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忠
關鍵詞:明代;萬歷;宦官;內操
“內操”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正德十年(1515)六月十九日兵科給事中王良佐等選拔士兵和營官的奏折上,其中提到“內操西官廳六千六百四十二人。”當時這六千余人并非宦官。而西官廳本是由英國公張懋和太監(jiān)蕭敬負責,為宣府、大同緊急軍情而建的“操練申令之所。”后來成為正德皇帝進行軍事演習的內教場。正德十一年(1516),隨著邊軍加入軍事演習,明武宗也訓練了一支從軍官到士兵都由宦官組成的由皇帝直接指揮的“天子親軍”,宦官內操也就登上了歷史舞臺。此后“內操”一詞語義便縮小為專指宦官的軍事訓練。
一、萬歷時期內操的演變
明神宗幼年即位,朝政一直實際控制在張居正手里。萬歷十年(1582)張居正去世后,神宗真正開始親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選宦官進行內操,“今上因癸未謁陵,始選內臣具軍容扈從,旋蹕后,益廣其伍,俱江陵敗后事也。”此事是萬歷皇帝企圖擺脫張居正的影響,親政以后著重要辦理的事。癸未謁陵指的是萬歷十一年(1583),萬歷皇帝要參謁陵寢,借口參謁路上需要護衛(wèi),需要訓練一支“天子親軍”。不過很快萬歷皇帝就遇到了第一個阻礙,萬歷十一年(1583)四月張雪顏升兵部尚書,“時方興內操”,神宗“選內豎二千人雜廝養(yǎng)訓練發(fā)太仆寺馬三千給之。學顏執(zhí)不與馬,又請停內操,(神宗)皆不聽”,萬歷十二年(1584),“帝集內豎三千人,授以戈甲,操于內廷,尚書張雪顏諫,不納?!倍蠒苯又赋鲞@三千人對皇帝的安全造成了危險,“輕以兇器嘗試,實為陛下危之”,而且認為“不知此皆無當實用。”何況因為訓練太重,因為中暑而死的已經有好幾位了,三千護衛(wèi)已有怨言,“危無逾此者”。更何況此事至少己花費二萬余金。但是“疏入,忤旨,命貶二秩,調邊方”。萬歷皇帝并沒有因為此二人的反對就停止內操。據《萬歷野獲編》記載:“自內操事興,至甲申歲(即萬歷十二年,1584)之午日,預選少年強壯內侍三千名,俱先嫻習騎射,至期彎弧騁轡,云錦成群,有京營所不逮者。上大悅,賞賚二萬余金。然是日酷熱,當值候操諸踏,擐甲操兵,伺令于赤日中,因而喝死者數(shù)人?!倍毁H后,“南京等科給事中孫世禎等合詞諫止內操,并還董基原職,上怒其黨護,奪為首者俸一年馀谷五月,南京等道御史田一麟等言如之,亦奪俸。”之后又有“南京御史郭惟賢職以諫內操救董基也”。都沒有成功。
端午過后一個多月,六月二十八日南京福建道試御史譚希思上疏“朝廷之上有大不可者三”第三條就是內操,“謂選兵操演內廷,是變環(huán)衛(wèi)防御之制矣。陛下獨不念祖宗防微之意乎?”神宗大怒道:“內臣及內操俱系先朝建置,為奉慈駕春秋二祀山陵及朕恭祀南北郊護從,已各有旨,譚希思沽名建白…南京都察院其究問以聞?!弊T希思依據太祖祖制,神宗依據武宗祖制,君臣各有所依??梢妰炔僖皇氯f歷皇帝并沒有違背祖制,大臣們反對是有著自己的利益計算。萬歷皇帝為了減少阻力,防止宦官們的驕縱,被文官們抓著把柄,特意強調“諭都察院朕詣山陵行秋祭禮一應事務俱從省約,內外隨行官員人等不許沿途生事,擾害百姓,違者,錦衣衛(wèi)訪孥,科道官參奏?!