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敵,從字面上講,應(yīng)該是天然的敵人吧!譬如青蛙和蚊子、貓和老鼠、老鷹和兔子。有人將這種概念引申到社會學意義上,推出警察與小偷、城管與小販、老師與學生等。我不敢說這種推導(dǎo)有多規(guī)范而嚴謹?shù)膬r值,但這種類比,倒是將天敵的基本屬性描述得很貼切。天敵是由一強一弱兩個對立生命體構(gòu)成,強者對弱者的命運具有決定性操控能力,二者的仇恨與敵對是從娘胎中便由遺傳基因決定的,不可調(diào)和。
這種概念不是從教科書中得來,而是我想當然的結(jié)果,幾十年如一,基本不變,直到我見到那一胖一瘦兩個相互恨之入骨的鄉(xiāng)下女人。她們倆符合天敵的一切標準,每次見面,都會看對方不順眼而惡言相向。所不同的是,她們都是弱者,都不具備改變對方命運的能力。如果她們能像貓頭鷹與老鼠般實力懸殊的話,我想她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將對方撕碎。
兩個女人,何以結(jié)下如此深重的仇怨呢?這還得從她們的職業(yè)說起。胖女人是菜販子,無證,城管上班,她下班,每天最佳活動時間早是晨約6點至7點半,7點半一過,再好的菜也就要忍痛大甩賣了。周圍的市民也漸摸準了路數(shù),一般都是踩著點來買便宜菜,讓她原本不高的利潤大打折扣,有時,因為賣得太投入而忘記城管已至被繳了秤,那就連本也保不住了。按道理講,她最恨的人應(yīng)該是城管,這才符合一般規(guī)律。
瘦女人是街道保潔公司請的臨時工,負責分片管理胖女人賣菜的那段街道,每天凌晨4點開始工作至上午,工作目標是在天亮前將街道清掃干凈并通過驗收,不能留絲毫的殘渣和紙屑。
這樣,兩個女人便有了沖突的時間和由頭。胖女人的菜屑,不可避免地要落在瘦女人掃過的街道上,瘦女人于是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領(lǐng)導(dǎo)的批評和處罰,這些都還不算可怕,最嚴重的是,次數(shù)多了,領(lǐng)導(dǎo)就會認為她偷懶而要喊她走人——這可是萬萬不能的,因為她每月五六百元的工資,是讀大學的女兒不可缺的生活費用。她和老公分工,一個管學費,一個管生活費。這個工作是她千辛萬苦碰腫了頭才勉強得來的,她絕不能丟掉,她必須好好保護它,而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將那個屢勸不聽的胖女人趕走。
胖女人每天凌晨2點多從家里出走來,騎十幾公里車從三環(huán)路外的批發(fā)市場進貨,然后拉到好不容易找到的這個城管盯得不是太緊的僻靜小街上來賣,而且也有一批固定客戶,豈肯被瘦女人幾句話一說就丟了。她每天這三四十元的辛苦錢,是兒子讀大學的費用,那可是她唯一的盼頭和希望,怎么可以輕易放棄!
兩個女人的斗爭便由暗到明由靜到動地展開了。胖女人由最初不小心地小范圍扔菜屑到后來故意地大范圍扔菜屑;瘦女人則一面在后面清掃,一面咒罵,甚至揚言要打電話找城管。這不僅沒有鎮(zhèn)住胖女人,反而將胖女人對城管的新仇舊恨全部激發(fā)起來,發(fā)泄到面前這個和城管一樣穿著黃馬褂的女人身上;像受了人欺侮的麻雀,往稻草人身上拉屎一樣,把氣撒在她身上。
兩個人也許在鄉(xiāng)下都是吵架高手,水平旗鼓相當且各有妙招,成為我家樓下的一道風景,很多時候,我?guī)缀蹩梢韵衤狋[鐘一樣,按她們的爭吵起床送女兒上學。
這兩個身世相近、收入差不多、同處于社會最底層的中年女人像天敵一樣相互憎恨著,她們彼此怨毒的咒罵,成為扎進都市寧靜早晨的一根木刺,給看似和諧的空氣中,注入一股難以抹殺的不和諧氣息。
(薦自微信公眾號“曾穎眼中的世界”)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