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茹
摘 要 肉牛高熱癥狀疫病是現代牛養(yǎng)殖場中發(fā)生率較高的主要傳染病。該類疫病除了具備高度的傳染性、流行性外,還具有牛體高熱且持續(xù)時間較長的特點,同時還會造成部分牛的呼吸道炎癥,嚴重時可致死,故該疫病嚴重限制了畜牧業(yè)的發(fā)展。由此本文就針對肉牛高熱癥狀疫病的表現癥狀、疫病類型等展開詳細分析,而后又以此展開了對該疫病診斷、防治等環(huán)節(jié)的論述。
關鍵詞 肉牛;高熱癥狀;疫病病因;診斷;防治措施
由于養(yǎng)殖場中的牛往往采用集中圈養(yǎng)的養(yǎng)殖模式,故部分牛常會因缺乏針對性的養(yǎng)殖措施而導致牛體免疫力下降,繼而易患得各類病癥。而高熱癥狀疫病就是現代肉牛養(yǎng)殖場中的常見疫病之一,鑒于該疫病常會對養(yǎng)殖場的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故相關養(yǎng)殖人員就應通過全面化、日?;呐H航】禉z測和牛體體溫檢測工作,再加以一定的疫病防治措施,從而保證養(yǎng)殖場的穩(wěn)定運行與發(fā)展。
1 肉牛高熱癥狀疫病
1.1 表現癥狀
肉牛高熱癥狀疫病主要是指導致牛出現體溫過高或是身體過熱癥狀的疫病,故此類疫病的檢查中常會根據牛的體溫變化情況作為判斷依據。一般來說,牛高熱疫病的發(fā)病率較高,且存在較強的傳染性,往往一頭牛的高熱疫病可傳染給養(yǎng)殖場內的全部牛。由此養(yǎng)殖人員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對牛群進行細致觀察、分析、診斷,進而對病牛進行及早鑒別與處理,最大化的降低疫病傳染。通常高熱病的基本癥狀為身體突發(fā)高熱,若用溫度計對其體溫測量,則體溫通常為40℃以上,并且牛體高溫會持續(xù)數天,同時部分病牛的呼吸道還會出現嚴重的發(fā)炎癥狀[1]。而高熱癥狀常還會伴有一定的并發(fā)癥,如牛的食欲衰減、精神萎靡等,都可能是高熱癥導致。此外,經由上述并發(fā)癥的影響,病牛還會出現如體力不支、牛體瘦弱、運動失調等情況。
1.2 疫病類型
現階段發(fā)現可導致牛高熱癥狀的疫病類型較多,諸如牛流行熱、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牛病毒性腹瀉等都會導致牛體溫度不同程度地升高。比如牛病毒性腹瀉就是常見的熱高熱癥狀疫病,患上該病的牛體常會出現體溫突然升高的情況,并會一直保持40℃以上的溫度無法降低,這一發(fā)熱情況通常會持續(xù)一周左右,并伴有食欲降低的并發(fā)癥。同時牛病毒性腹瀉在導致牛出現發(fā)熱、腹瀉等不良情況的同時,還存在較高的牛體致死率和較高的胎兒致死率。由此,為了保證養(yǎng)殖場的穩(wěn)定運行,就需要養(yǎng)殖人員能夠根據牛體癥狀的不同,繼而分辨出導致牛高熱癥狀的具體疫病。
2 病因分析
通常來說,肉牛高熱癥狀疫病的主要病因均是來源于細菌、病毒的感染,并且基于細菌、病毒的感染,與環(huán)境有一定影響,進而導致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入侵牛體,從而導致肉?;加懈邿岚Y狀的疫病。同時,部分飼養(yǎng)管理工作的不科學、不規(guī)范等情況,也可能導致牛體免疫能力的減弱。再加上牛類即便接種疫苗,其體內的抗體也仍處于較弱水平,故牛體往往要面對諸如牛偽狂犬、牛流感、牛鏈球菌等各類疾病,這就導致出現高熱癥狀的病牛甚至可能是由于多種病原、疫病所導致[2]。尤其在部分未給牛接種疫苗,或是所使用藥物劑量較低的養(yǎng)殖場中,牛更易患有各類疫病。
3 診斷方式
