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古代戒指慢慢的變得樣式多樣,除了作為裝飾物外,戒指還具有很多實際的用途。本文旨在介紹戒指的演變,介紹了戒指裝飾之外的多元化用途。
【關(guān)鍵詞】戒指 ?樣式 ?裝飾 ?用途 ?文化背景
【中圖分類號】TS9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0-0247-02
戒指的使用歷史悠久。大量文獻表明,自秦漢時期,我國婦女佩戴戒指已經(jīng)十分普遍。
“戒指”一詞的廣泛使用始于明代?!敖渲浮庇址Q“指環(huán)”、“約指”、“指鐲”、“指釧”等。兩晉南北朝時期,戒指名為指環(huán),如《晉書》卷九七《大宛國》記載:“其俗娶婦先以金同心指環(huán)為聘?!泵鞔娜硕稼鲈谄渲鳌度噘樄P》“戒指”條目中詳細介紹了戒指名稱的由來和戒指的使用方法:“今世俗用金銀為環(huán),置于婦人指間,謂之戒指。[1]戒指作為手指上裝飾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竟然增加了如此多的內(nèi)涵。顧起元《客座贅語·女飾》:“金玉追煉約于指間曰戒指?!盵2]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戒指的樣式也隨之變得更加繁復多樣,其用途也具有多樣化的趨勢。
一、戒指是古代婦女避諱的標志
戒指最先盛行于宮室之中。古代皇帝嬪妃眾多,輪流侍奉皇帝,進入宮廷當值。當她們以禮節(jié)進御帝王時,必須經(jīng)由女官登記?!对姟纷?,古者后妃群妾以禮進御于君,女史書其月日,授之以環(huán),以進退之。生子月辰,以金環(huán)退之;當御者,以銀環(huán)進之,著于左手;既御者,著于右手。事無大小,記以成法。則世俗之名戒指者,有自來矣。”女官提前向各位嬪妃發(fā)放兩種指環(huán),一種材質(zhì)是金,一種材質(zhì)為銀。如果妃嬪當值,則把銀環(huán)戴在左手手指上,如果當值后,則將銀環(huán)戴到右手手指上。如果某一位妃嬪懷孕在身,不能接受帝王的臨幸,那么不用明說,只需要將金環(huán)戴到左手手指上,可以起到禁戒、提醒的作用。帝王見到之后,自行回避,女官見了也不再列這位嬪妃的姓名。據(jù)此,則可知指環(huán)在周朝只是宮廷后妃等才可以佩戴。凡育有子嗣的戴金指環(huán);銀環(huán)則是未有子嗣或者未曾為君主伴過宿的女子。左手戴銀戒指,則未曾伴宿;右手佩戴,則已為君主伴宿過。一看指環(huán)便知曉嬪妃的情況。由此可知,最初的指環(huán)還不是裝飾品,而是古代宮廷嬪妃所用來避諱的用品。
戒指傳到民間以后,功能大同小異,為婦女在懷孕期間所佩戴的東西,借此以告誡自己的丈夫,在此期間應(yīng)當戒止夫妻生活,故又稱為“戒指”。清代王應(yīng)奎的 《柳南隨筆》中記載:“又相傳古者婦人,月經(jīng)與娠則戴,否則去之?!彼J為戒指流傳到了民間后婦女在月經(jīng)期和懷孕期戴用。指環(huán)在這里起到了用以告誡丈夫在此期間應(yīng)“戒止”房事的功用。故稱指環(huán)為“戒指”。至于未嫁的女子,則無需佩戴。由上可見戒指從宮廷用品發(fā)展到了民間用品,其使用范圍是擴大的。
二、男女之間愛情、婚嫁見證物
戒指流傳到了民間后,除了作為禁戒之物,還作為裝飾品,更作為男女青年之間愛情的信物。戒指男女之間互相饋贈,海誓山盟,以此立證。有這樣一則歷史故事,唐人韋皋在江夏出游,在館舍中結(jié)識了神女玉簫,兩人彼此愛慕,韋以戒指贈送,約定七年后再會……成為戒指史上的一段佳話。
戒指的名稱,隨著其功能的變化而變化。訂婚是婚姻的約定,故“指環(huán)”或“戒指”就有了“約指”這一名稱?!赌鲜贰ず箦鷤鳌分杏杏涊d:“帝贈金指環(huán),納為貴妃”。到了隋唐時期,男女之間結(jié)為伉儷饋贈戒指成了傳統(tǒng)。以戒指作為定情或定婚信物在明代則更為常見,已經(jīng)成為普遍的一種現(xiàn)象。在封建社會,男女雙方結(jié)為夫婦離不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有些開明的父母依舊給子女一些自主選擇權(quán)。在確定婚事之前,相親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相親這一環(huán)節(jié),男方有著一定的決定權(quán)。如若男方滿意女方,同意這門婚事,就留下戒指等禮物作為信物。倘若這門婚事由父母做決定,男子一方需給女子一方送禮物,這些禮物是定親用的??梢?,定婚戒指一般是由男子一方送給女子一方的。如若是用于定情,女子一方可以送給男子一方。明代馮夢龍在其《掛枝兒》中寫道:“這幾般表記兒送與哥哥作念……戒指兒戒游手,荷包兒謹浪言?!盵3]在這里戒指除了具有定情信物的作用,還具有戒除與其他異性的身體接觸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用于定婚戒指的數(shù)量,少則一對,多則六個,或者更多,其中又以四個為主。在宋代,戒指在民間作為婚姻聘禮之一。清代,戒指在宮廷婚嫁聘禮中登場,并逐漸成為大眾訂婚的紀念品。
