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萱
我是一名喜歡科學的六年級學生,尤其喜歡電學實驗課。我發(fā)現(xiàn)在連接電路元件的過程中,要在旋鈕式的接線柱上接線、拆線、再接線、再拆線,接線柱上的螺母總是擰下來、安回去,有時不慎掉落就找不到了。這種電路元件使用起來既麻煩又浪費時間,而且裸露在外的線頭很容易扎傷同學的手。于是,我想能不能對電路元件進行改進,讓繁雜的接線過程變得簡單輕松呢?
在一次玩磁鐵時,我受到磁鐵吸鐵現(xiàn)象的啟發(fā),突然有了靈感——如果在電路元件的接線柱上裝上磁鐵,在導線的兩端接上鐵塊不就可以簡便快捷地連接電路了嗎!一時激動的我,馬上動手去做,可是找不到合適的小磁體,材料問題又把我難住了。
老師知道我的想法后,非常支持我,不但提出了建議,還幫我從網(wǎng)上購買了多種小磁鐵。經(jīng)過實驗驗證,一種圓形帶孔的小磁鐵最合適。
我將電路元件上的接線柱全部卸下,將小磁鐵用螺絲釘固定好,制成了新型的磁吸附接線柱。
由于磁鐵并不吸引銅芯導線,隨后我又開始對導線進行改進。我先在導線兩端固定小螺母,可是不太美觀,也不便于制作,最后采用將小鐵釘插入導線的方法,這樣既實用又美觀。
老式的電路元件只能在平面上展示,為了便于對連好的電路進行展示或演示連接過程,我又對磁吸附電路元件進行了升級改進。在電路元件的底部加裝磁體后,磁吸附電路元件不僅可以被吸附在磁力板上,而且方便豎起來展示給同學們。
(本作品榮獲第十二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fā)明獎銀獎。作者:天津市薊州區(qū)禮明莊鎮(zhèn)初級中學學生;指導教師:李闊利、趙寶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