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忱
留學熱高燒不退的連鎖反應之一,是海外陪讀群體的逐漸壯大。陪讀家長們放棄國內(nèi)原本優(yōu)越的生活,花費多年的積蓄,漂洋過海全身心撲入到海外陪讀的事業(yè)中,她們是旅居海外的華人中一個特殊的群體,也是一種現(xiàn)象,一種生活狀態(tài)。
新加坡賬本
張紅是記者大學時的閨蜜,今年七月的一天,接到她回國的電話,相約在茶社小聚。
她把冰茶擺在玻璃茶幾上,順手拉來一只帶軸輾的小沙發(fā),很舒服地坐在我的對面。
“怎么樣,‘陪讀媽媽的感覺?”我笑著問。
她眼睛一抬:“每個到國外的陪讀媽媽,都是陪著孩子奔著留學去的,有的真是為學知識;有的為了想要移民;有的是逃避高考的恐懼;有的是盲目地尋找……”我立刻轉過臉,看著好朋友,“你又是為什么而去?”
“你也知道,我女兒腦子不聰明學習更是一般,請了一對一家教,成績?nèi)匀粵]任何起色,一提高考就緊張,每天都問我,能不參加高考嗎,能直接出國留學嗎?” 張紅說,去國外讀書,完全是孩子自己的想法,也是被逼無奈。
一年前之所以選擇到新加坡陪讀,是因為新加坡有“母子陪讀”留學政策,允許17周歲以下學生母親陪讀,可以陪讀到學生進入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或政府大學為止。
張紅說,當年在樟宜國際機場時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周圍是擁擠的人群,各色人種,各種身份,伴隨著幾個小時前才離別親人的傷感,她茫然無措?!芭畠焊嬖V我請別人讓路時得說‘Excauseme(請原諒),但我撞了別人,別人先說‘Excauseme時,我卻張口結舌,一著急,差點冒出中文來?!?/p>
她坦言,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是陪讀媽媽面臨的最大問題。一方面要應付語言不通,環(huán)境不同而產(chǎn)生的巨大落差,一方面要照顧好孩子,不能有任何閃失;同時為了減輕國內(nèi)老公的壓力,還要盡量節(jié)省花錢,心理負擔很重。
“在我們中國,陪讀媽媽是對樂于犧牲個人事業(yè),陪伴孩子成長的母親們的尊稱,可是在新加坡卻因為一些陪讀媽媽的負面新聞,成了不大光彩的代名詞?!睆埣t流露出一種無奈,“說不失落是假的,可是為了女兒……”
在新加坡,只要給中介交一定的費用,中介就負責給留學生租房子。
“中介為我們提前租好的房間是三室一廳,住了十八個人,加上房東一家四口就是二十二個人,你知道我喜歡清靜,要知道在國內(nèi)我一家三口可是住四室二廳,我不滿意當然要去找房東理論,你猜房東怎么說?!睆埣t喝了口茶說,“房東的話快氣死我了,說這有空調(diào),有衛(wèi)生間,陪讀的,還想咋的?”
張紅說,她頓時有種被降低了人格的感覺,但想起了丈夫“出門在外不容易,什么事都不要鬧大了”的告誡,只能忍了。
新加坡雖然是華人社會,但實行英文教學,很多初次留學的中國學生都很難通過入學考試,主要是英語過不了關。
初到新加坡女兒參加了幾次考試,結果都沒考上,這讓張紅開始了極度焦慮,而后的日子就是不斷地找學校、換住所、找學校,再換住所,直到后來,孩子總算考進了一所理想的學校,學費雖然很高,但也只能這樣了。
“不知道哪輛車通哪里,就背著個包沒目標地走?!睆埣t說,“經(jīng)歷那半年的時間,女兒變得特別懂事,感覺突然長大了很多。 有一天忙于奔波各個學校的考試,一天沒顧上吃東西了,我就咬咬牙花六十塊人民幣,想給她買碗肉絲面。孩子說,‘媽,要是沒錢就不用給我買這個,買個饅頭就行了?!?/p>
“這一刻我永遠記得,不會忘記,如果沒有陪讀經(jīng)歷根本體會不到當時的感受。”張紅說這話時眼里一直含著眼淚。
“近兩年不只留學的學費漲了、交通費漲了、房租也漲了。前兩年,一間組屋房間的房租是400元,現(xiàn)在已漲到一千多,但是為了孩子,也只能咬牙挺著?!?她像是自言自語,“陪讀媽媽為了孩子,都可以舍棄一切!”
