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翻譯家協會在大隱書局以“翻譯家與手稿”為主題,舉辦了2019年度第一場青年譯者沙龍。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主任兼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副館長黃顯功,復旦大學法文系主任、上海翻譯家協會副會長袁莉,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黃福海與上海圖書館館員、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館長助理劉明輝先后作了主題發(fā)言。題目包括《從名家譯稿看譯作文本的生成》《手稿研究與翻譯——以〈包法利夫人〉的開篇第一段為例》和《菲茨杰拉德〈末代大亨的情緣〉版本談》。40余名青年翻譯家、文學翻譯工作者和文學翻譯愛好者參加了沙龍,并在討論交流階段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經歷。在3個小時的活動過程中,參與者認真記錄,積極參與,并在會后表示,在沙龍上不僅能夠獲得難得的知識,解開學術上的困惑,更重要的是能夠與同行碰撞出火花,獲得新的看待問題的角度,開拓對自己工作有益的社交群體。因為文學翻譯工作者經常是獨自作戰(zhàn)在茫茫書海,不論是查閱浩繁的文獻資料還是斟酌字句,所以由協會搭建的公益平臺、創(chuàng)造的良好交流機會就更為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