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
因為它和平常的產品發(fā)布會不一樣,它面向的是開發(fā)者和專業(yè)合作伙伴,所涉及的內容都非常深度且相當具有前瞻性,能讓我將華為技術路線的發(fā)展和布局了解得更為深刻——只不過對于普通消費者,開發(fā)者大會很多內容并不算“友好”。
所以,這也是為何我將EMUI10的文章放在最后的原因,因為它算得上是這種技術大會所有內容里邊,離普通消費者最近的部分了:不但內容更加易懂,離大家的距離也很近,因為它的發(fā)布已經指日可待。
如前所說,因為EMUI10在開發(fā)者大會上的首度亮相主要面向開發(fā)者,所以在華為消費者BG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博士的演講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我并不準備在這篇文章中講解,主要挑那些能對消費者實際體驗帶來改變的東西——離它的正式首發(fā)搭載還有一段時間,我估計在這段時間里,EMUI10的很多特性還會陸續(xù)曝光的。
其實從功能上看來,自2012年7月30日發(fā)布以來,EMUI其進化過程一直都在不斷地優(yōu)化,特別是EMUI5.0版本之后,它的成長速度更是驚人,諸如“18個月持久流暢”、GPU Turbo、Link Turbo、EROFS、方舟翻譯器等功能組件的加入,現(xiàn)有版本的EMUI早已非一個簡單意義上的手機操作系統(tǒng),特別是去年EMUI9.0版本之后,它更是突顯出平臺化的特征,變成華為“1+8+N”生態(tài)戰(zhàn)略的核心。
等到現(xiàn)在EMUI10推出,對比過往版本的EMUI,它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加入了“分布式全場景體驗”理念,將華為智慧生態(tài)戰(zhàn)略的軟硬件徹底串聯(lián)了起來。
“分布式技術”這個概念直接從技術的角度上來解析,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比較難以理解,簡單來說,就是手機能做的事情,以后我們在平板、電腦和電視上都能做,只要基于一個華為用戶的賬號,不需要額外安裝更多的應用,就可以完成各種事情。比如現(xiàn)在很多視頻應用,都區(qū)分了手機/平板端與電視端的應用,不少視頻在手機上看著不錯,但到大屏上因為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問題視頻不但變形還變模糊。
但是,基于分布式技術的EMUI10卻可以非常輕松地完成視頻在不同尺寸大小屏幕上自適配,因為在EMUI10的分布式技術下,電視智慧屏的屏幕,即是手機的屏幕,一個應用可以實現(xiàn)在多終端間的自動適配。這對于不少消費者來說,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再舉個例子:打電話。過去我們接電話這個操作,基本是通過手機或藍牙耳機來完成,但是有EMUI10加持之后,平板電腦、電腦、音箱甚至電視機,都可以完成這個操作,只要是基于同一個華為賬號,支持分布式連接且具備通話能力的設備即可,而且哪些設備能做,哪些設備不能做,在應用開發(fā)階段,平臺就已經幫用戶判斷好了,不需要再做額外的決斷。試想,光是一個藍牙耳機,已經可以讓我們的通話操作變得簡化許多,有了分布式技術的加持,這種體驗無疑會變得更加自由。
智能手機的未來會走向何方,這是我們媒體人在私下時不時都會討論的一個話題,因為到了5G時代,手機作為數據接口的地位肯定會面臨非常多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進入我們的生活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但與此同時,這些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也在不斷地加重消費者的體驗成本和學習成本,好多東西買回來不久就放著吃灰已經司空見慣,而從目前華為在開發(fā)者大會上所倡導的EMUI10的理念來看,也許這個比較尷尬的局面會有所改善。只是這樣的案例,我們還見得不算太多,也許還需要華為和開發(fā)者們的共同推動才能更加完善。
聊完理性的技術部分,我們再來說說感性的美學部分。這次來和我們見面的,是消費者BG軟件部副總裁、消費者BG軟件部UX設計部部長毛玉敏女士。
這次EMUI在美學上的變化是非常大的,官方對其的稱呼叫“美,不只初見(Beyond The Beauty)”,簡單來說,就是不僅僅謀求以第一眼的美學印象來吸引住消費者,更是讓消費者在使用體驗中無時無刻感受到美。
比如采用OLED顯示屏的手機,都會利用屏幕天生的優(yōu)勢來做AOD(Always On Display)顯示功能,以增強手機和用戶的互動。就在這個小的地方,EMUI UX的設計師們將AOD顯示部分的色彩,和時間有機地結合起來,早上是清晨的淡藍色、中午加入更加明快的蔚藍色、到了傍晚加入的橙紅色又讓顯示內容更加接近晚霞。
這還只是一個開始。之前有消費者吐槽EMUI界面條條框框太多,特別是系統(tǒng)應用的各種分區(qū)線條充滿了束縛感。那么恭喜你們,這次EMUI10將這樣的感覺大幅度地弱化了,在美學上,EMUI10采用了很多來自雜志排版的美學思路,醒目的標題、大面積的透氣留白、自然不突兀的高亮元素,以及更加寬松的風格系統(tǒng),讓整個系統(tǒng)的界面變得輕松了很多。至少從已經曝光的界面來看,EMUI10是真的讓人感覺舒服了很多,特別是大面積的留白讓人心情愉悅——不過我在想,華為下一步,是不是要特別設計一套字體了?
