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蘭
①丘吉爾曾在一次聚會上遇到汽車商約翰·艾頓。當聽到身價千萬的汽車商訴說童年的艱辛時,丘吉爾驚訝地問:“以前怎么沒聽你說過這些沒吃沒住的窘境呢?”艾頓笑道:“有什么好說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擺脫受苦的人是沒有權利訴苦的?!崩^而艾頓又補充道:“苦難變成財富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你戰(zhàn)勝了苦難并遠離苦難,只有在這時,苦難才是你值得驕傲的一筆人生財富。當你身處苦難的糾纏時,訴說苦難只會被別人看成請求廉價的憐憫甚至乞討……”艾頓一席話,使丘吉爾重新修訂了他的“熱愛苦難”的信條,他在自傳中這樣寫道:“苦難是財富,還是屈辱?當你戰(zhàn)勝了苦難時,它就是你的財富;可當苦難戰(zhàn)勝了你時,它就是你的屈辱。”
②佛學上說:人生即苦旅??嚯y像是我們的紋身或者基因一樣,如影隨行:有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也有個人不能抗拒的天災人禍,更有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悲劇命運——死亡。所以如何面對苦難,如何化苦難為財富,這才是我們生存的智慧與真諦。
③英國史學家富勒說:“苦難磨煉一些人,也毀滅另一些人。”當年在中國詩壇一直被稱為“童話詩人”的顧城,在面對所謂的背叛,面對一些紛擾的家庭瑣事時,他卻以極端的手段結束了妻子謝燁的生命,也將自己幻美的童話收結了一端慘烈的結尾?!按嗳?、死亡、抑郁……”這些負面的詞語信息頻頻充斥在他單純的表達中,與詭奇的幻想、大自然的美妙混合在一起,鑄就了他詩句的無窮魅力??墒?,□。
④但是,生活的強者卻會把苦難當做自己奮進的風帆,而不會像弱者那樣在苦難中自怨自艾。1990年,當曼德拉拖著疲憊的身軀告別關押他27年的羅本島時,他的臉上露出了一貫祥和的微笑。當有人問他是否怨恨仇敵時,他一臉斂然地說:“當我走出囚室通向自由的監(jiān)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實我仍然在獄中?!甭吕鎸嚯y如此風輕云淡,其實都是緣于心胸的博大。27年的牢獄磨難讓曼德拉意識到:面對苦難總是痛苦與怨恨,那是給自己筑了一座心牢。只有用豁達戰(zhàn)勝了苦難,苦難才有意義有價值,才真正促成了自己生命的蛻變與成熟。
⑤法國文豪巴爾扎克曾說:“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庇腥苏f,是因為貧困造就了曹雪芹的《紅樓夢》,可是貧困的人那么多,為什么媲美于《紅樓夢》的作品卻少之又少?有人說,是宮刑成就了司馬遷的《史記》,可是接受酷刑的人那么多,為什么類似于“無韻之離騷”的著作卻鳳毛麟角呢?苦難能夠毀滅一個人,也能成就一個人,一切就在于你是否有堅韌的毅力、成熟的心態(tài)。只有我們在苦難中不斷掙扎,不斷磨練,直至走出超越,才能化苦難為終身受益的無窮財富。
⑥你還在遭受苦難嗎?你還在哀嘆、
彷徨、詛咒嗎?奉勸一句:與其把光陰耗費在無益的喋喋不休上,不如鼓起“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雄心,將苦難踩踏于腳下,借助它的反作用力,向更高遠的目標進發(fā)。
【選自《雜文月刊(選刊版)》】
1.第①段加點詞“驕傲”在文中指的是
的意思。
2.第②段從? ? ? ?和? ? ? 兩方面來闡說面對苦難和化苦難為財富所要具備的條件。
3.把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③段方框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 )
①最終他毀滅了自己的幸福
②他可以把詩歌幻化成童話
③苦難也毀滅了一個時代璀璨的明星
④卻沒能越過現(xiàn)實中的苦難溝壑
A.③①②④? ? ? ? ?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 ? ? ? D.②③①④
4.聯(lián)系全文,分析第⑤段的作用。
。
5.本文在寫法上很有特色,請作簡要分析。
。
參考答案:
1.自豪、獨特、慶幸。
2.智慧、真諦。
3. B。
4.在以上幾段論證的基礎上,通過引用法國文豪巴爾扎克的話,以及曹雪芹、司馬遷等事例,充分有力地闡釋了苦難能夠毀滅和成就一個人,而最本質的差別就在于有沒有堅韌的毅力和成熟的心態(tài)。
5.文章先以有趣的名人故事起筆,能夠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味,在此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作者所持的觀點,并通過正反論證的方式,對論點加以深入淺出的闡釋論證,有理有據(jù),以理服人,使中心論點得以水到渠成地凸顯。全文脈絡清晰,結構嚴謹,邏輯縝密,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