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xiàn),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本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對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記載“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但最早的藍本為戰(zhàn)國韓非記載的春秋楚莊王的典故。
《韓非子·喻老》記載:楚莊王熊旅當政的前3年,沒有發(fā)布一項政令,在處理朝政方面沒有任何作為。時任右司馬的伍舉覲見楚莊王,給他出了一個謎語。他說:“臣見過一種鳥,它落在南方的山丘上,3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么鳥呢?”楚莊王知道伍舉是在暗示自己,就說:“3年不展翅,是在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在觀察民眾的態(tài)度。這只鳥雖然不飛,一飛必然沖天;雖然不鳴,一鳴必然驚人。你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贝撕蟀肽?,楚莊王就開始大力整治國家,誅殺奸臣,提拔有識之士,對外帶兵討伐齊國,在徐州大敗齊軍,在河雍(今河南孟州市)戰(zhàn)勝晉軍,最后在宋國大會諸侯,終于使楚國稱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