(tǒng)進行仿真,得到不同工況條件下負載敏感泵的流量壓力曲線。
負載敏感泵工作壓力和流量同時與負載壓力和系統(tǒng)所需流量相適應,又稱為功率匹配泵。泵工作壓力比負載壓力稍高,泵輸出流量根據系統(tǒng)所需流量調節(jié),無溢流損失[7-8]。負載敏感泵原理圖如圖1所示,該閥組由負載敏感閥芯(LS閥芯)和最高壓力調節(jié)閥芯(PC閥芯)以及閥體構成,調節(jié)LS調節(jié)螺栓則能夠調節(jié)負載敏感閥的調定壓力,負載敏感閥的彈簧力較小且閥芯位移在調節(jié)過程中并不大,調定PC調節(jié)螺栓則能夠調節(jié)最高壓力調節(jié)閥的調定壓力。
1.負載敏感閥 2.最高壓力調定閥 3、4.變量缸 5.節(jié)流閥圖1 負載敏感泵原理圖
負載敏感閥的調定壓力是泵出口壓力與LS反饋回路壓力差Δp,通常該壓力范圍為1.5~2.5 MPa。壓差Δp值小,則系統(tǒng)壓力損失小,能源利用率高,但是控制難度大。壓差大,易于控制,但是壓力損失和能耗相應變大。當壓差Δp恒定時,負載壓力pL越大,液壓泵的輸出壓力p也隨之變大,系統(tǒng)效率提高[9]。
連續(xù)混配撬中,液添泵為清水和粉料的混合物添加殺菌劑、PH調節(jié)劑、黏土穩(wěn)定劑等液體添加劑,最終形成壓裂液基液輸送給混砂車以配置不同濃度的水基壓裂液[10]。其中,液添泵共有4臺,配有流量20~100 L/min液添泵3臺和流量50~400 L/min液添泵1臺。不同工況下,投入不同數量液添泵,并且液添泵扭矩也在不斷變化。因此,液壓系統(tǒng)中采用負載敏感泵通過負載敏感多路閥帶動液壓馬達轉動,由此驅動液添泵工作。
AMESim基于直觀的圖形界面平臺,提供了一個系統(tǒng)級工程設計的完整平臺,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仿真計算和深入的分析[11-12]。
本研究利用AMESim仿真軟件對液添泵系統(tǒng)進行仿真分析和性能驗證。根據液添泵液壓系統(tǒng)原理圖,考慮到計算效率進行適當簡化,得到AMESim仿真模型如圖2所示。該模型可以通過調節(jié)可變節(jié)流閥給定信號大小模擬負載敏感多路閥閥口變化,通過減壓閥限定了節(jié)流閥進出口壓差。
圖2 液添泵液壓系統(tǒng)AMESim仿真模型
根據液添泵液壓系統(tǒng)設計計算,得到AMESim仿真模型參數設置如表1所示。
液壓馬達1~3負載轉矩為給定階躍值261 N·m,液壓馬達4負載轉矩為給定階躍值278 N·m,仿真第一階段仿真時間30 s,可變節(jié)流閥給定信號為1,即閥口全部打開。
圖3給出了仿真模型中第一階段負載敏感泵流量變化曲線,圖4給出了第一階段泵出口及馬達入口壓力變化曲線。
由圖3可知,泵出口流量穩(wěn)定在168.43 L/min。由圖4可知,負載敏感泵出口壓力為21.712 MPa,液壓馬達1(對應負載為261 N·m)進口壓力為19.334 MPa,液壓馬達4(對應負載為278 N·m)進口壓力為20.453 MPa。由于液壓馬達4的負載大于液壓馬達1的負載,液壓馬達4的進口壓力大于液壓馬達1的進口壓力,泵出口壓力與進口壓力較大的馬達及液壓馬達4(對應負載為278 N·m)的差值約為負載敏感閥的設定壓力1.4 MPa。
表1 AMESim模型主要參數設定
圖3 負載敏感泵流量變化曲線
圖4 仿真第一階段泵出口及馬達入口壓力變化曲線
仿真第二階段,仿真時間共為30 s,馬達1~4負載轉矩設置如表2所示。得到了第二階段泵出口及馬達入口壓力變化曲線如圖5所示。
