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云
后人在總結評價“清四僧”的藝術中,他們各有所擅、各有所長,其中八大山人是以簡取勝,石濤以變取勝,弘仁以神取勝,而髡殘則以繁取勝?,F(xiàn)代張大千是仿髡殘作品的頂尖高手,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曾有一幅張大千《仿石溪山水圖》的真?zhèn)螁栴}而引發(fā)了曠日持久訴訟案,至今還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圖1)。
●? 繁復嚴密,境界奇辟
髡殘(1612—1692),明末清初著名的書畫家,俗姓劉,字介邱,號石溪,又號白禿,自稱殘道人、電住道人,晚署石道人。湖南武陵(今常德)人。與石濤并稱“二石”,與程正揆并稱“二溪”。他自幼愛好繪畫,30余歲時明朝滅亡,他參加了南明何騰蛟的反清隊伍,抗清失敗后憤而削發(fā)為僧,曾避難在常德桃花源。戰(zhàn)爭的烽火迫使他避兵深山,關于他這段在古剎叢林的經歷,程正揆在《石溪小傳》中有記載:“甲申間避兵桃源深處,歷數(shù)山川奇辟,樹木古怪與夫異禽珍獸,魈聲鬼影,不可名狀;寢處流離,或在溪澗枕石漱水,或在巒猿臥蛇委,或以血代飲,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豕欄,或避雨虎穴,受諸苦惱凡三月?!敝笤朴胃鞯貪撔睦L畫,43歲時定居南京大報恩寺,后遷居牛首山幽棲寺,度過后半生。性寡默,身染痼疾,潛心藝事。他自謂平生有“三漸愧”——“腳下曾閱歷天下多山”“兩眼鈍置不能讀萬卷書”“兩耳未嘗記受智者教誨”。他好游名山大川,后寓南京牛首山幽棲寺,與程正揆交往密切。而髡殘與周亮工交往也成就了一段佳話。一代文人周亮工經歷兩朝,宦海沉浮,其生平博覽群書,愛好繪畫篆刻,工詩文,但真正讓他名動文壇、畫壇的則是他的藝術評論家身份。當時大江南北的畫家,都想結識他,給他寄畫贈畫的不計其數(shù),都希望得到他片言只語的評價,得他好評的往往會聲譽鵲起,身價百倍,連陳老蓮那樣高傲自負的人也能在數(shù)日之內,作畫數(shù)十幅舉贈,可見他的善于結納及在藝林聲望之高。髡殘由于經歷了明清朝代的更迭,向來不愿與官長交。經過張洽引薦認識,髡殘與周亮工相識,直至相知。周氏敬佩髡殘的才能,亦敬仰他的人品和修養(yǎng);髡殘也對周亮工欽佩、羨慕,自謙“不敢以能事對”,在多次求索之后方才動筆,從目前市場露面的幾幅髡殘為周所畫的作品,應該代表了髡殘的最高水平。如1661年作《為周亮工作山水》立軸(圖2),1661年作《清輝滿江》立軸(圖3)等。
髡殘是一位能詩書、善繪畫的多面手。其山水畫上溯北宋的巨然,下宗元代四大家和明代謝時臣,作品章法嚴密,筆法蒼勁,喜用雄健的禿筆渴墨,專長層層皴擦勾染,筆墨交融,善寫平凡景致,平淡中蘊聚幽深。一生喜游名山大川,筆下山水直取其渾宏氣概,重山復水,繁密中見疏靈,禿鋒渴筆濃墨淡染,蒼勁凝重中透出豐潤秀逸之致,意境奇僻幽深,得江南山水空濛茂密、渾厚華滋之質。其繪畫在當時名重一時,對后世亦有很大影響。張大千、黃君璧對石溪下的功夫最深,有的甚至以假亂真。善書法,能詩。傳世作品有《蒼翠凌天圖》(圖4)《快雪時晴圖》《松風水月圖》等(圖5、6)。
●? 髡殘畫價格偏低 潛力巨大
髡殘一生沉潛神修,身體又差,作畫只是偶一為之的余事,故傳世作品絕少。加上海內外各大博物館注意收集髡殘作品,使得髡殘作品流傳民間已不多,且所見以偽作居多。1989年紐約蘇富比曾推出一幅《山水》,以1.43萬美元成交,同年紐約佳士得也推出了髡殘的《聽泉圖》,以13.2萬美元成交。2002年朵云軒藏畫專場拍賣會上推出了他的一幅力作《活法圓機》手卷,估價80萬元—100萬元,最后以250萬元成交。那時,髡殘作品露面少,市場尚未形成固定的價格。之后,隨著中國書畫行情大幅攀升,髡殘作品也出現(xiàn)了大幅上揚。2011年西泠拍賣推出了1662年作的《秋山晴嵐圖》,估價100萬元—150萬元,成交價達1725萬元,髡殘作品價格首次突破了千萬元大關(圖7);同年,他的《清輝滿江》在匡時國際以無底價推出,受到藏家熱烈追逐,經過幾十輪激烈較量,最后被一買家以667萬元收入囊中。2013年中國嘉德推出了髡殘1661年作《為周亮工作山水》立軸,此作原為定遠齋張學良舊藏,估價80萬元—120萬元,結果上拍受到眾多買家爭搶,最后以2357.5萬元成交,高出估價高端近20倍。同年,《江山臥游圖》手卷在保利獲價920萬元。2014年《山中枕石圖》立軸在嘉德以529萬元售出(圖8)。2017年北京保利覓到了石溪1662年作大幅《在山畫山圖》,并在當年“仰之彌高——中國古代書畫夜場”推出。據(jù)專家考證,石溪此作創(chuàng)作跨度長達四年之久,也是他藝術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該作以3565萬元成交,這也是迄今為止他的市場最高價(圖9)。髡殘的書法存世很少,偶有亮相,也有很好的市場行情,2011年他的書法《嘗觀帖》被匡時國際推出,此作為23×46厘米,不到1平尺,估價12萬元—15萬元,上拍后受到眾多藏家的熱烈追捧,以高達235.75萬元成交,高出估價高端15倍之多,令市場為之一振(圖10)。目前,髡殘的作品價格明顯低于八大、石濤,與弘仁不相上下。
然而有趣的是,現(xiàn)代名家張大千多有仿擬石溪的作品(圖11),但大千的這類作品價格甚至要高于不少石溪的真跡,如2010年香港蘇富比推出的1948年作《擬石溪筆法山水卷》獲價1634萬港元;2011年保利推出張大千1947年作的《仿石溪山水》,估價50萬元—58萬元,上拍遭遇瘋搶,最后成交價高達1840萬元,高出估價高端31倍;2015年嘉德推出張大千1948年《擬石溪溪山留客圖》,獲價1725萬元,價格相當可觀(圖12)。
鑒于髡殘在美術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他的作品價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值得關注(圖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