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家園
金張掖黑河灘,我的老家在這里。
黑河是地地道道的母親河,沿岸村莊百姓祖祖輩輩喝河水長大,受河水滋潤。每年春夏,村落河灘粉黃綠交相輝映,粉的是紅柳花,黃的是油菜花,綠油油的是麥苗。隨意躺下,和煦的陽光溫暖的灑在身上,微風拂面,蝴蝶在田野上追逐,春耕的人聲鼎沸渲染了河套的靜謐,黑河灘睡醒了。
村落間是空曠的濕地草灘,如銀如緞的河流從河灘中間逶迤而過。河灘里一洼一洼的水草從不見干枯。天很藍,云很白,鶿老(學名叫鶿鴣鴨)和白天鵝在高出來的干草地上飛起飛落,牛馬羊群悠然地啃著草,懶洋洋地躺著,偶爾打個滾……如雜色珍珠般灑落在水草地上,似渾然天成的水墨畫。農(nóng)閑時,牛馬驢騾和羊群都被趕下灘,吃飽喝足盡情戲耍,趁著暮色里的炊煙自己回家,它們從不會走錯門。站在村莊的高處或自家房頂望去,河灘里的水洼星羅棋布。走到它們中間,大到一二畝,小如月牙泉,水藍的能映照見白天早晨的月亮。最是那大一些的水草洼里,嫩綠矮細的青葦隨風搖擺,野鴨子在葦隙間竄出竄沒,間或跳下淺水撲上撲下。
那時候魚真多,無論在溝渠里河灘里還是田間地洼,隨便一個水坑干涸了,準是一窩魚,雖然都是小魚?;锇閭冇X得一窩窩抓魚沒意思,沒有釣來的過癮,我們經(jīng)常拿著自己做的土魚桿在有水的地方釣魚。魚鉤是用縫衣針做的。我們把家里的縫衣針偷偷地拿來,放在火上燒得紅紅的,趁還沒有冷,一手拿著老虎鉗夾著,一手拿一個鵝卵石,像鐵匠鋪里的打鐵師傅一樣精心敲打。由于縫衣針的鋼性很強,常常折斷,往往做好一個魚鉤要偷家里好幾根縫衣針,為此沒少挨打。以致于后來不偷針了,只要大人針一時找不到,也會被訓斥。魚桿是隨便找一根與人差不多高但沒有一點彈性的楊柳樹棍,在較細的一頭扎上一根棉紗線或尼龍絲,再穿上用玉米桿芯或者是麥桿做成的浮子,也叫漂子,有條件時把它染成彩色晃眼。魚餌要看釣什么魚,釣河里的魚要用蚯蚓,隨便在地上挖一個小坑就能找到;釣淺水坑里的魚就得用蒼蠅,只要是夏天伸手一掠就可以抓到。
那時我們的正事是在河灘里拾糞,釣魚都是順帶玩的。河灘的牛馬驢騾糞一筐一筐拾來集中攤在沒水的高地上,曬干后運回來當農(nóng)家肥。拾糞是個規(guī)矩活,牲口什么時候下灘,什么時候屙糞都有點兒。由于伙伴們多,拾糞實際上也是搶糞。但凡事得有個規(guī)矩方可體現(xiàn)公平,我們把牛馬驢騾分到了每個伙伴的名下。后來問題來了,有的牲口下灘,有的牲口地里干活。我們又變?yōu)閯澋亟纾S屙到誰的界面算誰的,全憑牲口屙的算。就有人往自個的界面趕牲口,我們又修改制度誰也不許去趕,并組織在一起互相監(jiān)督?;锇閭兂艘黄疳烎~比賽外,最熱鬧的是在平整干燥的高地上,開出一塊地“趕豬”。一般“趕豬”場子二十米見方,四個角和正中央各挖一個碗口大的淺坑,有球和球桿。球桿大致跟今天的曲棍球桿一樣,是用柳木棍削的。球有拳頭大小,大家薅牛毛洗成瓷瓷實實的圓球,洗的瓷實的話能把人擊傷。洗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薅來的牛毛蘸上水反復搓揉。后來有好多年我一直在琢磨為啥叫“趕豬”?豬就是笨,那玩法玩的就是身手敏捷,最笨的那個人就會淘汰出場,可以說是“趕笨”。淘汰出場的那一個還要專門負責撿球。撿球是個苦差使,年齡大些的伙伴要是球擊的恰到好處,可將球擊出百米開外。若你頂著烈日剛把球撿回來,緊跟著又有這么一擊漂亮的類似棒球中的“安打”、“本壘打”,你還得再去百米開外撿球。那窩囊、委屈、倒霉的情緒使人不得不耍賴。以致于天天都有為這事打架打到鼻青臉腫的伙伴。直到多年后,中國女壘成績非常好,電視上常有轉播,我看的如癡如醉。壘球的競賽規(guī)則幾乎與“趕豬”一模一樣。攻壘、守壘和搶位都與“趕豬”有異曲同工之妙。家人常譏我看壘球不懂裝懂,其實我不僅看得懂規(guī)則,更是沉醉于兒時的黑河灘歲月……