三、戒指用來表達祝壽祈福的美好寓意、表達個人志向及表征身份
戒指的大小可以別富貴,紋飾也有不同的象征意義。紋飾分兩類:一種是鷺鷥蓮花紋、鴛鴦紋等祥瑞紋飾,這一類紋飾象征著夫妻恩愛有加;另一類是祝壽題材的瑞兔紋、靈芝紋及蟾蜍紋等紋飾。這一類紋飾象征了長壽、有福。瑞兔與長壽相關(guān)聯(lián),當是來源于 “瑞兔搗藥”神話故事,故事中瑞兔為神仙們搗制長生不老之藥。這一紋飾自然是祥瑞的象征。瑞兔紋、靈芝紋及蟾蜍紋,具有以上這些紋飾戒指很有可能是晚輩為長輩壽禮而專門打造的,是小輩給長輩祝壽時準備的禮物。第二類紋樣設(shè)計相對來說比較個性化,用以表達個人身份或表明個人的追求與志向。戒指圖案可以依據(jù)佩戴者身份專門進行設(shè)計。明清時期較為流行的裝飾紋樣是“耕讀漁樵”這一紋飾?!案x漁樵”這一紋飾描繪凡人凡間的生活?!案x漁樵”這一紋飾,被文人士大夫用來表達他們歸隱之志;表達他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意;表達他們對閑適淡泊人生的自得之情。有的戒指上有 “忍”、“耐”等字樣,用來表達戒指擁有者崇尚儒家風范,至少說明他以此明志。明曾出土過兩枚玉扳指,形制與清代扳指別無二致,應(yīng)為清代扳指的先聲,其實際使用功用也已削弱,扳指是清代貴族男子佩戴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扳指一開始具有實用性,在拉弓射箭時使用,佩戴玉石的扳指用以保護自己的手指。玉扳指,原本為滿族的一種飾品,后來清統(tǒng)一后,這一特色文化漸漸普及。后來,扳指就作為一種首飾存在。作為裝飾,它是權(quán)貴的象征。扳指可以彰顯自己的身份。一般普通人佩戴的扳指材料多為白玉,而貴族佩戴材料則為翡翠。玉扳指還有文、武扳指之分:文扳指在戒面上雕琢成詩句或花紋;武扳指則戒面為素面。
四、戒指可作為財物用以賞賜、贈送他人,還可以作為禮物用于請托或感謝
戒指材質(zhì)大多為金銀或名貴的寶石,戒指也可以作為財物,通常這類戒指的價值較高,用來作為請托、辦事或是用來作禮物或賞賜使用。
五、戒指寄托了情人之間無限的相思
由于環(huán)與還諧音,戒指作為饋贈之物,還期待著對方早日還鄉(xiāng)之意,也因為它是環(huán)狀,循環(huán)無終極,寄托了情人之間綿綿不絕的相思之意。
六、美好的寓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戒指受人們的喜愛程度加深。尤其深受廣大婦女的鐘愛,這都是因為戒指蘊含著美好的寓意。戒指是愛情的見證;幸福的象征。
七、戒指的當代意義
現(xiàn)在人們佩戴戒指,其意義已距其本意甚遠。今天女性佩戴戒指,是為了顯示美貌和張揚個性;對男性來說,戒指則彰顯風度和具有印章之功能。在浙江溫州,做生意男子經(jīng)常戴金戒指。戒指形制于女性戒指不同,他們佩戴的戒指又寬又大,有時手指上要戴好幾枚,這幾枚可以隨時取下其中一枚作為禮物贈送他人。其中有一枚在戒面上刻有名字。這枚刻有名字的戒指可以在他們談生意簽合同時,當印章用。據(jù)此可知,男款戒指的起源或與印章有關(guān)。
古代的戒指既可以用金屬等具有延展性的東西鍛造而成;也可以是貴重、稀有的材料制成如瑪瑙、玉石、水晶、象牙等。根據(jù)所佩戴戒指的材質(zhì)便可看出佩戴者的地位與財富。戒指樣式繁復多樣,做工優(yōu)良精美,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幅鮮活生動的生活畫卷,為我們展現(xiàn)了多姿多彩的歷史畫面。
由上文介紹可知,戒指是人們?nèi)粘I钪袠O為常見的裝飾品。戒指還具備其它的功用。它是愛情的見證;是男女定情的信物;是饋贈佳品;是身份的象征物;是貴族及士大夫們明志的表征;是人們美好的生活愿望的寄托;表達著無盡的相思;寄予了美好的寓意。時至今天,戒指不僅是裝飾品和紀念物備受青睞,而且還能傳遞著各種信息,具備更為強大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都邛.《三余贅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第 6頁
[2]顧起元.《客座贅語》,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年,第 96 頁
[3]馮夢龍.《馮夢龍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年,第122頁
作者簡介:
姚倩倩(1980.10-),女,衡水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