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儉英 萬正林 周艷霞 李立志
摘要? ? 在南方利用塑料大棚進行一年兩收葡萄栽培不僅可以提早上市,也更利于休閑觀光采摘。本文詳細介紹了南方塑料連棟大棚一年兩收夏黑葡萄夏季套種菜心、冬季套種萵筍的栽培技術(shù),包括連棟大棚設(shè)計、夏黑葡萄栽培技術(shù)、菜心栽培技術(shù)、萵筍栽培技術(shù),以促農(nóng)增收。
關(guān)鍵詞? ? 南方連棟大棚;一年兩收葡萄;菜心;萵筍;套種
中圖分類號? ? S663.1;S634.5;S636.2? ? ? ? 文獻標(biāo)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6-0069-03? ? ? ? ? ? ? ? ?? ?開放科學(xué)(資源服務(wù))標(biāo)識碼(OSID)
Abstract? ? The way of two-harvest-yearly grape cultivation in multi-span plastic greenhouse would make it earlier for market and better for picking in leisure and sightseeing agriculture.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wo-harvest-yearly grape intercropping Chinese cabbage(in summer) and asparagus lettuce(in winter)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key techniques included the design of multi-span plastic greenhouse,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Xiahei grape,Chinese cabbage and asparagus lettuce,so as to achieve rural income promotion.
Key words? ? southern multi-span greenhouse;two-harvest-yearly grape;Chinese cabbage;asparagus lettuce;intercropping
一年兩收葡萄栽培技術(shù)已經(jīng)成為南方葡萄栽培的主要技術(shù)之一,在年均氣溫20 ℃以上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主要采用“兩代不同堂”的栽培方式,是指夏果采收后利用破眠技術(shù)使休眠芽在當(dāng)年夏季又萌芽開花結(jié)冬果[1]。由于該技術(shù)的廣泛推廣,極大地推動了廣西葡萄種植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目前廣西葡萄栽培面積已經(jīng)達到3.33萬hm2,成為廣西七大類特色水果之一,其中夏黑已經(jīng)成為一年兩收葡萄栽培的主要品種之一。利用塑料大棚進行一年兩收葡萄栽培不僅可以提早上市,也更利于觀光采摘。為進一步探討設(shè)施園藝作物的立體栽培模式,提高土地和設(shè)施的利用率,筆者進行了夏果采收后套種菜心、冬果采收后套種萵筍的大棚葡萄蔬菜間套種栽培試驗,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避免蔬菜生長影響葡萄田間管理的操作,增加農(nóng)民收入[2]。通過研究總結(jié),現(xiàn)將其間套種栽培技術(shù)進行詳細介紹,以期為大棚葡萄蔬菜間套種栽培提供參考。
1? ? 塑料連棟大棚設(shè)計
大棚南北走向,長40 m、寬24 m,沿東西方向分為3 跨,每跨寬8 m,肩高2.5 m,棚頂高4.5 m,棚頂向西面開天窗散熱;棚四周及天窗均安裝有防蟲網(wǎng)和卷膜器,夏秋季可卷膜通風(fēng)散熱,冬春季可扣棚保溫增溫。在大棚內(nèi)距地面2 m處拉鋼線,用于葡萄爬蔓,南北向的鋼線間距0.5 m,東西向每間隔2 m拉1根受力鋼線,使鋼線呈“井”字平棚架。
2? ? 夏黑葡萄栽培技術(shù)
2.1? ? 整地
在棚內(nèi)挖4條南北走向的定植溝,其中東、西2條定植溝離棚邊0.5 m,中間2條定植溝在水槽正下方。定植溝規(guī)格為38 m×1 m×1 m(長×寬×深),中間2條定植溝應(yīng)距離大棚立柱0.5 m。在定植溝施入有機肥60~75 t/hm2、鈣鎂磷肥1 500 kg/hm2、石灰750~1 500 kg/hm2作為底肥[3]。
2.2? ? 苗木移栽
3 月上旬定植苗木,在定植溝內(nèi)按株距2 m的間距種植,每條定植溝種植20株,在離苗木根部10~15 cm處垂直插入1根2.3 m的細竹竿,竹竿頂部綁在鋼線上固定,作為葡萄的輔助引蔓。定植后澆透水。