黑河老鬼
說黑河灘,記得最清的是“老鬼”的故事。
“老鬼”是男人間的互相稱謂。準確說是五十歲以上男人的稱謂。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稱名道姓太麻煩。感情近的,見面打招呼:呔!老鬼。感情一般的:哎!老鬼。喊的順口,應的自然。小孩子大都不知道大人名字,后來回憶人和事,常常得回村里問好些年齡大的人。那些老鬼們的姓名,有時候連他們也絞盡腦汁想不起來。
吳二貴是獨戶。這是我后來詢問了好多老人才問得的名字。吳二貴從不在地里干農(nóng)活,記憶中他就在黑河灘里搭一間明房子過活。明房子就是獨一間屋,在野地沒有圍墻的房子。吳二貴的生計夏天靠黑河上擺渡,冬天靠打獵。除了種地,劁貓騸狗無所不能,感覺是別人不會的他都會。由于他名字的原因,村里人都叫他“五二鬼”?!拔宥怼笔菍Σ粍照龢I(yè),好逸惡勞的人的貶稱,相當于“二流子”、“胡日鬼”。后來因為他樂善好施,村里人實在不好意思喊他“五二鬼”了,就刪了一個字叫“五鬼”!再后來還是不好意思,就干脆和大家平起平坐喊“老鬼”。這么多年我心里把他叫作“黑河老鬼”!
老鬼天生的與船和網(wǎng)有緣,或許他祖上是海邊的。我們當?shù)厝瞬粫勾咕W(wǎng),老鬼卻是與它們天生親近,在老鬼十幾歲時,當?shù)厝诉^河都能聽得見對岸人喊話,卻要繞下游二十里走橋。老鬼在兩岸間拉起了一根手指粗的鋼筋繩,親手打造了一條小木船,搖擺于河南河北岸。有錢的不管人多人少每趟兩毛,沒錢的,撂點糧油醬萊都行,都能換得過河。如果遇上他心情好,又恰是沒人渡河時,伙伴們就央求他來回擺船玩。船固定在那道鋼筋繩上,有一個滑輪,非常輕巧,一節(jié)一節(jié)往前拽。平常小船都是停泊在我們河南岸,只有響起“過河嘍!”的喊聲才去渡人。再后來我們長大些,風弱水靜時,聽到喊聲或南岸有人北渡,我們早兔子一般搶著去擺渡。我們擺渡從來都不收東西,只要錢,不是一趟人多人少都兩毛,而是每人兩毛,隨渡自行車也另加兩毛?;锇閭兪裁刺詺獾氖露几桑珡牟幻晾瞎淼腻X。每次完了都把錢當他面恭恭敬敬放在錢罐里。有次一趟渡了一個人外加一輛自行車和半袋子面粉,看模樣像個當干部的,便硬訛了他六毛錢。老鬼啥話也沒說只是在我腦門上拍了一把掌算是告誡。有趣的是后來參加工作到縣里,頭一天就遇到硬訛了六毛錢的那個人,他竟然己是縣里的大領導。吃飯時在機關灶上遇見他,顯然他記得我,他狠狠地盯了我一會,嚇的我后來總是瞅他吃完走了才進去,怔怔折磨了我大半年,好在沒多長時間他就高升調走了。
老鬼還有幾張魚網(wǎng),根據(jù)不同水情水域捕魚。老鬼從來都是用網(wǎng)捕魚的。他不捕小魚,所以漁網(wǎng)的網(wǎng)眼都有嚴格尺寸。記得他說過,大意是做人做事要留得余地,大魚小魚統(tǒng)捕就是趕盡殺絕,是“孽捕”。不過他從來只管自已,我們天天抓小魚他從未攔擋過。如果不拾糞,看見他拿網(wǎng)出來,我們都異常興奮地跟在他后面。他那一網(wǎng)上來,要是有貨,撈上來的都是一斤以上的,這是我們想啥辦法也抓不住的。所以看他撒網(wǎng)時那屏氣心跳的感覺今天依然記得清清楚楚。他捕到最大的魚是一條十三斤重的,一場不太大的洪水剛過,老鬼在一個河彎里撒網(wǎng)下去,網(wǎng)出水面時,我們嚇的都不敢到跟前看。從未見過如此大的魚,眼晴如車大燈般死死盯住你,嘴呼哧呼哧的跟怪物一般。那個夏天,恰逢村里出了第一個大學生,他就讓我們用水缸淹水把魚活蹦亂跳抬上送給了大學生家,說是“魚躍龍門”。全村人把秤圍觀,都吃了那頓魚肉湯。
綠水青山
又一個周末回到黑河。