敝笥衷谇锛蓝Y的前一天,又特意下旨“朕奉兩宮圣母恭詣天壽山行秋祭禮,爾等率領中軍等官并各隊人等俱小心嚴肅,各守信地護衛(wèi),毋喧嚷錯亂?!睕]想到第二天“福建道御史譚耀,言圣駕回自山陵至涼水河,忽有驚馬沖入扈從前隊,群馬一時狂奔,內兵跌傷人眾,相應查究。上日:馬逸偶然耳勿問?!睍r任兵部尚書張學顏也借機上疏:“內操隨駕軍士,進止自悠。前至涼水河,喧爭無紀律,奔逸沖突,上動天顏?!鄙褡谝詾榇藢倥既皇录?,不再問責。按舊制,這些營軍在隨駕祭祀后需要歸還軍事設備包括鎧甲、武器等。但顯然神宗皇帝并無此打算。之后群臣紛紛上疏請止內操,卻被神宗一一責罰。
首先“兵科等科左給事中王三馀等,禮科給事中萬象春合詞止內操?!彪S之“南京刑科給事中阮子孝疏,救郭惟賢諫止內操,江西等道御史潘惟岳等,亦以為言?!比f歷皇帝仍不妥協(xié),“上以事久處分惡其救擾,奪為首俸六月,其馀三月”。此事不了了之。
到了年底,“萬歷十二年十二月癸卯朔無逸殿災?!北可袝鴱堁╊佋俅谓铏C發(fā)難,暗示皇帝取消內操“兵部尚書張學顏,題無逸殿災,宜嚴巡禁內皇城各門,昔止內使二三,今增四五十,昔猶住直房,今皆私建房各門皆然,西城尤甚,內操兵雖止三千,而仆從無算,地在內苑,守御者不敢問事,干近臣巡視者,艱于察宜一申飭,應送問者送問,應參究者參究?!辈贿^皇帝也打擦邊球,“上謂,尚書言是,皇城巡禁,事例依擬通行申飭,還著司禮監(jiān)嚴行各門不許放游食無籍之人混入?!敝笊綎|巡按吳定又上疏,“請內兵發(fā)京營操練”,神宗“責定不諳事體,奪俸五月?!辈痪煤髴舨可袝瞾砩鲜璺Q“內操馬匹又不知費兵工二部凡幾,則營建織造內操,似當調停也?!敝链藘炔僖皇录簢乐赜绊懙搅浚可袝鴱堁╊來棽蛔毫?,“兵部尚書張學顏,以母老乞休慰,留不允。”群臣勸諫毫無效果,新就任的內閣首輔申時行釜底抽薪,出面游說司禮監(jiān):“此事系禁廷,諸人擐甲執(zhí)戈,未明而入。設奸人竄其中,一旦緩急,外廷不得聞,宿衛(wèi)不及備,此公等剝膚患也?!比绻实墼趦炔僦性庥霾粶y,宦官們也必自身難保,這一番危言聳聽的說辭取得了預期的效果,“中官驚然”,自請停止內操,神宗見宦官也反對,便有廢止之意。萬歷十三年(1585)三月六日,兵科都給事中王致祥又上疏諫止內操,神宗留中不發(fā),敕諭內閣:“內操原有,祖制向錄扈從南北郊及皇陵恭祀,事畢而止,殆無常操之理,而言者不知,妄引非喻,亦是其職,今已停止,卿等知之?!痹谶@份敕諭中,神宗表明了重開內操是有祖制的,也給出了要停止內操的態(tài)度,而且再次做了讓步“起原任刑部主事董基為南京禮部主事,基以言內操謫時,方敘建言諸臣,故有是命?!弊源耍f歷年間再未舉行,內教場亦逐漸被人們遺忘,到萬歷后期“內教場己鞠為茂草,想武事置不講矣”。
二、內操事件的后續(xù)發(fā)展
