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梔
我就讀的高中是老家縣城的一所知名學校,父母每個月會從學校接我回市里的家。我從小沒離開過父母,外公擔心我無法習慣學校的生活,退休之后又選擇了學校門衛(wèi)的工作,希望能時刻照顧我。
早晨五點半跑到教學樓下的時候,外公已經(jīng)拿著一大串叮當作響的鑰匙在開大門了。中午跑到學校門口的保衛(wèi)室里,發(fā)現(xiàn)外公已經(jīng)煮好了飯菜,連碗筷都替我擺好了位置。天氣驟然變冷的時候,外公會在我下晚自習之后把一摞厚衣被給我,千叮嚀萬囑咐我不要受涼。
這樣的生活持續(xù)了很久,我知道外公的不易,所以一直努力學習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他。偶爾聽到他跟別的同事聊天,他總會自豪地炫耀我的成績,眼里盡是光亮。
我以為我會一直是外公的驕傲。
高三的生活過于熱烈和緊張,身邊的黑馬層出不窮,占據(jù)整整一年的第一名的位置終于在第一次月考后被撼動。我從第一名跌落至班里第11名,第二次月考后跌至班里第15名。自那之后,我對自己愈發(fā)沒了信心,精神也愈加頹廢,第三次月考結(jié)束的時候,我排在班里第19名。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成績跌宕,父母甚至專門跑來學校與班主任面談。聽完老師與父母之間長達兩個小時的成績分析與心理疏導之后,我拖著沉重的腳步從辦公室走出來,遠遠地看見了站在教室門口的外公。強忍了許久的淚水終于決堤,外公那傴僂的身影在淚水中漸漸變得模糊。
我不再是外公的驕傲了。
那個略顯瘦弱的身影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我開始認真地分析自己整個人的狀態(tài)。高一高二的學習環(huán)境相對寬松,周圍的同學大多也自由散漫。高三之后,很多人意識到時間的緊迫性,奮起直追,導致眾多所謂的黑馬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要知道,高考本身就是一個比較的過程,比誰更努力,比誰更優(yōu)秀。這條路上從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而我之所以不斷退步,并不是我沒有努力,只是努力得還不夠。
當所有人都在拼命往前跑的時候,你只有跑得更快,才能第一個沖到重點線。雖然很討厭那種時刻繃成一根弦的緊張生活,但我不得不實實在在地付出行動、付出汗水。為了外公,也是為了我自己。我想重新做回讓他驕傲的外孫女。
高三畢竟不同于前兩年,人的精神、心境和抗壓能力都會發(fā)生變化,所以需要一個全新的狀態(tài)去迎接這一年,而這個狀態(tài)意味著全心全意的付出、永不言棄的執(zhí)著以及清醒堅定的頭腦。為了達到這個狀態(tài),我先去校內(nèi)小商店里買了幾本關(guān)于高考的雜志,從頭到尾讀完學長學姐的高考經(jīng)驗,用他們的真實生活經(jīng)歷給自己加油。然后抽時間整理了所有的學習資料,扔掉無用的書和試卷,在這個過程中,我盡力讓自己的大腦保持空白,不去想上一次考試得了多少分,或者下一堂課老師會講什么??瞻谞顟B(tài)就是最好的放松狀態(tài)。而整理的意義在于,當生活變得井井有條的時候,我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某一件事情。最后,我把自己理想中的學校貼在書桌的顯眼處,因為目標會讓人變得清醒又執(zhí)著。畢竟是高三的學生,對自己的成績也已經(jīng)有了一個大體的認知,選擇的目標學校一定是切實可行的,那種遙不可及的目標其實就是一個空洞的符號。
在某種程度下,一個人的心理狀況甚至比學習能力更重要。三次成績下滑之后,我深深地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我一直很在意自己的感受,盡量不產(chǎn)生負面情緒以影響學習狀態(tài),無論老師對我是夸獎還是責罵,我都會盡力做到忽略,讓那些話語化作耳邊的一陣風,轉(zhuǎn)瞬即逝。其實,成績的退步以及老師與父母的勸導都給了我不小的壓力,但壓力即動力,那段時間,我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努力一定會有回報,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所以我不遺余力地汲取知識。早晨跑到教學樓下,遠遠地看見外公手中的手電筒在黑夜中閃著刺眼的光,隨著熟悉的鑰匙聲響,外公打開教學樓的大門,我跑進教室晨讀,片刻不停歇。像是心有靈犀一般,外公知道我學習緊張,每到飯點會直接把餐盒送來教室,看著我大口吃完才放心離開。因此節(jié)省下來的很多學習時間,我都充分利用,背語文詩詞,背英語短句,或者攻克一道數(shù)學題。一天二十四小時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能做的,是比別人有更高的利用率。加快做題速度,一眼就懂的基礎題直接略過,多做一些自己不熟練并且能從中學到理論或方法的題目。穩(wěn)扎穩(wěn)打,不懂就問。但同時,我會注意減少自己詢問老師的次數(shù),獨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學習能力。一道題,除非它比較偏,不然它一定可以在課本上找到出處,我若是不會的話,就證明大腦里的課本知識不夠扎實,還要繼續(xù)穩(wěn)固。
一模考試結(jié)束之后,我又一次站回巔峰,外公拿著我的成績單看了好久好久。大概就是憑著外公給我的這股精神動力吧,直到高考結(jié)束,我沒有一刻松懈。我一直堅持自己的學習方法,心無旁騖地一路向前,有了問題不管是生活上的還是學習上的,都會及時跟老師溝通。最終我拿到了心心念念整整三年的理想大學錄取通知書,而外公,也終于可以心滿意足地退休了。
為了高考,我們幾乎參加了數(shù)百次考試。而在這無數(shù)次考試中,總會有那么一兩次的結(jié)果,好也罷,壞也罷,都像是平靜生活中突如其來的一枚炸彈,格外刺激神經(jīng),卻也能讓你比任何時候都認清自己備考的實力和狀態(tài)。
我從來不覺得一次或一段時間的成績下滑是件壞事情,一直站在最高的位置會滋生內(nèi)心的自負感和高傲感,會在自己編織的夢境里迷失。在低處才能仰望更廣闊的天地,明確下一步前進的方向。人在傾注全部心力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哪能沒有挫敗和難過呢?就算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十全十美的一帆風順,我也不希望那是自己所經(jīng)歷的生活。畢竟,天黑才能看得見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