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琳
死亡教育作為一門獨立課程,如今已在全美中小學校及幼兒園普及。面對孩子們提出的死亡問題,美國家長會坦誠地給出簡單明了的回答,盡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的答復。
幼兒園里,一個叫蒂米的男孩患腦癌去世了。是說蒂米轉學或者出遠門了,使孩子們平靜地淡忘蒂米的消失,還是告訴孩子們這個不幸的事實?美國老師黛尼爾選擇了讓孩子們圍坐在她身邊,輕輕地告訴他們:“腦瘤使蒂米的大腦停止了工作,使他的身體停止了工作。就這樣,蒂米死了?!?/p>
之后,當黛尼爾分發(fā)學習用品或組織幼兒游戲時,總有孩子說:“老師,您忘了蒂米的那一份?!摈炷釥栆部偸腔卮穑骸暗倜走€在這兒嗎?他還能回來嗎?”重復了許多次之后,孩子們終于明白:蒂米死了,不會再回來了。
想過把蒂米生前使用的小桌子搬走的黛尼爾,最后還是組織孩子們討論如何使用蒂米的桌子。于是孩子們將蒂米的桌子抬到活動室的一角,擺上他生前最喜歡的恐龍玩具和與恐龍有關的書,并在每本書的扉頁上寫道:“送給特別喜歡恐龍的我們的朋友——蒂米?!边@使孩子們明白:蒂米死了,不會再回來了,大家很悲傷,但蒂米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永遠難忘。
黛尼爾的做法,代表了美國人對兒童實施死亡教育的兩大基本目標:一是坦誠面對死亡事實,正確認識死亡,二是把死亡教育作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
另一位美國小學老師,發(fā)現(xiàn)全班同學集體喂養(yǎng)的小白兔“玫瑰”死了之后,立刻計劃開展一次與家長協(xié)同的死亡情感教育課,幫助孩子們度過失掉寵物的悲痛。她給每位家長寫了一封短信:“‘玫瑰的死令孩子們悲傷,這可能會使孩子們想起他們喜愛的人或寵物的死。我們將在明天集合后,邀請孩子們參加一個討論會。大家一起制作一本關于‘玫瑰的紀念冊,來追憶與‘玫瑰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和表達對它的思念。另外,在最近一段日子里,有些孩子可能會經(jīng)常提起‘玫瑰,有些孩子可能會變得沉默寡言。請您體諒孩子的情感表現(xiàn)。”
這位美國小學老師讓孩子們認識到正確對待死亡的方式,有益于樹立他們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
這樣的例子在美國并不少見。大部分中小學還會邀請專業(yè)殯葬人員或重癥室護士來校教授別具一格的死亡課。特邀專家們會和孩子討論人死時的真實情景,并讓孩子們模擬遭遇親人車禍死亡時的情形、應對悲痛情感的正確方法,或體驗突然成為孤兒的凄涼感。
還有一類是在老師或家長的帶領下,孩子們來到為絕癥患者提供臨終服務的場所,對即將離世者表示深深的尊重。他們將鮮花瓣撒在臨終者的床上,并勇敢地握住處于彌留之際的老人或病人的手,向他們送上祝福的話,在愛心滿溢中,微笑著目送他們告別人世。
一天,蒙大拿的兒童心理學家阿斯莫老師在文學閱讀課上,給孩子們帶來了兒童文學作品《海盜伯里斯》。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名叫伯里斯的海盜,他和他的海盜伙伴們身體強壯、貪婪大膽。突然有一天,他們養(yǎng)的一只鸚鵡死了,伯里斯和所有的海盜都哭了。
阿斯莫問:“同學們,大家一直以為海盜是沒有人性的,海盜生活一定驚險刺激,但為什么這個故事,卻是以海盜同情鳥兒死亡作為結束?”
死亡是一種誰都要面對的、永遠無法回避的自然法則,阿斯莫認為,兒童文學作品《海盜伯里斯》,能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向孩子們說明對于任何人“死亡都無法避免”和“生命都十分重要”。
這堂課上,阿斯莫與學生們一起熱烈討論海盜與死亡的聯(lián)系、生命的脆弱與珍貴等問題,原本冰冷的死亡話題,逐漸充滿溫情氛圍,孩子們表現(xiàn)出對死亡的理解和體恤,這堂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