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帥
這個學期,蔣玉新帶著她的夢想來到了邵陽市大祥區(qū)西直街小學。在這所小學擔任學校副教導的她忙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在今年“六一”兒童節(jié)上,孩子們通過一個個節(jié)目傳承經(jīng)典,給師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蔣玉新從事小學教育已有29年。此前,她先后在大祥區(qū)樟樹小學和滑石小學任教?!坝脺嘏男?,做溫暖的教育”,這是蔣玉新一直在堅持的一件事,并為之樂此不疲。
蔣玉新記得剛來樟樹小學時,這里的基礎設施并不完善,各方面條件也比較簡陋。一到下雨天,校內就會積水,到處都是一灘一灘的水洼。這時候,蔣玉新總會卷起褲腿,打著赤腳,將學生一一背過一片片的水洼地。在雨中,蔣玉新用自己的肩膀,護送孩子們安全進入校園?!斑@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我想讓我的學生感受到溫暖?!笔Y玉新說。
作為啟蒙教育的小學學習階段,絕大部分學生都能慢慢地逐步適應,但也有些“特殊”的孩子,他們或張揚,或內斂,需要老師對其投入更多的關注和愛心。
學生伍小凡家境貧寒,由年邁的奶奶帶著長大,小凡性格孤僻,很少與同學交往,看到老師就躲避,上課總是心不在焉。為了改變小凡的這種狀態(tài),蔣玉新能做的就是給他更多的愛。每天早上,蔣玉新會給小凡買來早餐,只要有時間,她就會和小凡聊天,陪他跳繩、打球,從平常的生活小事做起,參與小凡的成長。有一次,小凡感冒了,蔣玉新走到他的身邊,輕輕地撫摸著他的頭說:“老師帶你去醫(yī)院看看?!甭犑Y玉新這么說,小凡眼里噙滿了淚水。雖然是一句非常平常的話,但這對一個失去父母關愛的孩子來說是多么溫暖。在與小凡的相處中,蔣玉新始終以一個老師媽媽的身份去關心他。
除了生活中的關心外,蔣玉新在學習上也給予小凡特別的照顧。課堂上,她會刻意地讓小凡多回答一些他能回答的問題。這樣一來,小凡變得自信了,也愛上了學習。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蔣玉新陪伴一屆又一屆的孩子度過了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六年。在蔣玉新看來,作為一名教師,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看著他們長大,這就是一種幸福。
后來,蔣玉新調到了滑石小學,她始終不忘初心,保持著一貫的教學熱情。在這所小學,她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莘莘學子。多年的付出,她收獲了很多榮譽:“優(yōu)秀教師”“師德標兵”“辛勤園丁”。
認可的背后,是艱辛的付出。多年來的辛勤耕耘,她積勞成疾。但,這又何妨?堅守三尺講臺,播撒愛之光華,這是作為教師的本分。她做到了,而且數(shù)十年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