新加坡政府認為陪讀媽媽是陪孩子來念書的,應該擁有充足的資金。這樣的認知使新加坡政府關閉了陪讀媽媽尋找工作的便利之門,導致大部分陪讀媽媽無法找到工作。
張紅算了算留學成本,僅到新加坡的前半年時間,要支付的費用最少30萬元人民幣。而孩子要在新加坡完成從高中到大學的課程加上日常生活費等,“至少要150萬元人民幣,當然這相比歐美一些國家已經(jīng)算是非常便宜了?!?/p>
“我在新加坡遇到的一位陪讀媽媽連盒護手霜都舍不得買。她在國內(nèi)也是開著別克車上下班的高級主管啊,可到了新加坡恨不得連保姆的活兒都想接,和孩子擠在一個小房間里,其實真不是滋味!” 張紅告訴我,這就是大部分陪讀媽媽的真實故事。
“最讓人忍受不了的是當?shù)厝丝次覀兣阕x媽媽的那種眼神,輕視的、藐視的?說不好,反正是能穿過人的心,能穿透人的肺?!睆埣t說,不止一次地想回國。
我低聲問,“你后悔了嗎?”她沉默了大約有兩三分鐘,“我并不堅強,誤解、委屈、淚水、意想不到的困難和一籌莫展的時候,不止一次地想回國,我……后悔過,不止一次地后悔過,但又有什么辦法呢,后悔也要堅持??!”
加拿大課業(yè)
“決定送孩子出國之前,我和她爸爸就商量一定要陪讀,當時只是單純的不放心,擔心孩子難以應付海外的陌生環(huán)境。真正的經(jīng)歷了兩年陪讀生活,我更加堅信我們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碧峒白约旱呐阕x生活,王霞語重心長地說。
兩年前,王霞辭了國內(nèi)銀行的管理工作,陪著初中畢業(yè)的女兒晶晶來到加拿大,現(xiàn)居住多倫多,女兒就讀于多倫多某私立高中,12年級即將畢業(yè)。
“當時辭職時很舍不得,畢竟國內(nèi)這份穩(wěn)定的工作也是憑著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來的?!彼f,辦理辭職手續(xù)時心里還一直在猶豫,也不知道這出國陪讀到底值不值得。
提到現(xiàn)在的陪讀生活,王霞承認確實存在很多困難,但是回頭看也很值得,她至今仍認為讓孩子出國讀書,家長如果有能力還是要盡可能陪讀,尤其是本科之前的孩子。
據(jù)王霞介紹,女兒晶晶屬于勤奮踏實型的學生,出國之前的成績在班級中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這樣的成績,也是每天起早貪黑,各種高強度的補習班堆砌出來的。
“小時候活潑可愛的一個小姑娘,看到她才上初中,就被學習壓的喘不過氣,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學習和作業(yè)上,笑容都漸漸變少了。我和她爸爸就決定,讓女兒出國讀書,馬上就走?!彼f。
“盡管從七八歲起,我們就經(jīng)常在寒暑假帶著女兒去世界各地旅游,但是真在海外定居還真有很多不適應,主要是語言上的障礙和新環(huán)境適應等?!蓖跸颊f起初到加拿大的感受。
在加拿大,大部分高中學校都是下午3點鐘就放學了,也沒有很多家庭作業(yè)。學生有大把時間需要自己安排,這是好事,但是也就更容易靜下來感受到思鄉(xiāng)的孤獨。
“我接觸過很多留學在外的孩子,剛來的那2~3個月,經(jīng)常躲在屋子里哭,因為孤獨想家,做任何事情永遠是默默地自己一個人,和外人說話的時候也是怯懦輕聲細語的,感受不到孩子們的自信和朝氣?!?王霞告訴記者,大部分孩子一學期的時間基本能夠適應國外的生活。
看到有些孩子因為想家偷偷地哭,王霞說很心疼,“在國外,女兒的同學在放假時都喜歡到我家來聚會,我了解孩子們的想法,盡自己的能力安慰鼓勵他們?!?/p>
在交談中,王霞也坦言,適應期不止孩子有,她自己也有。在國內(nèi)很少干家務活,然而,到了加拿大,這些事情都得從頭學起。就拿做飯來說,起初,完全不會,然后就照著菜譜,一點點學,到后來每天變著花樣地給女兒做好吃的。在這個過程中,女兒也看到了媽媽的不容易,一起共同成長的經(jīng)歷對于母女兩人而言,是難得的珍貴記憶。
在加拿大,語言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王霞也算是國內(nèi)本科畢業(yè)的高材生,英語也考四級,但是真用英語作為主要語言生活,還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