萬歷時期的內操自開始至結束雖然只有短短兩年,但其后續(xù)影響卻長期存在。內操的罷停是萬歷皇帝的一次妥協(xié),這對萬歷皇帝親政造成了一次嚴重打擊,萬歷皇帝出于擺脫群臣的制約,想要練一支獨立的直接聽命于皇帝的軍隊,也有可能想要將此事作為一個整頓軍隊的契機,因為可以看到三千宦軍訓練確實辛苦,某些方面甚至強過京營,但這一切最終成為泡影。之后貪財?shù)拿魃褡趶倪@里面發(fā)現(xiàn)了生財之道或者最開始還想著拖延幾年。萬歷十三年(1585)四月二十四日,戶部上疏“太倉銀庫每歲加金花銀二十萬兩,內操馬三千匹,歲加草料銀七萬余兩,此皆額外之數(shù)。歲可三十萬,十歲則三百萬矣,請金花之銀仍復舊額,內操之馬散歸京營,上未之許也?!比f歷皇帝停內操,卻不許內操馬匹散歸京營,并以此為借口多征銀兩。時任戶部尚書王遴無奈之下只能往各省攤派。同年六月初二,戶部以“內操馬匹增派山東芻料銀一萬四千兩有奇。時東省方旱,撫臣李輔疏爭之,低尚書遴助天為虐,遴不得己,就派征數(shù)內減其七千八百兩有奇,俟馬歸同寺仍復原額。從之”
萬歷十四年(1586)四月十六日,河南道御史楊紹程疏奏:“內操用馬遂以加派省直賦額,今也內操罷矣,該監(jiān)之馬所存無幾矣,其價銀除裁減外,所征尚五萬七千余兩,縱有貢馬等項,所費幾何?而執(zhí)三千之虛名,糜三千之實費,將焉用之?此價銀之議,罷所當從也。”明神宗見疏大怒,以“掇拾余言,沽名讀奏”為由將其奪俸一年,又告誡言官不得訕君賣直。御馬監(jiān)倉場原額每年四萬七千石,三場草共一百七十四萬束,自萬歷十三年“添增內操馬三千匹,歲增料二萬五千石草六十萬束...乃今見在馬匹止二千六百有奇耳,不惟原額無存且于增添之數(shù)不滿,然則原派草料尚可議裁,況新增草料猶然不革乎,臣查該場...并無馬匹及日支數(shù)目,虛冒顯然,況該倉場見有馀料七萬九百足支二年,馀草一百四十五萬六千九百九束亦足支年半,若不及今支放必到腐朽,是以有用之物而置諸無用之地也,(上)不允”。
萬歷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戶科都給事中楊詢等奏稱“內操暫增停罷之后,馬數(shù)雖減而所派草料比原額更多…疏入不報。”馬的黃金服役時間只有3-10年,從萬歷十三年算起,到萬歷二十二年,內操所用馬匹剩余“二千六百有奇”,這個時候已大多不能用了,可見,內操雖停止,明神宗一直借其虛冒馬匹等草料銀來吃空響斂財。
內操事件可以說是張居正去世萬歷皇帝親政后實施的很重要的一項措施,不論萬歷皇帝的動機如何,內操事件中萬歷皇帝與諸多大臣,包括刑部主事,兵部給事中,兵部、戶部尚書甚至內閣首輔等近十幾位大臣斗爭,內宦也受到以首輔為主的文官集團的威脅。文臣反對的原因大概有幾種原因,一是內操加強了宦官的勢力,宦官手里直接有一支軍隊,這對外廷而言是極大的威脅。二是三千軍隊直接駐扎在禁內,容易發(fā)生宮變,對皇權危害大。三是費響,此前光是獎賞就花費了兩萬金,三千人的吃穿用度,三千馬匹的芻料等花費巨大。四是防范皇帝側重武功,對武人地位的壓制是文官集團的一致利益。以上原因足夠文官團結一致,前赴后繼的反對萬歷皇帝進行內操。
萬歷皇帝實行內操政策的失敗,影響不僅在于三千內宦的解散和內教場的荒廢,更為重要的是神宗與文官集團決裂的誘因之一,不難推測,一位雄心壯志的年輕皇帝剛開始親政,企圖加強集權,結果遭到大臣們的一致反對,對神宗皇帝打擊可見一斑,這也為神宗皇帝中后期爭國本事件中與文官集團的深度對立埋下種子,神宗故意虛冒內操銀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與朝臣長期對抗的緊張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