2.3? ? 定干定枝
當(dāng)年定植的苗木萌發(fā)后,只留單蔓生長,主蔓2 m以下的副梢全部抹除。東、西棚邊的葡萄苗,待苗長至架高時,向棚內(nèi)方向引蔓,在主蔓距棚邊2 m長時摘心,留2個副梢,培育成2條主蔓,分別向南北走向引蔓培養(yǎng)結(jié)果母枝。種植在水槽下方的葡萄苗,待苗長到1.8 m時摘心,留頂端2個副梢東西走向引蔓,在距水槽2 m處摘心,每個新梢再留頂端2個副梢,培育成2條主蔓,分別向南北走向引蔓培養(yǎng)結(jié)果母枝。所有南北走向的枝條長90~100 cm時摘心,摘心后頂端一個副梢留3~4片葉反復(fù)摘心,控制新梢生長,其余副梢留1片葉后摘心,培養(yǎng)成第2年的結(jié)果母枝。
2.4? ? 夏果管理
2.4.1? ? 冬季整形修剪。根據(jù)植株長勢留6~10個芽,使冬季整形修剪后結(jié)果母枝均勻分布,確保萌發(fā)的新梢每20 cm有往東西生長的2個結(jié)果枝。修剪后按結(jié)果母枝的走向平綁在鐵線上。
2.4.2? ? 破眠催芽。冬季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進行破眠催芽,用50%單氰胺20倍液催芽,留頂端2個芽不點。在催芽處理前后1 d內(nèi)要充分灌水,保持定植溝土壤濕潤。
2.4.3? ? 整枝。抹去長勢極旺的梢、弱芽及副芽,選擇健壯、帶花穗的枝條向東西走向引蔓,枝條間隔20 cm,用細鐵線固定在鋼線上,保證枝條不重疊、不缺枝,使葉片受光均勻。當(dāng)枝條長至1.9 m時摘心,摘心后頂端一個副梢留2~3片葉反復(fù)摘心,控制新梢生長。
2.4.4? ? 疏花、疏果、套袋。于開花前5 d,將副穗剪除,穗末剪除2/5左右,使整形后每一花穗留15~18段支穗。當(dāng)果粒長至黃豆大小時(花后15 d左右)開始疏果,將傷果、病果、小果及畸形果除去,每個果穗的留粒數(shù)在40粒左右。疏果后即可套袋。
2.5? ? 冬果管理
冬果的主要栽培技術(shù)與夏果基本一致,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催芽時間。夏果采收后,立即清理樹上的殘果,使樹體經(jīng)過1個月左右的恢復(fù)期后才能修剪枝條,修剪時每個枝條保留10個芽。在南寧市于8月中旬點藥催芽,催芽時只點頂芽。
2.6? ? 水分管理
葡萄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其他果樹高,且耐水性弱。葡萄修剪后遇較干旱的天氣時,應(yīng)立即灌水,以促進萌芽,尤其在施肥后更應(yīng)配合灌溉才能充分發(fā)揮肥效。大雨后注意及時排水,排水不良的園地應(yīng)于冬季修剪前設(shè)置暗管排水。
2.7? ? 肥料管理
2.7.1? ? 基肥。基肥以有機肥和磷化肥為主,配施硼、鎂等中微肥,在冬果采收果樹進入休眠后施用[4]。可施有機肥30~45 t/hm2、鈣鎂磷肥750~1 200 kg/hm2、硼砂450~750 kg/hm2、復(fù)合肥(15-15-15)3 000~3 750 kg/hm2。
2.7.2? ? 追肥。追肥分3次施用,分別為坐果肥、膨果肥、著色肥。在果實坐穩(wěn)后抓緊施用坐果肥,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在果實膨大期施用膨果肥,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在果實開始轉(zhuǎn)色時施用著色肥,全部施磷、鉀肥,不施氮肥[4]。
2.7.3? ? 葉面肥。葡萄生長期間,可結(jié)合噴藥進行根外追肥。一般是花前、花后噴0.3%尿素、0.2%~0.5%硼砂和0.2%磷酸二氫鉀各1次;果實膨大期噴0.3%磷酸二氫鉀2次;著色期交替噴施0.5%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2~3次。
2.8? ? 病蟲害防治
葡萄屬于溫帶果樹,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下生長極易發(fā)病,生產(chǎn)上以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5]。一般情況下,在冬季修剪清園后,全面(包括地面)噴1次3 °Bé石硫合劑或1∶0.7∶200波爾多液,以降低病菌越冬基數(shù);在萌芽后花開前,噴1次40%多菌靈600倍液+1.5%愛福丁3 000倍液,防治黑痘病和螨類危害;花后20 d左右,噴1次80%科博1 000倍液,然后果穗套袋;進入高溫高濕季節(jié),葡萄易感黑痘病、霜霉病和白腐病,應(yīng)及時噴科博、福星、速克靈、粉銹寧、退菌特等藥劑,注意交替使用各藥劑。施用農(nóng)藥時,一定要把葉面、葉背、樹干全部噴到,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除蟲防病的效果。以上各種藥劑須注意交替使用,以避免病蟲害產(chǎn)生抗藥性。在采前15~20 d停止用藥,并進行合理修剪、疏枝,改善架面的通風(fēng)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3? ? 菜心栽培技術(shù)
