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飛
過去值得回憶的事情很多,尤其讓我難忘的就是“賣冰棍”的經(jīng)歷,雖然這樣的經(jīng)歷充滿心酸勞累,但是回想起來卻倍感溫馨。
我記得那時候自己才七八歲吧,同村的玉龍、青林等大小伙伴都會在天熱的時候去賣冰棍。當(dāng)然了,冰棍這東西跟別的東西不一樣,要說營養(yǎng)沒甚營養(yǎng),但是在那個吃口白糖,喝口麥乳精茶都覺得奢侈的年代,吃到這糖水凍成的冰塊已經(jīng)很不錯了。并且這東西還不是想吃就能吃,偶爾吃一根冰棍都能期盼和回味很久。
賣冰棍要選在天熱的時節(jié),一般都是在小麥漸熟后開始。這段時間里,哥哥都會和同村的幾個年輕人早早起床,自己就著地鍋簡單做點面疙瘩,炕點饃干,隨便吃兩口,就互相叫一叫,然后在村子北頭集結(jié),人到齊了后,大家一起吹著口哨出發(fā)了。
我有時候閑著沒事,會跟哥哥一塊進城進貨?,F(xiàn)在想想,真不知道那時候是怎么忍受過來的。當(dāng)時家里有兩輛自行車,一輛是上海“永久”牌自行車,一輛是天津產(chǎn)的“白鴿”牌,都是非常皮實的“二八”大杠,經(jīng)年累月地騎,也不怎么損壞,無論上街買東西,春節(jié)走親戚,還是代步干其他的事情,都不在話下。可以說,這兩輛自行車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我呢,就在那自行車的橫梁上坐著。如果不是因為托著盛冰棍的木箱,人一般都坐后邊。大人都會交代,兩手要緊緊握著支架的前端,自己當(dāng)然會很聽話的,因為這自行車可是兩輪車,不是那么穩(wěn)當(dāng)。自己坐在后面,大人不一定看著,全靠自己自覺,如果不抓緊,受罪的是自己。而由于今天要賣冰棍,我坐不到那么舒服的地方了,只好坐在自行車前邊的橫梁上,屁股硌得疼一路,但是因為進城的興奮和期待,這都不算什么了。在進城的過程中,不一定會坐著誰的自行車。有的“沒好意”的會主動對你說,來坐我的車,我的車坐著穩(wěn)當(dāng)。偏信了他的話,坐上才發(fā)現(xiàn)上當(dāng)了,他一會兒單丟把,一會兒雙丟把,車子在路上呈“S”型前進,路人看見了,會紛紛躲開,有的還會罵一句“真是顯擺哩不輕”。當(dāng)然了,他們既然這樣做了,心里一般都是有譜的。不過也有一些卻非要打腫臉充胖子,一不小心,連人帶車駛?cè)肓伺赃叺乃疁?,甚至把“冰箱”也摔壞了,一下子把大家搞得興致全無,自己說幾句喪氣的話,灰溜溜的回去,還少不了家長一頓罵。
剩下的幾個,水平高的也不玩了,互相提醒一路小心,小心騎著自行車,往“南陽冷飲廠”騎行。
到了冷飲廠,我一般不進去,在門口等著,不一會兒大家都出來了。我們按照批發(fā)價進完冰棍后,一般回家的時候就會在大街上開始叫賣了。要說我們都是出生在農(nóng)村,比較羞澀的青少年,都懶得叫出聲,但是看到鄰村一樣大的小伙進的一樣的貨,人家放開嗓子賣,效果好很多。自己這邊的小伙伴就待不住了。也會試著發(fā)出聲音,當(dāng)然了,有的生就不是能吆喝嗓子的料,叫著:“賣……賣……冰……冰棍”這樣的斷句,簡直像敲破鑼一樣。邊上的老大爺或老奶奶聽見了會說,這娃看來還是個新手,但是也僅僅微笑而已。知道這些農(nóng)村來的小伙子都不容易,有的帶著半大的孩子,會給他們個一毛兩毛的“贊助”,我能看到哥哥充滿感激的樣子,多看他們一眼,而后就繼續(xù)在烈日下推著自行車等買主。
我們這些賣冰棍的伙伴們,雖然關(guān)系好得很,但是回去賣冰棍的路上是絕不在一塊兒的。這也算是個行規(guī)吧,關(guān)系好是關(guān)系好,但是一塊兒賣東西就遇到一個買主怎么辦?所以一般剛從廠子進完冰棍,大家就分開了。晚上回去了,大家再開個“吐槽會”,細(xì)說這一天下來多不容易。
賣冰棍的路線跟進貨的路線當(dāng)然會有不同,因為我們都想著把冰棍賣出去,所以要走更多的路程,一般城里人會出手大方一點,從冷飲廠到城郊這一段相對買主多一點。但是也總不能就在這一段多停留,因為還要在天黑前趕回家去,并且是回去的越早越好,畢竟家里還有農(nóng)活要干呢,所以我們都是處在“趕賣”的狀態(tài)。雖然天氣熱得無處躲藏,炙熱的陽光烤得我們身上汗如泉涌,但是我們反倒喜歡這樣的天氣,因為天氣越熱,我們冰棍就賣得越快。
