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波
【摘 要】目的:觀察腫瘤患者應用抗感染藥物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近年接收的60例腫瘤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其在住院期間的抗感染藥物使用情況。結果:60例患者中,合理用藥占比為81.67%,用藥以頭孢類及青霉素類藥物為主,給予藥物治療后,其感染狀況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結論:抗感染藥物對腫瘤患者的感染防治有著一定的意義,但臨床使用上仍然存在無指征用藥等情況,相關醫(yī)護人員應重視此類藥物的合理應用,保證用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關鍵詞】腫瘤患者;內科治療;抗感染藥物
【中圖分類號】R7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9-0222-01
在腫瘤患者的住院治療階段,感染等炎癥反應的出現,對疾病的治療以及身心狀況產生一定的影響,繼而降低其生活質量。從感染問題的防治角度考慮,合理應用抗感染藥物是一種相對簡單且效果良好的方式。但隨著藥物種類的逐漸增多,抗感染藥物的應用管理也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1]。尤其是某些不合理用藥情況的出現,影響了感染問題的防治效果。為切實掌握抗感染藥物的應用效果,我院對既往收治的部分腫瘤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了回顧性分析?,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內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接收的60例腫瘤患者。納入標準:(1)住院治療;(2)治療期間應用抗感染藥物;(3)經腫瘤穿刺確診。60例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介于35—76歲,平均(53.9±11.2)歲。疾病類型:肺癌29例,消化道腫瘤27例,其他4例。
1.2 ?研究方法
對納入的6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進行回顧性分析,重點整理與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相關的信息,具體包括用藥的時間與劑量、給藥的方式以及藥物的種類等,并對治療后的實際效果進行統(tǒng)計。在用藥性質的判定方面,為方便本次研究,直接參考《新編藥物學》的相關標準,將60例患者的用藥性質劃分為預防性用藥(以預防高風險人群發(fā)生細菌感染等問題為主要治療目的)、治療性用藥(對已發(fā)現存在感染相關的病癥進行治療,根據實際癥狀選擇相應的藥物)、無指征用藥(包括不符合臨床預防用藥或者感染治療相關標準的抗感染用藥)三類。而在判定患者的抗感染藥物應用是否合理時,主要參考用藥的種類、時間等信息,具體標準為:(1)給予治療前,有完整的藥敏實驗結果作為抗感染治療方案的制定依據,所選藥物的種類與藥敏結果、患者的個體差異相符,治療期間,給藥的時機以及所選用的給藥方式均正確、合理;(2)在實施治療方案時,患者存在明顯的使用指征。若上述兩項均滿足,則為用藥合理;否則,納入不合理用藥一類。
2.1 ? 藥物使用基本情況
用藥性質:44例為治療性用藥,占比73.33%;11例為預防性用藥,占比18.33%,5例為無指征用藥,占比8.33%。在治療性用藥中,44例患者經抗感染藥物治療后,有41例患者的癥狀在短期內消失;在預防性用藥的病例中,11例患者均未發(fā)生感染問題。從藥物治療時各類藥物的使用頻率來看,頭孢菌類及青霉素類藥物的應用頻率最高,共占比為56.67%(34/60),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的應用頻率相對次之。
2.2 ?抗感染藥物的合理應用情況
60例患者中,合理用藥占比為81.67%。具體情況見表1。
在腫瘤的內科治療中,受到機體功能衰退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的影響,患者較容易出現感染問題。而現有的醫(yī)學研究結果與臨床數據證實,感染問題的發(fā)生是導致腫瘤患者死亡的誘因。一方面,腫瘤本身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風險。在長期營養(yǎng)不均衡狀態(tài)的影響下,健康細胞需要與腫瘤細胞進行養(yǎng)分的“爭奪”,這直接導致了其器官功能的一些不良問題以及機體整體免疫力低下問題。另一方面,腫瘤治療主要通過化療、放療以及藥物治療等方式來控制病情的發(fā)展,而上述治療方法均可給患者的機體帶來一定的副作用。為解決感染風險給腫瘤患者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臨床上進行了抗感染藥物治療等途徑的實踐嘗試,而相關的文獻[2-3]也就其實際價值進行了分析。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治療性用藥以及預防性用藥對感染問題的防治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不合理用藥問題的出現,直接影響了抗感染藥物的應用效果。加之當前臨床治療活動中仍然存在無指征用藥的情況,相關的醫(yī)護人員應當高度重視抗感染藥物的合理應用。
為充分掌握抗感染治療的實際情況,我院對近年收治的若干名患者的抗感染治療經歷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對其中較為重要的一些信息進行了收集、整理與討論,明確了納入研究的病例的用藥性質、用藥合理性。從本次研究的結果來看,我院在對此類患者進行感染控制相關的用藥上,治療性用藥的占比相對較高。在合理用藥率方面,本組患者約有81.67%的抗感染藥物應用情況被判定為合理,其中,治療性用藥組的合理用藥率為95.45%,預防性用藥組的合理用藥率為63.64%,提示在預防性用藥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現象?;谝延械难芯砍晒谶M行腫瘤患者的感染防治時,首先需要證實預防性治療的作用與意義。大量的醫(yī)學證據表明,并非所有腫瘤患者都需要給予預防性治療,如何控制抗感染藥物的無指征應用,充分發(fā)揮此類藥物的實際藥效,減低患者發(fā)生感染相關并發(fā)癥的風險,是當前相關領域的研究者與一線醫(yī)護人員需要斟酌的一大難題。
綜上所述,在腫瘤患者的內科治療中,抗感染藥物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但實踐階段,需要充分考慮藥物的合理應用,確保感染防治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海存,張明智. 抗感染藥物對腫瘤患者內科治療的臨床效果[J].北方藥學,2017,14(5):118-118.
[2]張依然,王蕾. 抗感染藥物對腫瘤患者內科治療的臨床效果[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8,25(S1):182+184.
[3]夏文明,蔡思偉. 腫瘤患者內科治療抗感染藥物的臨床應用體會[J].現代養(yǎng)生,2017(8):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