“在這方面女兒的優(yōu)勢逐漸顯露出來,接打電話、對外社交的任務,大部分是女兒在做,孩子的英語口語能力迅速提高,很多需要溝通的場合,女兒就自覺地擔當起了翻譯。”說到這里時,記者能感覺到她的喜悅。這份喜悅想必是目睹著女兒一天比一天更自信、更懂事、更獨立而來的。
起初,由于教學模式的不同,女兒晶晶也經(jīng)歷過聽不懂老師講什么、上課時手足無措的狀態(tài)?!凹幽么蟮睦蠋熀芎吞@,經(jīng)常鼓勵她,跟她說慢慢來,聽不懂沒關系、作業(yè)不會完不成也沒關系,都會好起來的。果然,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適應,語言溝通不再是障礙,和同學相處也不再是問題。女兒燦爛的笑容也逐漸多了起來?!蓖跸颊f。
看到女兒的變化這么大,王霞覺得漂洋過海的陪讀生活,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從倫敦到小城巴斯
周靜是個70后,2017年4月,她隨著兒子一起來到英國。孩子在英國的一座小城巴斯附近的一所寄宿學校讀初中,租住在倫敦。
去英國之前,周靜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她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yè)的財務經(jīng)理,放棄這熟悉的一切選擇去國外陪讀,需要很大勇氣。
剛開始去的半年,她用“動蕩”兩個字來形容當時的生活?!鞍肽瓴坏降臅r間搬了三次家,因為語言不通,溝通非常困難,時常感覺到很無助。”對于孩子而言,也是同樣很不適應,她說,“孩子每天都要悄悄跟我通話,說想要回去。每周都要坐近兩個小時的車回到倫敦,和我一起住一個晚上,第二天中午又坐兩個小時的車回到學校?!?/p>
“我只在倫敦住了兩周時間就搬到兒子學校附近的一處住處,目的就是鼓勵孩子,讓他咬牙堅持?!敝莒o說,當時她也想過放棄,甚至在沒人的時候哭過,想回家。
回憶起那段生活,周靜說,“那時候會有母子相依為命的感覺”,好在作為母親,她最后還是堅強地調(diào)整了自己的情緒,沒有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一絲沮喪,而是通過分享遇到的開心的事情,來保持積極生活的態(tài)度。
“那段日子心里很苦悶,因為語言不通找不到可以傾訴的朋友,往國內(nèi)打電話費用也特別高?!敝莒o告訴記者,不知道怎么熬過來的,但總算是挺過來了。
除了語言障礙,孤獨和苦悶更讓人難以忍受?!皻W美許多社區(qū)居民不多,沒有車寸步難行,以前總抱怨國內(nèi)人太多,現(xiàn)在想起來還是熱鬧點好,國外這里太安靜了。”周靜說。
不過,讓她欣慰的是兒子亮亮提前通過了語言學校的考試,陸續(xù)收到大學offer, 其中包括他理想的大學和專業(yè),這讓她輕松了很多。
和每一位陪讀媽媽一樣,周靜每天要給兒子準備兩頓中餐,以及處理日常家務。除此,在陪讀期間,學習英語,參加兒子學校的志愿者活動。
談及海外陪讀的花費,周靜透露,算上孩子一年的學費、交通費和他們的基本生活費,每年的花費約百萬,雖然在國內(nèi)小有積蓄,但還是感覺壓力很大。
“為了減輕國內(nèi)丈夫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想找一份工作,但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不允許陪讀工作的國家,很難找到正規(guī)工作,但也有部分陪讀媽媽選擇在唐人街打黑工端盤子?!敝莒o說,她其實也打過一段時間的黑工,工資很低,后來聽說打黑工有驅(qū)逐出境的風險,才放棄的。
“我一天進過36家飯館,你信不信,不是吃飯是去推銷中餐盒飯?!敝莒o笑著說,沒賺到幾個錢,特別辛苦。
一路陪讀過來,周靜認為自己的陪讀很有意義。 “陪讀不是犧牲,而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學會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生存和安定下來,學會面對困難和獨立思考。”
(文中所涉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