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美
摘 要:本文對目前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供給的現狀進行分析,通過拉動市場供給、刺激市場需求兩方面對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供給的對策進行深入探討,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流轉市場;市場供給;保障機制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經濟流通的速度越來越快,農村的經濟正處于發(fā)展中的狀態(tài),由于受到經濟發(fā)展的沖擊,出現了發(fā)展不協(xié)調的情況,當地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科學的管控。
一、目前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供給的現狀
1.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不健全
在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qū)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因為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之間的差距也隨之加大,針對上述情況,出現此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土地流轉的程度與經濟發(fā)展不成正比,很難形成一個良好協(xié)調發(fā)展的趨勢,并且因為土地流轉市場不健全,使得實際的供給量和需求量完全不能呈正比。第一,農村的土地流轉市場內部建設不全面,雖然國家正開始大力發(fā)展國家建設,但是由于農村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并且沒有建立標準的市場流轉秩序、經濟運作的模式、資產評估等一系列的機構建設,部分地區(qū)雖然有上述的建設,但是大部分還處于不完善的狀態(tài),促使實際市場流轉中缺乏系統(tǒng)性的運作,導致農村市場內部的供給量發(fā)展不明顯。
2.農村土地流轉保障機制的缺失
除了上述的市場不完善,現階段的農村建設還由于地區(qū)上的差距,導致機制上的不同,在我國西北部農村的建設過程中,缺少對保障機制的建設,但是在我國東南部農村的內部結構建設中,內部的保障機制較為完善,但是會存有一定的機制上的缺失。兩者之間的共同缺失點就是當代的政府對于土地流轉市場在定位上的不準確,造成在全局上出現了大量的錯誤性引導,使實質經營權之間的流轉視為主體上的轉變,并引起了一系列錯誤的經濟行為,不能有效解決本質上的問題,造成農戶之間的土地流轉出現大量的錯誤行為。以上的問題,均導致了實際的流轉主體缺少實質上的保障,使得主體對于市場的流轉過程缺少信任,會通過大量的私下交易對土地進行出租,促使在市場上難以形成大規(guī)模的土地流轉,以上問題應當得到及時的解決,以防止由于時間的不斷遞增,嚴重影響了市場流轉的效率,不利于市場的發(fā)展。
二、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供給的對策
1.拉動市場供給
(1)加強思想上的認識。針對目前的市場發(fā)展狀況而言,農村土地流轉的問題大部分是由于政府對于主題的認識不全面,并且沒有形成對于流轉過程的正確認識,對其了解程度存有很大程度上的不足,所以就導致在農村的土地流轉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供給失調的情況。因此,針對上述情況,為保證農村土地市場的穩(wěn)定發(fā)展,保障內部結構的穩(wěn)定性,需要當地政府不斷加強對于國家出臺的法律法規(guī)的積極宣傳,及時的幫助農戶們正確認識土地流轉市場,并提升相關的法律意識,提高農戶對于市場流轉過程中的多種類型和效果的認識。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專業(yè)人員到農村進行大規(guī)模的巡講活動,將市場的優(yōu)勢全面的向農戶做以推廣,積極引導農戶對于市場的認識,轉變對于經營權上的誤解,通過此方式可以全面的提升土地流轉速度,并相應增強了農戶對于法律法規(guī)的正確理解,幫助其素質得到提升,由于認識上提高,也增強了農戶的合法權益保護。
(2)健全相應法律法規(guī)。在現階段的農村建設過程中,大部分的法律法規(guī)正處于逐漸被健全的階段中,所以就出現了部分的法律法規(guī)沒有深入到實質中,相對籠統(tǒng),具體的可操作性不高,導致農村土地市場的運作過程中存有大量的弊端。針對上述情況,國家應當重視對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將實際的流轉主體和承包權相關聯,嚴格明確相關的交易流程和實際程序,健全農村結構,不僅要賦予村委會實際的執(zhí)行權,還能讓其具備一定的責任,調整內部的農村集體結構。另外,在政府干預的過程中,需要尊重農戶們的意愿,在交易的過程中,充當擔保的角色,確保在市場的流轉階段中,保護農戶們的利益,并且對農戶積極引導,令其能夠對土地流轉存有正確認知,從而確保土地正常流轉。
2.刺激市場需求
(1)加強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建設和監(jiān)管。在此過程中需要政府人員加大對此階段的重視力度,第一,積極開展對農村基礎結構上的建設,保證有關部門可以根據實際的調查、登記落實等步驟,加強實際的落實力度,確保土地流轉的具體管制,加強城鄉(xiāng)的基礎建設,增加對市場的宏觀控制,保證在法制全面建設的過程中,引導有關部門加強對于流轉過程中管制效率,保障整個土地流轉過程的規(guī)范性。第二,政府應當著重加強對于市場的監(jiān)管,加強內部流轉的合理性,降低外部操控的概率,有關部門需要根據市場上的變化加強對市場的監(jiān)管??梢愿鶕嶋H情況,不斷的調整管理方式以應對市場上的變化。特別是針對現存的“錯位”情況,此現象的出現,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市場內部的經濟分配,所以政府針對此情況需要不斷的增強對其的管理,建立系統(tǒng)化的流程,積極創(chuàng)建一個健全的市場。
(2)培育流轉機構。目前在現存的市場內部結構中,導致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不穩(wěn)定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市場的不健全。不僅僅是由于政府管理上的缺陷,還由于內部的有關部門的不健全。比如,市場上的中介機構的缺失,導致實際的信息流轉效率低,也經常會出現大量的土地市場標價不明確的情況,導致市場流轉的內部環(huán)境發(fā)展不穩(wěn)定。以此,針對上述情況,需要當地的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一個健全的流轉機構,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系統(tǒng),建立一個網絡上的媒介,幫助農戶可以在網絡上實現跨區(qū)域之間的合作,保證內部可以借助網絡共享的形式,對大量的信息進行閱覽,保證實際的市場發(fā)展需求,還可以拓展實際的范圍,加強市場上土地的流通。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上已經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而出現大量不協(xié)調發(fā)展的情況,所以針對上述情況,需要當地的政府著重分析現狀,并采用多種措施積極對農村的土地流轉問題進行全面的管理,保證農村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星林.重慶市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供給現狀及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08):3-4+13.
[2]劉子榕.中國農村土地流轉供需市場失衡問題的研究[J].中國市場,2016(33):35-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