當然,雜志化的版式還被延伸到了更多的地方。比如AI能力的雜志鎖屏,手機會根據畫面的內部,主動調整說明文字出現(xiàn)的位置,讓整個鎖屏帶來的感覺更像一頁雜志,而不是將文字固定在某個地方。
作為干了快20年雜志編輯的我來說,不得不說這個細節(jié)非常好。同樣變化的還有備忘錄和相冊,宮格視圖也開始有美學排版加入,屏幕界面更加錯落有致,對于很多人來說,這種視界上的落差感反而會讓感觀更加有節(jié)奏,不是么?
毛玉敏說,EMUI10的界面主色調,還是會沿用華為比較標志性的藍白色調,但這次為了讓觀感更加優(yōu)雅,特別加入了6種“莫蘭迪風格”的配色來做輔助,讓視覺顯得更加有層次感和高級感。從已經見到的系統(tǒng)應用界面,這種配色的加入明顯讓EMUI透露出不少年輕的感覺。
除去配色,EMUI10這次還將系統(tǒng)圖標進行了重繪和重新設計,所有的圖標都更加圓潤,弧線都全部遵從黃金比例的圓圈線條,比起現(xiàn)在比較剛猛的直線條,柔和雅致了很多,這一點也是要點贊的。華為過去的設計考慮更多男性用戶,而現(xiàn)在,華為也開始考慮更多女性用戶的感受了。
這次EMUI10在操作手感上也進行了大幅度的升級,非線性動效的加入可能會讓很多人真正愛上這個全新版本的EMUI。比起直來直去的線性動效,非線性動效更加自然,更加符合人們對于動態(tài)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心理預期,簡單地說,就是物體從動到靜,因為克服慣性,是有一個慢慢靜止的過程,而非戛然而止。
比如,EMUI10手勢導航的所有動效全部進行了重新設計,手勢方向不同,松手的位置不同,滑動速度的不同,都進行了符合人眼視覺預期的非線性動效設計。不僅如此,不同面積的點擊動效也做了重新設計,小面積輕盈,大面積厚重。而且,這次毛玉敏也明確表示下一代Mate旗艦系列,將會搭載可編程的橫向線性馬達,從而讓機身的震動回饋和動效之間達成良好的互動,這在華為歷史上也是首次,真是令人充滿期待,特別是我這種對震動馬達要求極高的用戶。
在最后,我問毛玉敏:“從現(xiàn)在EMUI10美學呈現(xiàn)的結果來看,和友商新推出的系統(tǒng)也是有很多共通之處,對此您可以說明一下嗎?”她回答:“其實這就和服裝的設計流派一樣的,只有那么幾個,而人性的審美,是有很多共通之處的,就像現(xiàn)在的手機因為屏幕變得越來越細長,在操作方式上,大家也都會往同一個目標去做。我們相信EMUI10在美學上所做出的改變,是會受到用戶的歡迎的。對于設計師來講,有兩句話:第一,Less is more。第二,God is in the details,偉大的產品都是來自細節(jié)的。”
根據此前王成錄博士在發(fā)布會上的公布,EMUI10將在下一代Mate系列首發(fā)搭載,華為P30系列等機型將在今年9月8日率先啟動EMUI10 BETA版內測計劃,Mate 20系列也會隨后陸續(xù)啟動。
功能越來越全面,界面越來越好看,這樣的EMUI,你是否和我一樣,十分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