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鋒
很多同學去過南半球,知道南半球的季節(jié)與北半球相反,但弄不清南半球的天象與北半球有什么不一樣的,在這里就給大家說說同樣的天象,在南、北半球和赤道附近看起來有什么不同。
我們這里說的天象,都是肉眼觀察的天空景象,而肉眼所看到的天體基本上在天空中是不動的(例如恒星),少數動的是幾顆行星(它們運動很慢,幾天或幾個月才能看出其在恒星背景上移動一點)。月亮算是在恒星背景里移動比較明顯的(1天移動十幾度),但在同一個晚上幾乎看不出來。所以,我們在一個晚上觀察到的天體運動主要是地球自轉引起的整個天空的東升西落運動。
這樣說來,同一晚上天空中的天體就像球幕上鑲嵌的物體一樣,相互位置是不變的。也就是說,我們從地球上看這些天體的時候,它們互相間的形狀都是固定不變的。但因為地球是球形的,所以站在地球上不同緯度的人,在看球幕上鑲嵌的星體時,如果仰角過了頭頂,我們就習慣于轉身,結果看到的天體形狀(例如月相或星座)就會發(fā)生轉向。
例如觀察月亮,月相的變化由日地月三者之間的位置決定,在同一個晚上月相的形狀是一樣的,但在地球上不同緯度看起來方向不一樣。圖1是月相在天空中的示意圖,想象把這個圖翻過來舉過頭頂,就像一個半球扣在我們頭上。
在北半球,月亮反地球自轉方向運動為東—南—西(弧線),所以我們在北半球觀察月亮一般會面朝南方觀看,整晚月亮都在我們頭頂之下(不用仰頭)(圖1下半部分),月亮看起來是反C形狀(圖1-1)。
在赤道附近(或者說跟月亮同緯度的地區(qū))月亮反地球自轉方向運動為東—頭頂—西(弧線),如果我們在這里觀看月亮,一般我們會在月出時面朝東觀看(此時月亮在頭頂之下,不用仰頭,圖1中間左半部分),月亮看起來是反船形狀(圖1-2)。在月落時月亮已經過了頭頂,我們還是面朝東方就得仰過頭去,這不如轉過身面朝西觀看(就不需要仰頭了),(圖1中間右半部分),于是月亮看起來就是正船形狀了(圖1-3)。而在南半球,月亮反地球自轉方向運動為東—北—西(弧線),一般我們會面朝北方觀看(圖1上半部分),這時候月亮看起來是正C形狀(圖1-4)。
觀看星座也是一樣,例如獵戶座(圖2), 北半球面朝南方看起來如圖2下半部分(獵戶頭朝上);南半球面朝北方看起來如圖2上半部分(獵戶頭朝下)。
而在獵戶座同緯度地區(qū)觀看(獵戶座東升西落經過頭頂)時,獵戶座升起時我們一般面朝東觀看(見圖2左邊), 獵戶座是躺著的頭朝北(圖2-1);獵戶座落下時我們一般(轉身)面朝西觀看(圖2右邊), 獵戶座還是躺著的頭朝北,但身子是翻過來的(圖2-2)(如同看月相翻過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