賣得有經(jīng)驗的,都會快中午的時候趕到學(xué)校門口,那個時候真是叫一個收入高峰,但是會賣冰棍的都會看準(zhǔn)這個商機,所以搶占有利位置很重要。來得晚了,搶占不了好位置,或者學(xué)生都走完了。要卡好點,停在離學(xué)校門口不遠(yuǎn)不近不礙眼的地方,并且還要講究一個行規(guī),大家不要離得太近,一般至少五米開外的樣子,這樣不至于兩個人都在吆喝著賣冰棍的時候搶著賣給一個人。
我曾親眼見過異鄉(xiāng)有兩個賣冰棍的人因為爭買主而大打出手,一方車子被掀倒,冰棍撒了一地,接著另一方被打倒,人撞到墻上,搞得滿臉是血,把學(xué)生嚇得四散逃躥,有的學(xué)生還念叨著“冰棍掉一地可惜了,都給我吃多好”這樣的話。
哎,生活不易啊,有時候細(xì)數(shù)著以前這些賣冰棍的細(xì)節(jié),真是感覺那時候過得不容易,但是在當(dāng)時并不覺得有多受苦,因為物質(zhì)貧乏的年代,大家覺得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并且這種經(jīng)歷對我們也是最直接的教育。
賣冰棍要注意個問題,那就是不能耽擱時間太長,因為那時候可不像現(xiàn)在,隨便一個小商店都有冰箱。那時候我們就用一個外面刷了白漆的木頭箱子,冰棍是裹在“小棉被”里并靠著它們保溫的,這種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是在大熱天里效果可想而知,況且別人來買一次冰棍,我們就要把這“棉被”掀開一次,沒有賣出的冰棍也都會多少化掉一點。我們遇見這種情況也是沒法克服的,只好人勤快一點,多遇見點買主,這樣就會賣得快點。有時候,該降價就降價,譬如一毛一個的冰棍就八分、七分、六分的賣出去。生意好了,賣的快了,一天能賺個十幾塊到二十塊錢;生意差一點就是八塊到十塊;少一點都是五塊錢左右;如果再少一點自己就感覺這一天的辛苦不值了,因為跑了一天,還耽誤了地里的莊稼活,得不償失了。但是誰都會遇見這種情況,畢竟賣冰棍這事不是那么好把控的,有時候賣的正歡的時候,天氣驟變,傾盆大雨突至,在城里人看來,這天氣簡直是解救人于火海之中,但是在我們看來,心里會急得火燒火燎的,甚至?xí)笕巳ベI。
“小弟弟,這冰棍給你算便宜點,都給你,五塊錢,怎么樣?”“大伯,買幾支吧,一般你買不到這么便宜的?!薄按蠼?,照顧下生意吧,賠錢賣給你了?!鼻f稼人一般都是羞澀得不行,但是這個時候也不得不“厚臉皮”了。當(dāng)然了,我們的這種做法一般也換不來多少人的同情,好多時候收效甚微,還要冒雨趕回去,再加上鄉(xiāng)間土路泥濘崎嶇,我們還要脫了鞋子,哥哥扛著自行車,我抱著盛冰棍的木箱子,累得不行,心情也是沮喪的。
回到家里,父母看見賣冰棍賣成這個辛苦樣子,雖然沒賺到什么錢,但是也會表示理解。想讓孩子好好讀書的家長,譬如,我的父親,就常常不忘提醒一句,“看看,娃啊,是上學(xué)好還是當(dāng)農(nóng)民好?”我和哥哥當(dāng)然知道他說這話的用意,悻悻地把自行車推到院里,然后打開箱子,看看還有多少冰棍。一般遇到倒霉的天氣,會剩一些冰棍,過來串門的鄰居,我們都會讓上幾支,看著他們吃著眉開眼笑的樣子,父母不覺得虧什么,畢竟鄰里之間,互相幫襯的機會很多,這也叫“吃小虧,占大便宜”了(但是我就想不通,內(nèi)心念叨著:吃,吃,吃死你,我累一天還沒吃哩)。有些比較感恩的吃上你一支冰棍,能記好多年。去年回去,一個叫奶奶的鄰居還提到這事:“你也是受過罪的人啊,那時候給我的冰棍現(xiàn)在我還記得呢,這娃子真好,難怪能成才……”聽完這話,我只是苦笑,呵呵,成什么才啊,只能說對得起自己受過的苦和付出的努力,慶幸自己沒有成為不良少年。
當(dāng)然了,有時候在場的人多了,冰棍可能不夠分,只能表示歉意,沒有分到的會表現(xiàn)出遺憾的表情,不過都不會生氣的,下一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會多考慮他們,呵呵。而我呢,忙活了一天,連冰棍味都沒嘗到呢,回去后,會找個碗,把那裹蓋冰棍的小棉被擰一擰,把擰出的冰棍水盛在碗里,然后自己慢慢品掉……
呵呵,那甜中帶澀的味道是八零后一代美好的回憶!
由此我們學(xué)會了感悟生活的真諦,更加珍重作為一名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時期的炎黃子孫擁有的無限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