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文
(山西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山西太原030024)
澮河水庫位于曲沃縣史村鄉(xiāng)西吉必村澮河上,系汾河水系一級支流上的一座以農業(yè)灌溉和防洪為主,兼有養(yǎng)殖、旅游等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和泄洪洞及灌溉洞組成。大壩為碾壓均質土壩,最大壩高35.0 m,壩頂長1 320 m,其中主壩長810 m,壩頂寬6.0 m。在壩軸線上游11.0 m 處設置一黏土截水墻(圖1),上游壩坡從下至上為1∶2.75、1∶2.0、1∶2.5,下游壩坡從下至上為1∶3、1∶3.5、1∶2.0。上游壩坡采用干砌石護坡,下設砂礫石墊層;下游壩坡采用草皮護坡,設縱、橫向漿砌石排水溝;下游坡腳設置排水棱體,棱體頂寬1.5 m,上游坡1∶1.5,下游坡1∶2。內坡面設置三層反濾,和壩體接觸的一層為200 mm厚中粗砂,第二層為200 mm 厚砂礫石,第三層為400 mm厚卵礫石。目前,大壩上游壩坡砌石護坡,經多年運行,部分松動;壩后坡面雜草叢生,坑洼不平;大壩下游坡面排水溝基本完好。
圖1 大壩剖面示意圖
本次野外勘察過程中,在壩頂、一馬道和二馬道附近采取了壩體土原狀土樣并在實驗室進行了檢測。
壩體土巖性主要為淺黃、黃褐色低液限黏(粉)土,結構密實,土質不均,呈硬塑-可塑狀態(tài)。天然含水率為10.9%~24.2%;干密度為1.40~1.76 g/cm3;黏粒含量為16.2%~31.9%;孔隙比為0.544~0.941;塑性指數為10.3~17.1;天然壓縮系數av1-2為0.02~0.84 MPa-1,具中等-高壓縮性;濕陷系數為0.001~0.064,自重濕陷系數為0~0.040,0~10 m 范圍內局部具濕陷性;滲透系數為2.02×10-6~1.94×10-4cm/s,具微透水性。鉆孔標準貫入試驗修正后錘擊數為N′為5.5~14.0 擊,平均值為9.5 擊。可知壩體土結構密實,土質均勻,具弱濕陷性和微透水性,土體工程地質條件較好。
壩體土三軸固結不排水剪(CU),取其垂直壓力及相應剪應力的小值平均值,做摩爾圓(圖2),采用最小二乘法兩種方法確定抗剪強度值:總應力條件下:C=43.6 KPa,φ=21.2°;有效應力條件下:C′=29.9 kPa,φ′=28.1°。可知土體抗剪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大壩邊坡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
圖2 壩體土三軸固結不排水剪摩爾圓
據壩體土原狀樣的塑性指數、不均勻系數及滲透變形類型(見表1),可知壩體土的滲透變形類型為流土。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流土型臨界水力比降采用下述公式1 計算,可知壩體土流土的臨界水力比降Jcr為0.89~1.11,平均值為1.01??芍髩螡B透比降符合設計要求,土體滲透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大壩整體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
式中:Jcr——土的臨界水力比降;
Gs——土的顆粒密度與水的密度之比;
n——土的孔隙率(%);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對壩體下游壩坡浸潤線以上低液限黏土進行濕陷性評價。場地自重濕陷量的計算值Δzs 和濕陷量的計算值Δs 分別選用公式2、公式3 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見表2。自重濕陷量為74.0 mm,濕陷量為321.0 mm,場地為自重濕陷性場地,具濕陷性。可知新填壩體土具濕陷性,需進一步觀察。
表1 壩體土滲透變形類型統(tǒng)計表
式中:δzsi——第i 層土的自重濕陷系數;
δsi——第i 層土的濕陷系數;
hi——第i 層土的厚度,mm;
β0——因地區(qū)土質而異的修正系數,本區(qū)取0.50;
β——考慮基底下地基土的受水浸濕可能性和側向擠出等因素的修正系數?;紫?~5 m 深度內取1.5,5~10 m 取1.0,10 m 以下至非濕陷性土層頂面,在自重濕陷性場地,取工程所在區(qū)的β0值0.5。
表2 壩體土低液限黏土濕陷計算成果表
壩體土巖性主要為低液限黏土,呈堅硬-可塑狀態(tài),干密度為1.40~1.76 g/cm3,天然壓縮系數av1-2為0.02~0.84 MPa-1,土質均勻,土體抗剪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滲透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壩體土質量總體尚好。另外水庫一直以來沒有高水位運行,應加強監(jiān)測監(jiān)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