河還在,可當初的景象已蕩然無存。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激情飛揚的與女兒講述,我那黑河灘里充滿樂趣的童年生活。她小時候幾乎每周都回老家,給她講述在老家黑河發(fā)生的故事。可直到今天,女兒都二十好幾了,依然沒有黑河情結。歷史終究是不能跨回的,那一段只是屬于我們的黑河時光。
干涸的河中央,當年隨風搖擺的紅柳窩已長成紅柳林,沒變的是紅柳花,粉粉艷艷,依舊是那個色,依舊笑映映在赤日下。眼下如火如荼的濕地生態(tài)正在恢復中,我從沒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報怨和一夜間恢復美好的妄想。客觀說,這些年濕地的破壞是我們發(fā)展中一段不能否定的歷程,就像一個必須交學費才能成才的學生。慶幸當下把恢復生態(tài)保護自然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可以說是國家和最高領導人堅定的理政方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們渴望湖泊,喜歡山青水秀,萬物自然生長。希望各種各樣美麗的生命與我們共同又和諧地生活在一起,讓我們所居住的城鎮(zhèn)不再那么枯燥、繁囂。我們的覺醒和努力是可喜的,眼前這場保護濕地生態(tài)的革命,也是人類生存史中的千秋大業(yè)中的一頁。慶幸我走過那個原生態(tài),也見證了恢復生態(tài)這個過程?;謴蜕鷳B(tài)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不是一時一域的事。黑河源自祁連山,沒有整個流域乃至全國統(tǒng)一的久久為功,想恢復到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的。
站在已經(jīng)開始恢復的黑河夾心地,如溝如渠的細水分叉靜靜流淌,依然那么清澈。零星的小魚在漫無信心的尋覓著夢里家園,我的心緒恬靜空靈。凝望剛剛長起的青蘆葦,依稀可見一些曾經(jīng)熟悉的身影。忽然覺得這蘆葦原本是有生命的,那隨風搖擺的蘆葉,似流連徘徊的伊人,盡顯纏綿柔情。這些年我曾無數(shù)次回來,經(jīng)常漫無目的地在僅存的灘涂濕地草叢中穿行,癡癡地坐在已風干了的河灘河地,享受著遠離喧囂的寧靜。這是黑河浸濕的記憶,在骨子里泛著鶿老、白天鵝和黑河老鬼的歲月光芒……
時下,黑河流域已列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成為國家重要的生態(tài)功能區(qū),也是國際重要濕地之一。這個漫長艱難的生態(tài)恢復,之所以是漫長的艱難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年輕人沒有那份原生態(tài)記憶,不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像我們感同身受。但是我能夠看得見,魚兒快回來了,鶿老快回來了,白天鵝也快回來了……
世界濕地日、世界環(huán)境日、科技宣傳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愛鳥周等宣傳活動源源不斷,黑河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進單位、進企業(yè)、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學?;顒尤缁鹑巛薄N曳路鹂匆娂t柳林婀娜招展,黑河水清澈透亮、白天鵝一群群飛來,我站在陽光下,歡迎你們來……
責任編輯李高艷
作者簡介:呂文有,男,甘肅臨澤縣人,八十年代末開始發(fā)表作品,先后在多家省市級刊物發(fā)表短篇小說三十余篇,鐘情黑河風土人情。