3.1? ? 育苗
選擇早熟的品種,如四九菜心,于葡萄夏季修剪前12~16 d,即8月初進行育苗。選用商品化的育苗基質(zhì)、72孔穴盤進行育苗,每穴點種1~2粒,出苗后7 d左右間苗。在育苗期注意保持基質(zhì)濕潤,待幼苗長至4~5 葉1 心時移栽。
3.2? ? 整地做畦
在距離葡萄根部50 cm的位置開始按南北走向整地做畦。將泥土打碎,用腐熟有機肥30 t/hm2或生物有機肥22.5 t/hm2作基肥,將基肥與泥土混勻。整平畦面,按畦面寬120~140 cm做畦,溝寬30~40 cm,畦高25~30 cm。
3.3? ? 移栽
在葡萄夏季修剪完成后、菜心幼苗長至4~5 葉1 心時移栽,株行距為10 cm×13 cm。
3.4? ? 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度在70%~80%之間。結(jié)合中耕薄施水肥,第1次施肥在移栽成活后,施尿素45 kg/hm2+復(fù)合肥(15-15-15)75 kg/hm2,此后每隔5~7 d施1次肥,每次施復(fù)合肥(15-15-15)225~300 kg/hm2。
3.5? ? 病蟲害防治
夏季高溫多雨,是病蟲害最嚴重的時期。菜心的主要蟲害有黃曲條跳甲、菜青蟲、吊絲蟲等,主要病害有霜霉病、黑斑病、軟腐病等??捎?%抑太保乳油4 000倍液、20%氰戊菊酯2 000~4 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輪換噴施防治蟲害??捎?2%農(nóng)用鏈霉素4 000倍液、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53%金雷多米爾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輪換噴施防治病害。
3.6? ? 采收
在菜心主薹高度與葉片頂端高度齊平時采收。
4? ? 萵筍栽培技術(shù)
4.1? ? 育苗
選用耐低溫的紅皮紅葉品種,于葡萄冬季修剪前1個月,即12月中旬進行育苗。選用商品化的育苗基質(zhì)、72孔穴盤進行育苗,每穴點種1~2粒,出苗后10 d左右間苗。在育苗期注意保持基質(zhì)濕潤,待幼苗長至4~5片真葉時移栽。
4.2? ? 整地做畦
在距離葡萄根部50 cm的位置開始按南北走向整地做畦。將泥土打碎,用腐熟有機肥30 t/hm2、過磷酸鈣450~600 kg/hm2或復(fù)合肥450 kg/hm2作基肥,將基肥與泥土混勻。整平畦面,按畦面寬120~140 cm做畦,溝寬30~40 cm,畦高25~30 cm。
4.3? ? 移栽
在葡萄冬季修剪完成后、萵筍幼苗長至4~5片真葉時移栽,株行距為20 cm×25 cm。
4.4? ? 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度在70%~80%之間。結(jié)合中耕薄施水肥,移栽成活后,每15 d施肥1次,前期施尿素30 kg/hm2+復(fù)合肥(15-15-15)75 kg/hm2,后期每次施復(fù)合肥(15-15-15)150~225 kg/hm2。
4.5? ? 病蟲害防治
冬季萵筍以病害為主,主要有菌核病、軟腐病、霜霉病等,主要蟲害有菜青蟲、蚜蟲等??捎?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農(nóng)用鏈霉素4 000倍液輪換噴施防治病害??捎?%抑太保乳油4 0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1 000~2 000倍液、3%啶蟲脒乳油3 000~5 000倍液輪換噴施防治蟲害。
4.6? ? 采收
當(dāng)萵筍的心葉與外葉齊平時可進行肉質(zhì)莖采收。
5? ? 參考文獻
[1] 白先進,陳愛軍,曹慕明,等.南方葡萄一年兩收栽培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J].園藝學(xué)報,2015,42(增刊1):2605.
[2] 薛義霞.設(shè)施園藝作物的立體栽培模式[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05(6):24-26.
[3] 李萍,劉吉政,蔣啟斌.夏黑葡萄一年兩收高效栽培技術(shù)[J].南方園藝,2011,22(5):26-27
[4] 劉金標(biāo).優(yōu)質(zhì)鮮食葡萄的引種觀察及其一年兩收栽培試驗[D].南寧:廣西大學(xué),2013.
[5] 鄧杰玲,鄧儉英,李立志,等.溫室美人指與卡特蘭花果立體栽培技術(shù)[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3,1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