表2 仿真第二階段馬達1~4負載設定
圖5 仿真第二階段泵出口及馬達入口壓力變化曲線
由圖5可知,在變負載工況下,泵出口壓力隨負載轉矩變化而實時變化。在0~10 s和21~30 s區(qū)間,馬達4負載轉矩大于馬達1~3負載轉矩,泵出口壓力與馬達4進口壓力保持一定差值(負載敏感閥設定值)。在11~20 s區(qū)間,馬達1~3負載轉矩大于馬達4負載轉矩,泵出口壓力與馬達1~3進口壓力保持一定差值(負載敏感閥設定值)。泵出口壓力始終隨負載較大的馬達進口壓力變化。
仿真第三階段,將第一階段中液壓馬達3、4所對應的可變節(jié)流閥閥口給定信號均減小為0.5,即閥口打開一半,得到第一、三階段負載敏感泵流量變化曲線如圖6所示。仿真發(fā)現,負載敏感泵出口流量穩(wěn)定在131.71 L/min,相比于仿真第一階段,負載敏感泵流量減小了36.72 L/min。
根據閥口壓力流量計算公式:
(1)
式中,Q—— 通過流量
Cd—— 閥口流量系數
A—— 閥口過流面積
Δp—— 閥進出口壓差
ρ—— 油液密度
圖6 負載敏感泵流量變化曲線
由于液壓馬達3、4對應可變節(jié)流閥給定信號減半,閥口過流面積A減小,而其進出口壓差Δp由于減壓閥的限定保持不變,因此通過可變節(jié)流閥流量減小,即通過負載流量減小。同時因為可變節(jié)流閥閥口變小,如果泵排量保持不變,則泵出口壓力增大,可變節(jié)流閥進出口壓差增大,推動負載敏感閥閥芯向右移動,進而推動斜盤傾角減小,負載敏感泵排量減小。即負載敏感泵流量與負載所需流量相匹配。
在仿真第二階段,根據功率計算公式及功率傳感器測得數據,得到液壓泵及馬達1~4功率之和對比曲線如圖7所示。
圖7 功率對比曲線曲線
由圖7可知,在第0~10 s區(qū)間,液壓泵輸出功率為60.92 kW,馬達1~4輸入功率總和為54.26 kW,在第11~20 s區(qū)間,液壓泵輸出功率為57.88 kW,馬達1~4輸入功率總和為50.42 kW,在第21~30 s區(qū)間,液壓泵輸出功率為37.94 kW,馬達1~4輸入功率總和為28.49 kW,液壓泵輸出功率始終與液壓馬達所需功率相匹配。
本研究通過AMESim軟件對連續(xù)混配撬中液添泵系統(tǒng)進行仿真,得到泵出口壓力與負載及泵輸出流量與負載所需流量變化的曲線。得到結論如下:
(1) 泵輸出流量穩(wěn)定時,泵出口壓力與各負載中最大壓力差值為負載敏感閥的設定壓力;
(2) 流量按需分配,在泵最大流量允許范圍內,泵輸出流量隨著負載所需流量的變化而變化,當負載所需流量減小時,泵輸出流量隨之減小,反之亦然;
(3) 負載敏感泵輸出功率始終與負載所需功率相匹配,無溢流損失,達到節(jié)能效果。
連續(xù)混配撬液添泵液壓系統(tǒng)中,由于負載扭矩不斷發(fā)生變化,負載敏感泵的使用,有效解決了連續(xù)混配撬液添泵應用過程中出現的能耗高,效率低等問題,液壓泵泵輸出功率始終與負載所需功率相匹配,達到節(jié)能效果。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因為進口廠商負載敏感泵、負載敏感多路閥價格居高不下,供貨周期長等問題受到限制,同時國產元件由于加工制造水平有限而可替代性不強,因此,液壓系統(tǒng)中的關鍵元件的國產化設計生產成為后續(xù)發(fā)展進步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