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領土位于大西洋中脊之上,由第三紀以來海底玄武巖噴出而成,巖漿活動迄今仍很活躍,全國活火山多達30座,海克拉、阿斯恰等均為世界著名的活火山,冰島也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地區(qū)之一,平均每5年就有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火山爆發(fā)。
在第四紀冰期時,冰島全境曾為冰川覆蓋,冰厚達700~1000米,至今冰蝕和冰磧地貌遍布各地?,F(xiàn)代冰川總面積11920平方千米,占全島面積的11.5%,其中瓦特納冰原即達8450平方千米,相當于歐洲大陸全部冰川面積的總和。由于冰川和火山大范圍并存,因此冰島被稱為“冰與火之國”。
冰島的地理位置在北緯60度以上,靠近北極圈,我國東北地區(qū)在北緯45度以上,按道理說,緯度越高的地區(qū)應該越冷,可是冰島冬天的氣溫比我國東北還要暖和。
原來冰島緯度雖高,但北大西洋暖流流經西、南、東三面,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大西洋的暖流吸收了較多的太陽能后,從赤道出發(fā),把水溫達24℃的海水送到冰島,然后釋放出大量的熱,使這里的氣溫升高。
海洋是氣候的調節(jié)器,它能把赤道的一些熱量帶給高緯度地區(qū),又能把高緯度地區(qū)的一部分寒冷帶給赤道,引起地球氣溫的重新分布,使得赤道地區(qū)和兩極地區(qū)的氣溫相差不至于太懸殊。冰島雖處于高緯度地區(qū),但其沿海氣候溫和濕潤,僅北部和西北部因受寒流影響而較寒冷干燥,所以整體而言,那里的冬天算不上很冷。 ?(摘自《現(xiàn)代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