對肉牛高熱癥狀的診斷通常較為簡單,其主要診斷內容往往是牛體的體溫變化與具體的體溫數值。在對肉牛高熱癥狀的檢測中,通常會每天開展兩次牛群體溫測量工作。這兩次體溫測量一般會安排在上午8時到9時之間和下午4時到5時間。一般來說根據牛成長情況的不同,牛的正常體溫也有所不同,如壯牛的正常體溫在38℃左右,而犢牛的正常體溫略高,在38℃到39.5℃間都屬于正常水平。同時,若牛處于陽光下暴曬較久、經過大量運動、飲水后等情況時,立刻進行的體溫檢測其檢測結果往往不具備科學性與實用性,通常應讓牛先休息30min左右的時間,才能進行體溫檢測工作[3]。而且牛體體溫常會隨著晝夜變化而出現相應變化,故在對牛體測量溫度時,通常要將體溫計的溫度甩到35℃以下,并要涂抹少量潤滑油方可使用。此外,由于牛高熱癥狀疫病常存在較強的傳染性,往往只要有一頭病牛沒能及時隔離,就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傳染給全部牛群,故在發(fā)現體溫異常的病牛時,養(yǎng)殖人員應立即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同時在測溫時養(yǎng)殖人員一定要保證測溫工作的全面性,由此才能保證全體牛群的健康。
4 防治措施
通常來說,針對導致肉牛高熱癥狀的疫病類型不同,所采取的防治措施也存在差異。由此在采取防治措施時,養(yǎng)殖人員就應先對病牛病癥的表現情況進行細致觀察,而后再經由綜合性的科學分析,以避免發(fā)生誤診、誤治的問題。
4.1 牛病毒性腹瀉
首先將存在高熱癥狀的病牛進行隔離,而后再根據病牛的表現癥狀確定病牛的所得疫病類型。若確定是牛病毒性腹瀉疫病,則需加強對病牛的護理來緩解疫病癥狀,而后再通過靜脈點滴青霉素或鏈霉素進行治療,并可采用收斂法和補液療法來促進病牛的身體恢復。同時,對未患病牛群也要進行隔離以及抗病藥物添加的形式進行預防,從而避免健康牛群感染相關細菌。
4.2 牛流行熱
在確定病牛屬于牛流行熱疫病后,就應確保病牛的飼喂青草、干草品質和質量較好,并要減少精飼料的投放,從而減輕病牛進食過程對消化器官產生的負擔。而后還應增加病牛養(yǎng)殖區(qū)域的墊草厚度,再加以經常促使病牛翻身,從而預防病牛出現褥瘡的癥狀。而若已出現褥瘡正常,則可投喂適量的抗生素以預防膿性細菌的感染。而在對牛流行熱疫病進行治療時,若牛出現高熱、呼吸加速等情況,則可根據其癥狀強弱選擇注射一定量的退熱劑、鎮(zhèn)靜劑。而對該病的預防中,則采用抗病毒藥物添加的形式將藥物投放到牛群的飲食之中,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對牛流行熱進行預防。
綜上所述,只要采取全面、有效、科學的預防措施,往往就能有效保障牛養(yǎng)殖場的正常運行。而即便有肉牛患得該病,只要及時發(fā)現病牛并采取隔離措施,再經由針對性的治療后,同樣能夠將肉牛高熱癥狀疫病的不良影響控制在最低程度。由此可見,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也為牛養(yǎng)殖場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機遇,相信在未來我國畜牧業(yè)也將有著更深入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阿古達木. 牛高熱癥狀疫病的診斷和防治[J]. 鄉(xiāng)村科技, 2017(16):68-69.
[2] 冉艾, 張斌, 岳華,等. 肉牛溶血性曼氏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耐藥性分析[J]. 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 2018, 40(4):301-305.
[3] 蘆嘉佳. 肉牛高熱癥狀疫病的病因、診斷及防治措施[J]. 現代畜牧科技, 2017(3):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